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第二章)

2023-8-30 06:38|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39371| 评论: 0|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满洲勋贵们必须依靠汉族士绅来治理中国,同时又要向他们“抽血”来供养自己。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呢?就是允许士绅阶层更猛的向中国人民“抽血”。只要抽血量大于他们向满洲勋贵的输血量,他们就会感到满意,而继续忠于满洲政府。
五、博学鸿儒:笼络汉族士大夫

康熙生前没有册立太子,也没有公开指定皇位继承人,也没有写下书面的遗诏。而是——非常蹊跷的——由去世前在他身边的一等侍卫、步军统领[1]隆科多口头转达遗命给皇四子胤禛,宣布让胤禛继位。由于隆科多听取遗命的时候没有其他高级官员在旁边作证[2],胤禛继位的过程就显得十分的扑朔迷离。有很多人认为是隆科多伪造了康熙遗命,甚至有传言说是胤禛下毒害死了康熙后篡位的。十四皇子胤禵对此尤其不服。

这就是清朝最著名的一桩政治悬案:雍正继位之谜。

康熙死前是不是真的想要传位给四皇子呢?这个问题除隆科多和胤禛以外,别人已无法确切的知道了。

康熙本来很早就立了太子的,只是后来又给废了。

早在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本人才刚二十一岁的时候,他就宣布将其两岁的爱新觉罗·胤礽(音:仍)册立为太子。当时康熙的大儿子叫胤禔(音:支),是普通妃子所生,算庶长子;胤礽是老二,但是皇后所生,是嫡长子。

——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决定其实很不正常。因为满洲没有立太子的传统,更谈不上按照
汉人的嫡法来立太子。
清王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有四个被封为和硕贝勒,地位最为崇高,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努尔哈赤死后,大贝勒代善不愿意继位,而力推四贝勒皇太极。经过四位议政大臣和八旗的八位旗主(含四大贝勒)开会讨论,最终确定由皇太极继位。

皇太极后来称帝,把和硕贝勒都改封为亲王。议政大臣和亲王们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帝国最高决策机构。这里边实际上有两拨人:议政大臣是皇帝提拔的亲信,更忠于皇帝本人;亲王们则是皇室贵族,并兼任旗主。

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旗主既是军事统帅又是民政长官。一个旗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旗人及其家庭完全听命于旗主,打仗的时候服从旗主指挥,平时向旗主交税并服从管理。旗主是一种介于部落酋长和分封制下的国王之间的职位,虽然听命于大汗或皇帝,但独立性很强。

八旗之中,皇太极真正能够直接管理的只有正黄旗和镶黄旗,其它六旗掌握在宗室手中。很多军国大事,皇太极必须和亲王、旗主们商议才能决定,并不能完全独断专行。皇太极逐步加强议政大臣的实力,打压宗室权力,让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军事力量显著高于其它六旗,从而推动满洲政体从部落军事贵族制度向帝国体制转型。

皇太极生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死后,宗室贵族与议政大臣们在皇位继承权上发生了矛盾。以索尼、鳌拜为代表的议政大臣坚决要求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帝,宗室贵族们则希望让皇太极的弟弟、正白旗旗主多尔衮继位。

宗室贵族的实力更为强大,但大臣们的能量也不容小视,没有一方能取得绝对优势。双方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内战。为避免出现流血内讧,多尔衮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自己不继位,也不让豪格继位,而是让皇太极最小的儿子,年仅五岁的福临继位,自己担任摄政王。这样既满足了大臣们让皇太极后人继位的要求,实权又可以掌握在以他为代表的宗室贵族手中。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政治智慧的妥协,它确保了满洲高层内部团结,为清廷夺取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福临(顺治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就传来了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的消息,清军遂在多尔衮的统一号令下入关,参与中原争霸。

随着清军连战连捷,统一中国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多尔衮的威望和权势也跟着迅速提高。他先让皇帝管自己叫“皇叔父摄政王”,然后又改成“皇父摄政王”,俨然成了皇帝他爹,以至于有人根据“皇父”这个称呼认为多尔衮跟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一腿。[3]顺治五年,多尔衮发动政治冤狱,以阴谋篡位的罪名将豪格幽禁而死,索尼和鳌拜都被判处死刑,然后免死降职降爵。

如果清军最终统一中国,多尔衮以此巨大的功勋勒令福临让位,自己当皇帝,完全可行。从很多迹象来看,他也在为此积极准备:所用的仪仗全都跟皇帝一样,其命令未经皇帝签字盖章就可以直接称圣旨,还把自己已去世的生母追封为皇后。
顺治七年的时候,多尔衮在一次到塞外狩猎游乐的过程中,意外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这样,潜在的政治危机结束,顺治皇帝开始掌握实权,并清算多尔衮,公布他的十四条罪状,然后掘墓鞭尸,褫夺一切尊号。

