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评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 —— 我们需要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

2022-7-30 12:43|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8834| 评论: 1|原作者: 欧洲上空的幽灵

摘要: 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而增强,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增强,随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不断向前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将发展起来,而无产阶级文化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则要看未来的阶级斗争形势了

民族文化的解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民族与国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绑定在一起,但倘若仔细讨论民族与国家概念,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国家概念经常被描述为一种政治概念,即政治实体。对于国家概念的定义,历史上有不少学派对此进行讨论。在这里,我们还是用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的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马克思主义毫无疑义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去下定义,这也符合我们的研究思路,至于有关国家概念的讨论,暂时还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所以这里不多阐述。

而对于民族问题,我们经常想到在同一地域,所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人们所组成的共同体。但这一概念仍然是模糊一下。那就让我们仔细研究民族形成的历史吧。

民族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我们知道,人类共同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如生产分工),另一方面共同生产也能为生产提供稳定条件。人类所形成的集体便源于人类生产的需要,由这种生产进而使人类联结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血缘关系也来自于生产发展,也许这里就有些违背现代的伦理道德了,但人类在此之前确实没有血缘关系,这一点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是有说明的,那时并没有父亲母亲之称。说这些就有些扯远了。所以民族便是从生产中形成的,那么民族文化也就是从生产中来的。现在当我们说明民族文化的来源时,我们也就能够讨论民族文化的意义了。

现如今的我们经常强调要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或许许多人难以说明起根本原因。既然我们说民族文化从生产中来,那么这种民族文化首先便是服务于生产,因此民族文化首先是适用于本民族的生产方式,尽管两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同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两者仍然存在区别,这种区别与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这是其一。其二,我们知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阶级,阶级斗争发展成出国家这一阶级统治工具,这时民族文化同时也是阶级统治的一个工具,因为武装暴力在一些时候不能很好解决阶级之间的矛盾,甚至可能引起其他阶级的大规模反抗,从而招致统治阶级自己的灭亡。而文化这种温和的思想统治往往能使被统治阶级安于统治,例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就是愚昧被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当然我们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仍然是要有所取舍的,关于如何取舍,我们后面在说明。

但倘若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讨论仅仅只是如此,那还是不够的。我们只是讨论了民族文化对于生产与阶级斗争的意义,但这仍然还是以民族为单位,或者说,并没有完全解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发展问题。而在某种意义上,有的时候民族文化发展本身也是阶级斗争。

每个民族都经历过社会形态的更替,民族文化也在这个社会变革中得到自己的发展。尽管社会形态更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但历史运动主体本身却不是生产力,而是人。在阶级社会 ,人属于一定的阶级,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从而在社会变革中,阶级斗争起着推动作用。社会形态的更替同时也是文化的更替,文化斗争同时也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历史上的例子有不少。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地主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文化斗争,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发动进攻的文化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文艺是人民大众对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文化的文化斗争。各个阶级之间的文化斗争是民族文化实现自身发展的形式之一。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同时也代表着服务于该阶级的文化取代被推翻阶级文化的统治地位,民族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排斥过去的文化,而是将其改造。例如孔夫子的思想实际上就受到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服务于地主阶级的文化。而一个阶级所提倡的文化与过去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与该阶级本身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力量决定,例如说,欧洲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还需要古希腊的文化来委婉宣传自己的思想,而启蒙运动则直接宣传,这是因为两者在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在历史进程中,有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却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发展,这个时代便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尽管我们说民族的形成客观上是从原始社会开始的,但是真正运用民族主义动员民众的,却是资产阶级的功劳。例如法国大革命战争中,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就是运用民族主义动员全国民众参加战争,并且也正是通过法国大革命,欧洲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欧洲各民族纷纷宣告民族独立。这一论断在民族解放运动也是适用的,例如,中华民族的概念最开始由梁启超提出,孙中山先生而后提出五族共和。当然民族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请不要由此认为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只是民族问题,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还是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之所以需要民族便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打破本国经济分散、封闭,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权才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资产阶级能够动员起民众在于资产阶级提出适当的革命纲领,这种适当的革命纲领得到了各阶级的支持,才有可能动员民众。例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而不能团结中国广大的农民,而中共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土地纲领,但始终符合农民们的需要,才能够动员农民,形成统一的民族。即便是抗日战争全民族团结的局面,也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改变了国内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可能形成不分阶级共同抗战的说法。

