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谈日本与中国之同与不同

2023-3-13 12:48| 发布者: 递进民主制| 查看: 2775| 评论: 0|原作者: 向东

摘要: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半同文,但性格与气质却完全不同的邻国。远的不说,近一百多年来,但凡中国政府腐败,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呈现出散架的态势,日本就会情不自禁产生要入主中原的欲望。

谈日本与中国之同与不同

向东2023-03-12

谈日本与中国之同与不同(第一章)。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半同文,但性格与气质却完全不同的邻国。远的不说,近一百多年来,但凡中国政府腐败,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呈现出散架的态势,日本就会情不自禁产生要入主中原的欲望。甲午战争是初试锋芒,旗开得胜,于是激发出更大的欲念,忍不住要得寸进尺。中国从晚清到现今,除毛泽东时代日本不单不敢有非份之想,还朝野上下对中国格外敬重,根本原因是毛泽东的治国之道超越了日本,日本人对这一点十分心知肚明,因此自然不敢怠慢。读清楚现代史就会发现,毛泽东是日本全国上下都敬佩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东方文化的传统基因是团队精神,团结合作,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国运的鼎盛期,日本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生产出来的各类工业产品(包括重型机械和精密机械、电子电器,日用家庭电器和音响设备等)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无敌。西方各国明显感觉无法与日本既高质又低价的产品竞争,大惑不解,于是纷纷派出不同的代表团去日本工厂参观,想看个究竟,日本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九十年代初我在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借到一盒这种代表团在日本工厂录制的录像带,这盒录像带还配有站在西方文化角度进行的解说。

 

西方人在日本工厂里发现日本人的企业经营之道与他们大相径庭,令他们眼界大开。日本企业基本上按工龄提升工资,内部不进行竞争,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他们倡导互相帮扶,使员工对公司有一种对大家庭的归属感,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企业内部的矛盾,明显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工作技能不到位的员工,公司会安排技术优秀的员工去帮助他们提高,使得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能够相对整齐划一,产品质量因此就有了保证。

 

日本公司也象中国在文革后期那样会组织员工步行三、四十里到野外野营拉练,不同车间会进行比赛看谁先到目的地,个别人由于平时不习惯走远路,走到半途脚就痛了,其他人见有人出状况,会主动过来关心并帮助他拿背包,脚痛的员工觉得自己拖慢了大家的行军速度,十分内疚,要求大家先走,不要管他,但所有人都表示不会丢下他先走,一定要大家一起到达目的地,令到脚痛者感动得流下眼泪,咬紧牙关跟上大家。西方人在参观考察了多个日本企业后感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他们强化团队精神的独特企业制度,而这种企业制度来自于日本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是西方人一时半会学不来的。

 

但凡处在上升期的强国,都具有影响力外溢的张力,这种影响力,不是靠撒币取得,而是通过一种精神境界令到别人想模仿你的治国之道。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由于在经济上实行了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使中国在各行各业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发挥得比日本还要好。日本的企业属家族所有,日本企业的团结合作发挥到极致也只能局限在同一个企业内部。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合作精神能够超出企业的局限,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合作成为普遍现象,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优势。当时亚洲各国,从西亚印度和东亚日本都有受毛泽东影响的共产党,尤其是日本,当时日本共产党在日本的影响力日见壮大,日本共产党的代表团经常来中国访问,连带日本社会党、公明党甚至自民党都争先恐后组团来中国参观学习,大有甘当小弟追随左右之意。

 

自从人类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从农业时代主要进行单纯的武力竞争进入到更侧重于以技术经济为后盾的全方位竞争。世界文明的竞争是国家集团之间的竞争,相互竞争的集团通常由文化相近的国家组成,而且这种竞争有不进则退的特点。欧洲国家在三百年前就进入了这种竞争模式,欧洲文化的强势就是这种竞争模式的产物。日本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代开始学习这种欧洲模式,并开始了在亚洲的扩张。扩张的欲望激发了日本的潜能,但是日本痛苦地发现,因为它的传统文化与欧洲完全不同,使得它无法真正融入欧洲,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日本的脱亚入欧梦一定会破灭。日本人在意识到这个现实之后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决定立足于亚洲,先在东北亚发韧,再扩展到东南亚,在二战期间,日本竭尽了自己的潜能,却以失败告终,毕竟日本国太小,野心虽大,但力不从心。