顺治皇帝在二十四岁的时候感染了天花,这是满洲人进入中原地区以后遇到的一种可怕而常见的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皇帝本人也未能幸免于难,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五天时间。临死前,顺治指定由七岁的三皇子玄烨继位。

玄烨就是康熙皇帝,他被选中的主要原因是曾经感染过天花。当时的人们虽然不懂免疫理论,但也根据经验知道,只要得过天花而没有死的人,就会终生对天花病毒免疫。顺治的这个决定是为了保证皇位的稳定,也被大臣和宗室贵族们接受。

一直到康熙继位,清朝都没有册立过太子。胤礽是清朝第一个太子。

康熙打破惯例,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给自己立太子,而且还是嫡长子,主要目的是为了拉拢汉族士绅,做出一个正儿八经当中国人皇帝的样子。

1667 年是三藩之乱的第三年,清军和吴三桂在湖南对峙,双方胜负尚未可知,很多势力都在骑墙观望。清廷急需加强跟接受清政权统治的汉族士绅搞好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要是做好统战工作,稳住他们不要跟随吴三桂造反。特别是满洲八旗战斗力下降的现象非常突出,明清换代时期一起打天下的汉族将领大多老病不堪,还有很多跟着吴三桂叛乱了,康熙不得不大量提拔任用一大批年轻的汉族将领。这一批新人手上没有屠杀汉人的“血债”。用黑道的规矩来说,就是没有“投名状”。要确保他们的忠诚度,康熙就必须得做出一副自己是不分满汉的“天下共主”的姿态出来,不仅是满洲人的大汗,还是全中国的皇帝。

康熙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足。立太子,而且按照汉人的嫡法立嫡长子,就是这一套统战大戏中的一个方略。清史专家姚念慈在《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一书中认为:“正是在三藩之乱期间,清廷标榜汉化、满汉一体的做法才逐步进入高潮”。立太子后两年,康熙又设立南书房,延请汉族名儒给他讲解经史子集,担当政治顾问。年底,又颁下自己亲自撰写的《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展示在学习儒学方面的心得体会。

《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是一篇纲领性的政治文件,康熙借此向全天下宣布:清朝将遵从理学道统,并将皇位的合法性来源归结为道统。开篇第一句就是:

“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所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

然后,康熙按照理学思想回顾了孔孟之道与君王治理天下的关系,说明“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而自己的政治责任就是“进于唐虞三代文明之盛”。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忠于理学理想的圣君形象。
1670 年,三藩之乱的第六年,吴三桂刚刚在湖南称帝,康熙就立马搞了一个“博学鸿儒
科”,网罗和拉拢汉族士绅中的文化名人。

“博学鸿儒科”这个名头是康熙自己想出来的。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唐明皇李隆基搞过“博学鸿词科”,在已经考取进士的人里边,再由皇帝亲自挑选一批更高级的人才;第二个典故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把这两个典故合起来,把“鸿词”改为“鸿儒”,既表示效法唐朝,又比唐朝还要尊重士人。光是“鸿儒”这个词就足以令儒生们感到光宗耀祖,更何况是皇帝钦点。康熙可以说是把汉人知识分子的这点虚荣心研究透了。

皇帝下令各地官员推荐人才,不管有没有取得过功名,只要才学足够高,都可以推荐来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考试。黄宗羲、顾炎武、李颙、傅山等拒绝跟清廷合作的大儒名士自然全都被列入了推荐名单。黄宗羲、顾炎武直接以自杀相威胁拒绝参加,并拒见任何清廷的官员。李颙也不愿意来,康熙亲自去陕西拜见他,被拒之门外。康熙也不生气,亲笔写了一块匾额“志操高洁”送给他。傅山的经历更有趣,地方官直接把他强行装进轿子里抬到北京参加考试。他就一直躲在轿子里不出来,有王公大臣去探望,就装疯卖傻。康熙知道后,说既然进了北京,就算参加了考试,把傅山封为“内阁中书”,然后让人把他再抬回去。

