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我国的战备

2012-8-15 06:48| 发布者: 清风| 查看: 726| 评论: 1|原作者: 迎 春|来自: 迎 春

摘要: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我国的战备迎 春2008年以美国雷曼公司倒闭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至今已经四年了,还不断传来危机加重的消息: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就说:“欧洲正面临‘雷曼兄弟时刻’,并且欧元的崩溃可能会引发一场全球性危机。”英国《独立报》网站6月22日报道:“重要调查显示,欧元区经济继续走向衰退”;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是债台高筑,《独立报》6月24日报道称:“美国财政濒临‘悬崖峭壁’”;国际清算银行(被称为央行 ...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我国的战备

迎 春




2008年以美国雷曼公司倒闭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至今已经四年了,还不断传来危机加重的消息: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就说:“欧洲正面临‘雷曼兄弟时刻’,并且欧元的崩溃可能会引发一场全球性危机。”英国《独立报》网站6月22日报道:“重要调查显示,欧元区经济继续走向衰退”;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是债台高筑,《独立报》6月24日报道称:“美国财政濒临‘悬崖峭壁’”;国际清算银行(被称为央行的央行)警告说:“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该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自从五年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界至今依然茫无头绪,找不到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以上引自《参考消息》2012年6月18、24、25、26日第4版)

这里就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性、发展前景和我国备战的关系,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性质是生产过剩,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是一种常识,而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就是不承认这个事实。对于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性质,他们(也包括我国的一些官员、学者)至今仍然说成是金融危机,不承认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关于经济危机的性质问题,我们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我国经济状况》一书中曾经反复阐述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批判了西方经济学的错误,就不重复。这里只是从经济危机发展前景的角度做进一步的阐述。

由于资产阶级政客、学者认为经济危机仅仅是金融危机,因此,他们采取的对策主要就是“注资”、增加“流动性”,妄图刺激经济增长、解救危机。从美国的小布什政府用7000亿美元救市,到奥巴马政府8000亿解救危机,再到最近“美联储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参看《参考消息》2012年6月22日第4版),美国的失业率今年5月仍然高达8.2%,而经济危机时期的2009年11月,失业率才6.7%,可见,美国政府的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根本没有成效。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是《‘诊错了病’‘下错了药’》。明明是生产的商品过剩,如房屋相对于群众的购买力过剩,政客们还要注入资金刺激经济,房地产开发商会增加房屋生产吗?会向银行贷款吗?银行会贷款给开发商吗?当然不可能!所以说是“诊错了病”,“开错了药”,当然挽救不了经济危机。只有把过剩的生产压缩下去,使生产与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接近以后,经济才会逐步由萧条到复苏,开始新的繁荣。

2,特点:是国家干预带来严重后果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性质是生产过剩,这是历次的经济危机的共性,因为时间、条件的变化,每次经济危机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与历次经济危机相比,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是国家干预经济所积累严重后果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具有严重性与长期性并重的特点。

自1929至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

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愈来愈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了,1929至1933年的危机期间,大量生产的生活资料被销毁:“例如,1933年,美国640万头猪,犁掉1千多万亩棉花地,仅在洛衫矶一地,1933年5月就有20,000夸特牛奶被倒入沟渠中。”(《资本主义兴衰史》修订本第229页)政府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为了保证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继续运行,必然要进行干预,国家干预经济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矛盾的必然。所谓的罗斯福新政是典型代表,而凯恩斯主义则是这种矛盾在理论上的表现。

国家干预经济是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和特征。国家运用发行货币和财政收支的功能调节经济,以保持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利润。用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话说,就是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失灵,要用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克服“缺陷”。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等说:“为了对付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中的这些缺陷,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支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经济学》第12版第78页高鸿业等译)。

国家干预的主要内容就是:

1,滥发纸币刺激经济发展

1929年的大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增加“需求”,运用发行纸币的功能,大量发行纸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利用美元实际的世界货币的地位,大量发行美钞,使人们手中的纸币数量增加,形成虚假的购买力,造成财富增长、购买力加强的错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前,1盎司黄金值35美元,41年过去了,现在1盎司黄金的价格是1500多美元,黄金升值40多倍。人们手握大量的美元,似乎购买力增加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虚假的购买力,是大量发行纸币的结果。至于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就更多了,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就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造成虚假的购买力。