因此,民族观念本质是资产阶级的范畴,民族主义是能够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同样资产阶级依靠建立统一的民族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统一的民族观念。换句话说,是资产阶级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当然中国历史表明这个过程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我只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这当然不是说先前不存在民族文化,而是说,民族文化没有真正深入民众之中,甚至当时根本没有民族文化的概念,当时依赖于分散的自然经济,没有形成统一民族观念的条件,自然也就没有民族观念之说。因此,当我们讨论文化入侵问题时,实际上我们是讨论后资产阶级时代的文化概念,如果我们把后资产阶级的文化概念安在前资产阶级时代,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资产阶级动员民众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但不能由此改变民族文化的阶级性质,资产阶级只是用更为统一隐蔽的民族文化来掩盖资产阶级文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期,我们便发现,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不过是为了资产阶级的一己私利,不过是为侵略其他民族、为自己发展的借口和谎言,不过是为掩盖本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遮羞布。

当我们从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的角度解构完民族文化后,我们就可以讨论我们的主题

文化入侵了。

 

 

 

 

 

文化入侵的主客体、基本动因以及文化入侵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从历史和现在的情况来看,进行文化入侵的国家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或者说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现在一些人说这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但这至多是验

证了这句话,却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文化入侵的原因,至于什么灭亡我民族之类的,也是如此。

西方列强用工业化造出的船坚炮利打开我国的国门,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方的商品与文化,西方列强就是在这时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例如西方列强会派遣传教士宣传所谓的宗教,以此来麻痹中国人民的神经,消解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还有依靠赔款来建立输出西方意识形态的学校,例如清华大学()。

因此,西方的文化入侵是同殖民化相结合的,如果不能认真研究西方殖民化与文化入侵的关系,就不能揭示文化入侵的基本动因。可惜的是,我们今天在网络找不到类似的分析。

西方的殖民化又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的。我们知道,资本想要实现自身的增殖,需要广大的市场、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劳动力。在前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工具,在资本原始积累完成后,资本主义进入全球扩张,同样需要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资本积累(不是资本原始积累)。

但不论是前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还是后来的资本积累,殖民化都是充满血腥的过程。

西方生产的产品进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就意味着那些小商贩和商品生产者要陷入破产。战争带来的沉重赔款,需要由劳动人民赋税,致使大量农民陷入破产。当西方开始资本输出,特别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国内投资场所饱和后(因为国内垄断),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破产的农民则成为工厂工人,在有些地方,地主豪绅同帝国主义一道,将农村劳动力卖到城市去。这样的压迫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从三元里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到四川保路运动,无不展现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除了依靠帝国主义和本国政府的暴力镇压外,就是用文化入侵来腐蚀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文化入侵就是这样由来的。因此,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实质是为了对抗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摧毁本国的民族文化只是手段之一,但不是目的本身。

随着电影行业等文化生产行业的发展,文化本身也成为了资本,文化资本积累也成为资本积累的方式之一,文化也实现资本增殖,那么文化资本输出同时也是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这时,文化入侵又有了实现资本增殖的作用。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逐步扩张的全世界,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意味着帝国主义要争夺世界霸权,因为世界霸权能够为资本积累提供稳定的环境,那么经济和政治属于霸权的领域,文化霸权自然不在话下。于是,文化入侵同时也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必然要求。