最后,中央批准的一百七十个举荐名单中,有一百四十多人来到北京参加考试。朝廷旨意下来,说来的都是名士,旅途劳顿不利于发挥才华,而且天气也冷,写字手抖,先休息几个月,明年开春再考。休息期间朝廷提供优厚的食宿,并按照高级公务人员的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等到春暖花开,这些人被请进皇宫,皇帝亲自接见并主持考试。考试之前,先大摆宴席请大家吃一顿好的。席间康熙讲话,说诸位都是闻名天下的大儒,不需要考试就可以为国家效力,所以这次考试不是为了选人,只是走个程序,让大家展示才华的。考试的题目就是简单写一篇文章或者诗词就可以。

有一些人不愿意跟清廷合作,但迫于地方官压力不得不来走个过场,就胡乱瞎写,写出来的诗词不合韵律,还有的文章里边有不少犯忌讳的言辞,故意给清廷难堪。康熙对这些全都不以为意,宣布这一百四十多人全被录取为翰林,并参与编撰《明史》,工资待遇从优。一些名儒还被安排去给太子当老师,向未来的皇帝讲授儒家经典。有的人被录用以后坚决要辞官回家,也一律批准。

康熙这一手玩的很漂亮,为自己在汉族士人中间树立起了很好的名声——不介意满汉之分,尊重理学和儒家知识分子,俨然有上古明君的风范。连黄宗羲这种死硬派也被感动了,虽然自己没有出山,但同意弟子万斯同到北京参加《明史》写作班子,后来又把儿子黄百家也派了过去,并在自己的文章中赞扬康熙是“圣天子”。

通过此类办法,康熙强化了自己在汉族士绅中的认同感,有效的巩固了清政府的执政基础,推动了清政府从一个蛮族入侵政权,向满洲勋贵与汉族士绅联合专政政权的转变。
康熙的这些做法,有着强烈的“权术”成分。不能说它完全是虚伪的,但若要是说主要是出于对儒家治国理念的真诚推崇,那也大错特错。

康熙虽然把嫡长子立为太子,还延请大儒给太子当老师,讲解儒家经典,但把门面装点足了以后,实际行动却大打折扣。按照明代立太子的规矩,太子四岁以后就要出阁读书,找儒学名师负责教育。但康熙把这个时间推迟了十年,一直到太子十五岁才出阁。在这十年间,康熙亲自对太子进行教育,先教满文和骑射,再教汉语。康熙晚年对此决定有过解释:“恐皇太子耽于汉习,所以不任汉人,朕自行诲励。”出阁读书以后,又专门指定一个汉语不太好的满洲学士达哈塔负责监督指导,给他的任务是“导以满洲礼法,勿染汉习”[4]。

太子的第一任儒学老师汤斌,已经六十一岁了,是闻名天下的大儒。皇太子刚开始对老师态度还很谦恭,一看汤斌,就给赐座,让汤斌坐着讲。宋明时期,老师给太子上课,也都是坐着讲的。但到了第二年,从《康熙起居注》中的记录却发现,老师们已经统统变成了站着讲,每天从天亮站到天黑。而且,一旦太子开口说话,就要立刻跪下。太子背书的时候也算说话,也要跪下。老师要跪着捧着书本,等太子背诵完毕,才能起来回到原处。

史料中没有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但太子读书这种大事,能让规范流程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只有皇帝。康熙对让大臣来给太子上课这个事一直不大放心,在太子出阁的典礼上公开讲,自己很担心会有人借此机会“欺隐蒙蔽、肆行奸诡、离间父子”。他对各个细节都非常关心。根据姚念慈的考证,太子上课的地点一直在随着康熙的办公地点的变动而变动,以方便皇帝随时过来检查教学情况。[5]康熙自己也说:“自皇太子就学以来,朕于听政之暇,时时指授,罔或有间。”[6]基本上就是每天都要过问。老师们是坐着讲还是站着讲,他不仅是心知肚明,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敲定的规矩。

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讲读仍然必须继续进行,汤斌等几位老师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学究,他们常常昏倦的几乎晕倒。有一次,真有老师晕倒了。康熙知道后,不是慰问,而是派人过来当着太子的面训斥几位老师,说:“我把太子委托给你们教育,你们到底是想坐着讲还是站着讲?应该跟我说清楚。太子没有我的意思,当然不敢叫你们坐下。”这种毫不讲理的混账话,跟在博学鸿儒科的恭谦下士形成鲜明对比。老师们被吓得不轻,只能说:“我们才疏学浅,怎么敢坐着讲?大家都主动请求站着讲。” [7]从后来《起居注》记录看,站着讲和跪着听成为了定制,没有再改变。