纸币流通是有其内在联系的。马克思早就揭示了这一规律,指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政治经济学词典》上第400页)大量发行纸币,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上世纪70年代,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转变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危机,出现了1974—1975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一爆发,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发行纸币刺激经济的措施,美国几次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就是例证。这种滥发纸币形成的虚假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之间造成的差距,大大增加了生产过剩的程度。

2,利用发行国家债券扩大需求

生产过剩的另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危机、扩大需求,大量发行国债,以提高群众的福利,增加政府开支等,结果是“寅吃卯粮”,把将来的消费能力提前支付了。这一次经济危机中爆发的债务危机,充分显示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都因为债务沉重,一个接着一个申请欧盟救助,否则就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不仅上述几个国家如此,美国、日本等也都有大量国债需要偿还。大量发行国债所形成的过剩生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压缩过程。

当然,还要说明的是信贷、虚拟资本等的恶性膨胀也是造成这次危机严重性、长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段话大体描述了这种情况:“美国的经济模式是消费主导型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5年前后,推动经济前行的是不断增长的财富——股票、债券、房地产——财富的增长促使家家户户加大消费和借贷的力度,在感觉富有的刺激下,人们更换更好的汽车、更好的住房,度更奢侈的假期。人人都买得起或者追求得起‘奢侈品’。面对这些情况,企业的反映是加大对购物中心、餐馆、酒店、工厂和初创企业的投入力度。”(《参考消息》2012年6月29日第4版)其实这种情况何止是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都是如此。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群众购买力低下与资本家拼命发展生产,加上竞争无政府状态造成的经济危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当前的经济危机,不仅有上述原因,而且加上信贷、虚拟资本等的恶性膨胀,特别是国家干预经济:滥发纸币和大量发行国债等,所以生产过剩的程度更加严重,压缩过剩生产的萧条阶段将是一个更长的过程。

总之,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危机,而且是国家干预所积累严重后果的经济危机,萧条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历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结果


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发展的看,危机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更新固定资产和引发战争。

1,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

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消灭过剩的生产后,资本家开始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经济开始复苏,逐渐进入繁荣阶段,特别是在出现新技术的情况下,如发电机、电动机等的发明;内燃机的出现;化学工业的兴起等,就像恩格斯所形容的那样:“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商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马恩选集》第三卷第316页)

2,发展军事工业,引发战争

经济危机的另一种结果是发展军事工业,最终引发战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德国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实,就是有力的例证。当年德国经济的具体情况这里就不叙述了。只引用1936年底丘吉尔的一次演说中的预言:“德国正在以德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来扩充军备。它由一小撮洋洋得意的亡命之徒领导着。在这种专制统治下,经济日益困难,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他们很快就不得不在经济财政崩溃和内乱,或者发动战争这二者之间作出抉择。”可见,经济危机与当年德国法西斯扩充军备、发动战争确实存在着内在联系。军用产品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带动生产发展;军事工业还是高科技的产业,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产业。而军用产品的消费,只能是战争、军事演习或者是出卖给外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依靠发展军事工业来摆脱经济危机,其结果必然会引发战争。当然,战争的规模大小,还要看当时国际、国内的力量对比以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没有战争,军事工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持续。总之,发展军事工业是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种方法。

三,当前经济危机的前景与战争对我国的威胁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前景与历次经济危机的不同点,就在于目前看不到有民用高新技术出现的征兆;短期内也看不出大规模固定投资的迹象,而且由于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性,使萧条阶段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发展军事工业、挑起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似乎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一种可能性。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近些年来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轰炸南斯拉夫;攻打阿富汗;占领伊拉克;袭击利比亚;现在又在叙利亚挑起战火,武力威胁伊朗;与此同时,美国在我国周围搞什么第一、二、三岛链,封锁我国;还拉帮结派(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等),挑起领土、领海纠纷,大搞军事演习,隆隆的枪炮声不绝于耳;美国的航空母舰更在黄海进进出出等。我们必须看到这些现象与当前世界严重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特别是经济危机条件下发动战争,不仅是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工业的需要,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作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西欧的大规模的罢工斗争等,这些都可能迫使政客们“狗急跳墙”,挑起战火,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

总之,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要认真地做好战争的准备,不仅在军事上要有所准备,而且在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准备。过去我们一直宣传什么“和谐世界”,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等,完全抹杀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更不用说宣传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科学论断。现在是改弦更张的时候了,否则,战争突然爆发时没有准备,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共产主义马前卒 2012-8-15 16:53
政客们真忙着捞钱准备移民美国,他们哪有心思来研究这些问题。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11:47 , Processed in 0.02485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