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二卷第一章)

2023-5-16 04:21|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7312| 评论: 1|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正是由于张浚和秦桧这种文官集团的领袖人物,在国家民族大义与文官集团的私利之间,选择了以集团利益为重,害怕岳飞功劳太大威胁到文官集团的权力。当他们看到皇帝和武将同心协力,准备北伐的时候,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感到恐慌,按照传统的政治斗争思路,坚决挑拨破坏武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取得了“成功”。 ... ...

九、汉唐归来:朱明皇权的两大支柱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吸取宋朝灭亡的教训,重新调整了国家的权力格局。军事勋贵再次成为了皇帝权力的重要支柱,科举文官集团的地位比宋朝就大大的降低了。“不杀士大夫”成为了文官们遥远而美好的回忆。贪污腐败的会被剥皮实草,拉帮结派不负责任的乱讲话,则可能会被抓起来打板子——也就是“廷杖”制度。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里面说,廷杖是严重侵犯人权、侵犯人格尊严的野蛮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落后的表现。这样说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考虑到宋朝的文官们被娇惯得太厉害,最后把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差点给搞没了的历史教训,偶尔打几次板子似乎也并不怎么过分。

 

打板子并不是朱元璋的发明,它是中国古代审讯犯人的常规手段。宋朝的时候也有,只不过专门用来打老百姓的屁股,官老爷们自己不用担心被打。现在朱元璋竟然用它来对付士大夫,大家才觉得这个东西非常侵犯人权,大大地震惊了,在历史书上郑重地记录下来,以供批判。

 

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政治体制,充分吸收了历朝历代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文官统兵的制度被取消了,丞相这个文官首领的职位也被取消了;皇亲国戚重新掌握统兵之权;练兵调兵之权则掌握在纯武职的将领手里。中央设立完全由武将管理的五军都督府来管理军事,直接向皇帝负责;五军都督府下设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再下面是各个卫所,相当于军分区,完全的军事条线垂直管理,文官无权干预。

 

军事条线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也就是军屯的土地,不需要依靠文官系统的税收。军屯的土地数量非常大,大概占了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

 

洪武二十八年的丈量数据是全国有耕地850万顷,但是又很多文献(包括最权威的《明实录》)中都说征税土地是400多万顷,直接少了一半。后世有一些学者搞不清楚,就说朱元璋是测量错误,明朝的实际耕地只有400多万顷。包括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名著《十六世纪明朝的财政与税收》里面也犯了这个错误。后来清朝初年统计出来耕地有500多万顷,有人就根据这个来说清朝开国才几十年,就把土地恢复得比明朝鼎盛时期还要多,这是错误的。

 

明朝经济最发达的万历时期,耕地是1100多万顷,是清朝初年的两倍还多。核心误解是什么?就是有很多土地是军事系统掌握的,由各个卫所直辖,里面有军人屯垦,也有普通的老百姓耕种但是粮食直接上交给军队。像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的户籍就是海南卫,他们家就是生活在卫所管辖的土地范围内的居民,不归行政系统管。

 

军队掌握的土地情况由五军都督府直接向皇帝汇报,文官系统不掌握具体情况,只能知道一个总数。所以才有了总面积是800多万顷,而征税土地只有400多万顷的区别。军屯土地上交的粮食叫子粒粮;普通田地上交的才叫税粮。比如辽东、海南、贵州这些边境地区,在文官系统统计的400多万顷土地帐里面,耕地面积就是零,这显然不可能①。

 

这样,明朝皇帝的权力就有了两根巨大的支柱:一根是五军都督府下面的军事系统,高层是跟朱元璋打天下的勋贵集团,中下层是职业武将;一根是中央六部控制的文官系统。这两个系统互相制约。然后朱元璋再搞了一个锦衣卫来充当独立的监察力量。

 

这个制度体现了汉、唐、宋各自的政治体制的优点,有汉朝的皇亲国戚统兵制度,有唐朝的武将勋贵集团练兵带兵制度,有宋朝的完全利用科举来建立职业文官体系的制度,再加上朱元璋新增的锦衣卫监察制度,是帝国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是相当完善的。所以朱元璋才信心满满的说,我制定的是一套万世不易的制度,后世子孙千万不要变动,就可以保证大明江山永固了。

 

朱棣在靖难之役以后,实际上剥夺了皇亲国戚统兵的权力,把这个权力交给了武将勋贵集团,又设立内阁来适度加强文官的权力,同时加设东厂来增加监察系统的权力,算是作了微调,大的格局没有变。

 

历史上唐朝的寿命最长,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它各方面势力互相制衡,不像西汉、东汉那样军事贵族太强,也不像北宋、南宋那样文官集团太强。明朝的政治设计比唐朝更均衡,皇帝位置很稳当,从来没有将领、太监或权臣的权力大到可以威胁皇权;内政的治理,几乎完全由科举文官系统来执行,经济社会管理的理性化程度胜过汉唐;同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又远胜宋朝,疆域之广,可与汉唐媲美。所以它成了一个疆域广阔、政局稳定、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伟大朝代,核心就是它顶层设计做得好,是中国古代帝制发展的顶峰。

 

按照这个规律,明王朝的寿命原本是可以比唐朝更长的,可以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但实际上明朝的寿命跟唐朝基本差不多,还少了那么十几年。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古代世界已经进入了尾声,世界开始进入近代,欧洲开始发展起来,大航海时代来临。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通了从欧洲前往印度的航线;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人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并于五年后到达中国。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西班牙人占领了美洲,并在那里发现存量巨大的银矿;1526年,日本石见银矿开始大规模开采,产量与美洲不相上下。全球航线的打通和充足的贵金属货币供应两件事情,使得全球贸易迅速兴旺发达起来。

 

这个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日本这个一直非常落后的岛国,因为海上贸易和银矿开采而迅速强大,对中国造成威胁。倭寇问题在明朝中期变得非常突出,国家军事重心从北方向东南沿海转移,北边的蒙古和女真部落就趁机发展壮大起来,蒙古的俺答汗趁北方空虚的机会,再次深入到北京周边地区劫掠,给中国北方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到了万历年间,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鲜,中国被迫出兵应战。中国北方的精锐部队全部拉过去打日本了。这时期又正好跟李成梁第一次被东林党搞下台重合。这就为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遇到了来自海洋和陆地的双重威胁,应顾不暇。

 

更重要的是:海洋贸易的繁荣,在东南沿海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工商业富豪集团。这个集团通过城镇手工业和对外贸易,把西班牙人在美洲搞到的白银一半多给赚了过来。

 

当时中国的财富基本都集中到了东南沿海,朝廷中的官员也有很多都是来自于富商家庭,或者跟他们有姻亲关系。这就促成了东林党的第二个纲领:国家要少收税,主要是对东南沿海地区少收税。

 

当东南沿海地区的官僚集团通过商业贸易掌握了巨大的财富之后,力量也就变得特别强大,足以打破朱元璋精心设计的体制均衡。大明王朝随之轰然崩塌。

 

①关于军屯土地与卫所制度的详细考证,参见著名明史学家顾诚先生写的《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光明日出版社。

 

 

4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意识形态 2023-6-25 16:28
作者能突破了千年来中国历代史书的理学糟粕影响,旁证博引各方史料,为现代中国人还原出历史上真实的理学官僚祸国殃民的行为。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9 16:16 , Processed in 0.01330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