又过了一段时间,康熙突然出现在课堂上,当着太子的面,命令汤斌等几位老师回答经书中很偏僻的典故和词语,并命令汤斌背诗。结果,他们有的答不出来,有的背不全,令汤斌等人十分窘迫。[8]经过这样几次折腾,汤斌可能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自己就是来装点门面用的,不能真当老师。于是,他在日记里边记录自己给太子上课的心得体会就变成了:“日聆皇太子讲解,臣学亦有进益。躬亲圣人,乃臣之大幸也!”——皇太子变成了老师和圣人,给汤斌指导理学研究了。

给太子当老师的第二年九月,汤斌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康熙又指定了一些老师给太子上课,但多以研究汉学的满人为主,汉人大儒就用的很少了。
除汤斌外,其它皇子的老师的遭遇也差不多。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皇帝在瀛台教皇子们射箭。负责给皇子们教汉学的老师徐元梦是个书呆子,并不懂骑射,皇帝叫他挽弓,他死活拉不开。康熙斥责徐元梦无能,徐元梦就说自己是文官,不会拉弓很正常。康熙听了勃然大怒,当着皇子们的面,令侍卫将徐元梦摔倒在地,予以痛打,令其身受重伤。事后,又下令将徐元梦抄家,将其父母发配到黑龙江。为了不耽误儿子们的学习,当天夜里,康熙又让医生为徐元梦治伤,天亮了就要继续去给皇子们上课。

第二天,下着大雨,徐元梦带着伤跪在皇宫门前的泥水之中,痛哭哀求,说自己父亲为官几十年,十分清廉,家产只有五百金。如今父母年老多病,请求皇帝让他代替父母前往黑龙江,为皇帝披甲效力。康熙对徐元梦的哀求感到满意,下令收回成命,而此时徐元梦的父母已经被装上囚车向黑龙江进发了。[9]

徐元梦的噩梦还没完。过了几年,康熙在批阅皇子们的课业的时候,发现有文辞不通的地方,就认为是徐元梦没有给教育好,下令把全体儿子集合起来,到乾清宫外一起监督宫廷侍卫把徐元梦杖责三十大板[10]。

老师没当好,给点处罚是应该的,毕竟教育皇子是很重要的责任。但康熙似乎特别喜欢当着皇子们的面羞辱他们的老师,这就不同寻常了。尤其是杖责徐元梦那一次,刻意下令所有皇子都要过来观看。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们把康熙在开“博学鸿儒科”中的举动和对待皇子老师们的态度对照起来看,能够得到什么结论呢?

开“博学鸿儒科”是大规模的政治宣传,所以康熙把恭谦下士、虚怀若谷的戏演的炉火纯青。但对关系到自己亲儿子的教育问题,那就不能“假戏真做”、“误入歧途”。一方面要让儿子们学会统治汉人的必备技术,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他们受到“污染”,把儒家经典上的话当真,忘了谁是主子谁是奴才,忘了统治天下的真理是暴力而不是儒学。所以,就要经常性的羞辱一下教授皇子的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皇子们:这些老师讲的东西不过是有用的工具,决不能当成真理推崇尊重。特别是徐元梦这种人,实际上也是满洲血统,但醉心儒学,连拉弓都不会了,那就更要当着所有皇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收拾处理,确保孩子们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相对比,康熙对待儒学和汉族知识分子的真实态度,主要是尊崇还是利用,也就昭然若揭了。

[1]步军统领,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又称九门提督,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 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此职位直接关系到皇帝的人身安全,一般由皇帝最亲信之人担任。
[2]胤禛当皇帝多年以后,在《大义觉迷录》中称跟隆科多一起听取遗诏的还有康熙的另外几个儿子,唯独没有他自己。但此事只有胤禛自己说,别无他证,另外几位皇子也没人出来说过有没有这个事儿。

[3]这种猜测并不荒唐,因为满洲跟蒙古一样,有“收继婚”的习俗,就是哥哥死后嫂子再嫁给弟弟。这在满洲风俗中,被视为是弟弟帮去世的哥哥照料遗孀的正确方式。侄儿死后妻子交给叔叔,叔叔死后婶子嫁给侄儿,在满洲风俗中都完全没有问题。后来豪格死后,多尔衮就宣布把豪格的妻子娶过门,以示自己没有介意当初和豪格争夺皇位的恩怨,还积极照顾他的遗孀。

[4]《康熙起居注》二十六年六月初七。

[5]姚念慈,《康乾盛世与帝王心术》,96 页,三联书店。

[6]《康熙起居注》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7]同上。

[8]《康熙起居注》,第二册。转引自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在历史的转
角处)》。

[9]《国朝先正事略》,第九卷。

[10]《满文朱批奏折》,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初五日、二月十一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8 19:04 , Processed in 0.012794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