 

而中国是迟至毛泽东时代才算终于摆脱了儒家文化不求进取,关起门来过自己等级分明的小日子的局限,主动参与了世界竞争。参与世界竞争首先是精神境界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如果不从精神境界开始,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竞争。所谓软实力,就是在特定精神境界下产生出来的文化力量。毛泽东时代的精神底蕴来自于一百多年来这个民族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革命精神,并通过毛泽东这位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为这种精神确立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才是亚洲崛起的真正开始。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之梦的破碎,是由于精神境界无法超越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文明,虽有崇拜天皇的团队精神,却无法达到人人平等的大爱境界,没有人人平等的大爱境界,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同心同德的集体主义。

 

毛泽东时代中国新文化能够跨越国境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的影响,实际是一种全新文明的发韧,虽然一波三折,前途却无可限量。自从邓窃国后自废团结合作的精神,走上内部恶性竞争,一切向钱看掏光养晦的内卷之路,使中国在世界上暂时失去了在毛泽东时代具有的光芒和威望。

 

四十年以后,日本对中国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晚清和民国的时代,不单难以产生对中国的尊敬,还再次使日本又萌生了要入主中原的想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最好不要去怪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人对中国的强弱变化是最敏感的。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是我们自己丢掉了立国精神,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对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产生发自内心的由衷尊敬之情。

 

人类是一个有灵性的物种,这个灵性的特出表现就是有扩张的欲望,这种扩张,亦可以叫进取心。进取心越强的民族,就会被激发得越先进,这种先进必须有其内在的动力,不是靠引进得到的。外部的启示可以起到激发的作用,但持续推进,必须要依靠存在于自己内部的深厚动能。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革命干劲十分强劲,并产生了外溢效应,激荡了全世界,这种外溢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一种先进文化对外扩张的表现。没有能够超越国界的影响力的文化不可能是先进文化,能够对外国人产生影响的文化思想,必然具有普世价值。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思想催动的反抗威权和大人物的压迫,追求普罗大众平等的话语权利的斗争在美国、法国、日本、香港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激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以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第一次,其核心价值就是小人物要敢于反抗大人物的压迫,争取平等权利的普世价值。

 

毛泽东的一生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要对不合理的旧世界进行深刻的改造,并提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一种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在习惯了不思进取的中华儒家文化性格中造成一时的不适应,也就可以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先进性就在于要走一条激进的路径去拉近对现代文明的差距并超越它。

 

在近代,中国因为在各方面的落后而陷入了挨打的状态,要改变命运,首先必须改变在对外战争中只败不赢的历史。这种改变,李鸿章想都不敢想,袁世凯、蒋介石根本无法做到,但是毛泽东做到了。毛泽东是怎么做到的呢?是毛泽东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使共产党具有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力量。毛泽东指出:"战争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民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民众,才能赢得战争"。不只是战争,国家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邓三科梦后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再依靠自己的人民,而去依靠外资和外国技术,就变成了本未倒置,是舍本逐未,结果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对这一点,日本人已经看出来了,日本是这个世界上对中国的政治情况最敏感的国家。

 

中国如果走毛泽东的道路,假以时日,完全有可能以中国为核心统合东北亚和东南亚包括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各国,成为超越欧洲和美洲的世界最强大一极。日本曾经有这个梦想,无奈天生底气不足。只有中国,如果能够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的普世价值,才有可能完成对东亚的统合。

 

日本从心底里看不起美国,不管是工业技术还是社会制度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看不起美国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现在看到特色国对美国崇拜得五体投地亦步亦趋,十分不以为然。但是日本因为战败在二战后被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身不由己,它没得选择,只能暂时跟随美国,等待机会。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态度与对前苏联的态度一样,等待中国的自我解体和接着进行的自相残杀,美国只需要抓住适当时机拱一拱火,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中国如果不想重蹈前苏联的覆辙,只有回归毛泽东的继续革命道路,才是正途。当然,这条路不会轻松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然而充满希望。但是如果走袁世凯或蒋介石的路,或是勃烈日列夫与戈尔巴和叶利欣的路,则必死无疑。能够借鉴历史和别人的教训,才能产生智慧,何去何从,希望每一个中国人深思。(全文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20:44 , Processed in 0.01848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