但二战后,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却无法改变本国遭受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的命运。于是,这些又被冠以失去民族自信心的名号,这不可否认是原因之一,但只是讨论表面问题,并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谈到这一点,我们要说明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部分特点。

我们把现在世界上的分为三类国家,核心国家、半外围国家和外围国家。核心国家,像日本、美国、韩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能够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来与外围国家和半外围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半外围国家,像中国、巴西等国,虽然在核心国家目前处在不平等地位(因为科技力量不足),但仍然在一些科技领域能够占有优势地位,因而能够从外围国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外围国家就会悲催了,为前两类国家提供剩余价值。由此,我们就知道世界上三类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这种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就意味着文化竞争上的不平等,那么从这一点上说,帝国主义能够成为文化入侵的主体,而其他国家没有这个能力。除了这个原因,帝国主义拥有发达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主导着其他国家的教育,迫使其他国家的教育为帝国主义教育服务。

在现在的人文社会科学中,有多少理论是中国自己的理论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权是在中国自己手里还是西方手里呢?这一社会现象被敏锐的西方左翼学者捕捉到,形成了今天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当然,我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仍然需要完善,这个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没有讨论外围国家与半外围国家的文化斗争。而要说明这个斗争,我们需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进行分析。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就要大谈历史问题。大家知道,面对民族危亡中国的知识分子曾寻找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但都失效了,最后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挽救了中国。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是怎么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呢?让我们先讨论无产阶级是怎么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吧。

最开始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农民阶级起来斗争,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农民的斗争必然失败,而地主阶级试图用西方科技来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被日本帝国主义的炮舰撞了个粉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需要依靠清王朝推行资产阶级改革,很快被顽固派镇压下去,结果封建统治者自己搞起了清末新政,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国却没有因此摆脱被压迫的命运,最后革命果实被窃取,国家分裂,军阀混战不堪。之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大力批判旧文化,直到五四运动,无产阶级才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正广泛传播起来。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何没能成为领导阶级,这是由于封建生产方式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是落后的,自然不可能成为领导阶级,而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和帝国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彻底反帝反封建,各个阶级在历史舞台活跃一时,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中央,最后历史把舞台中心让位于无产阶级。如果我们将这段历史和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相结合来看,我们便会明白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兴起的必然性。当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他们需要资产阶级思想作为指导,于是文化上出现推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反对本国封建旧思想的现象,但随着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本国革命运动时,无产阶级取得领导权,于是属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兴起。从这里我们便发现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的进行文化斗争,是与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有关的。因此,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能否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实际上与本国的阶级斗争形势有关。

这一原理被1949-1976年的文化历史所证明。也许对于不少人而言,那段历史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上的繁荣,但现实恰恰相反。那段历史中曾经存在现如今都不存在的文化形态--工农兵文化,即便是官方经常诟病的1966-1976年,都出现过不少文化作品,比如讨论中国教育路线的《决裂》,讨论路线问题的《欢快的小凉河》,讨论自主研发还是引进技术《前进四》,中国当时的文化想必不必欧美差,而且当时的欧美也被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所影响,归根到底在于当时的工人农民掌握国家政权,有能力抵抗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而苏联的国家政权却被本国修正主义集团窃取,因而逐步失去了文化斗争的优势。

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人民公社倒塌、国有企业改革,大量国企工人下岗、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为巨大的产业后备军,削弱了工人的斗争力量。与此同时,文化上工农兵文化也逐步消失,加上帝国主义文化的入侵,最后在本国改革和帝国主义文化入侵下,中国工农兵文化彻底消失(主流意义上),只有在那看不见的地方,才有不为人知的、为工人服务的工人乐队。但随着形势不断变化,人们貌似明白了文化入侵的危害,开始反对文化入侵。但我认为许多人没有从阶级立场角度出发,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反对文化入侵呢?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7-30 12:52
该文由“飞机会不会飞”网友提供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7 02:18 , Processed in 0.02885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