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周易》本经总结的宇宙四大基本规律

2024-2-4 06:13| 发布者: deng2020| 查看: 5287| 评论: 0|原作者: 邓宏海|来自: 原创

摘要: 恩格斯(1883)指出:“科学的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态或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态。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态本身依据其内在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
正如本书系第三卷所证实的,中华远祖在距今3-1万年间“文化大爆炸”中独创的四大发明——计算工具、新石器、陶器和农业,以恩格斯揭示的自然科学部门发展的顺序,直接导致了作为初民民生实用科技的易学的起源,而使得“在任何其他文明中都找不到相近的对应物”(李约瑟 1962)。正是数字的最早发明和使用,导致数字被组合成二进制、五进制数字卦用来表达四面八方和四时八节,便随阴阳八卦记录四时八节的阳历技术而传播,在各地原始农业氏族之间流行起来,成为他们共同用来记录、储存和交流观象授时、尚象制器实践经验知识的语言和文字。随数字卦发展成十进制数字卦,其记录和积累的民生实用科技和经验知识越来越多而成为各地居民共同的宇宙认知体系——易学体系,各地史前先民对其中规律性知识的应用和发展,便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因此,各地史前文化遗存中体现易学规律之应用的遗物、遗迹比比皆是;只是看惯了符号卦和易经文字的人们不识其真面目而已。
自公元前7000年以降,中华先民在以阴阳八卦为范式的实践—认识—实践的良性循环中,把易学作为民生实用科技加以应用和发展,逐渐以卦数、卦图、卦器等形式发现、掌握和运用着易学的阴阳规律、衍生规律、循环规律和整体规律,而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知识。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易学经验知识随着人类直觉认识在阴阳八卦范式下连续进化到趋近顶峰而出现哲学化趋势,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文王、周公为首的智者集体通过其一系列著作对这七千年来易学经验知识积累和发展的精华进行总结,才基本完成了易学经验知识的哲学化。
作为其哲学化的核心成果, 《周易》所展现的数、卦、象、辞、义、理、占体系,实质上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系统哲学体系。在把整个宇宙整体以其六十四卦卦数象体系予以模拟而使得“现代科学中的任何一个符号系统都是望尘莫及”(董光璧1998)的同时,《周易》还以卦、爻辞组成的繇辞体系,将阴阳五行说在易学哲学化的完成中聚合成为有机整体哲学的核心,并以此为核心而演绎出宇宙运行的四大基本规律(表1.1),对天道、地道、人道中的一切运动形式分别对先民易学实践中应用的四大基本规律加以哲学的概括,在人道哲学的概括中又分别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深入到具体实际中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取得了领先古代世界的哲学成就。
《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原意都包含有一组阴阳矛盾,有些相邻的两卦也处于阴阳对立之中,全面地反映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其中包括数量与质量的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如同人卦原意就以聚集人员数量变化导致其竞争效果的变化,演示了量变质变规律,并以聚集数量达到一定度后就引起社会发生革命的后果,说明量变超过一定度后便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噬嗑卦原意也以两种不同性质的罪犯的罪行情节轻重与判刑轻重的关系,表明了这一规律在社会现实中的运用。咸卦、艮卦原意则以男女之间刺激与感应的阴阳矛盾运动,从心理上揭示了这一规律。其中也包括阴阳矛盾的正向与逆向转化及其内在阴阳平衡机制,泰卦、否卦原意分别以阴阳平衡或失衡内因所导致的正向或逆向转化显示了这种规律性;临卦、遁卦原意则以阴阳矛盾转化的时空差异的影响显示了时空适宜性对转化结果的关键作用。其中还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规律,贲卦以新内容与旧形式的阴阳矛盾运动,剥卦以腐败内容与腐败形式的阴阳矛盾运动,显示了内容与形式的阴阳矛盾远动可向良性或恶性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转化,其中内容起决定作用,形式一般情况下起辅助作用。比卦、观卦揭示了民生中的各种阴阳矛盾,包括社会地位与行为、言论与心志、外部表现与内在品质、表情与心理、显与隐、言与行、现象与本质的阴阳矛盾等。
二.循环规律
周易六十四卦体系,本身是对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系统模拟。在此六十四卦整体大循环的巨系统中,每一卦都进行着独自的循环运动,在同其它卦的相互关系中呈现为相对独立的亚系统。在每一卦的子系统的循环运动中,每一爻皆代表其特定阴阳矛盾内在因素的一类组合,其能量、物质、信息流的一个阶段,其结构的一个层次,其功能的一种属性;每一爻都反映其阴阳矛盾所主导事物的阴阳平衡状态,又表现该事物的数与质、形与核。这样一来,每一卦所有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好像现代系统科学的模型一样,能模拟其系统循环中每个子系统因素的相互作用,系统能量、物质、信息流动过程,乃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动态。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乾卦、坤卦原意揭示天体、大地周年循环运动大环境中,复卦原意进而以月亮的周期性运行和事物往而复始地良性或恶性循环演示了这个规律; 泰、否卦的卦、爻辞以自然和社会中各类事物的类比,揭示和论证万事万物都处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平与坡、往与复的阴阳矛盾及其转化的循环运动中;由此,否卦同泰卦的原意一起,全面系统地演示了阴阳五行哲学的两大规律:阴阳规律(包括量变与质变规律)和循环规律(包括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而继文王、周公在人类认识进化历史上最先以他们的著作明确地演示和证明了包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著名的现代哲学的三大定律在内的宇宙四大基本规律之后,这两卦又明确无疑地宣告:他们在人类认识进化历史上最先提出并应用了这两大规律。既济卦和未济卦原文,还以对文王、周公“终则复始”的有机辩证逻辑的温习,反复强调了这一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三.衍生规律
就像以上两大规律已由六十四卦符号体系所表明一样,衍生规律也在以奇偶数和哲学符号阳阴二爻到乾坤二卦、八卦直到六十四卦体系的推演,来演示天体、地球、人类三才为主体的宇宙万物总体进化过程中贯彻的宇宙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同时,损卦原意用通俗事例说明:损与益必趋于阴阳二极的对立统一之中,而不可能处于三(多)极或一极状态,即不是两极分化就是一分为二,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两点论”。这是《周易》中最明显揭示其总结的宇宙衍生规律,即史前先民早已发现、掌握和运用的连续二等分规律(本书系第3卷)。既然这一连续二等分规律已由阴阳—四象—八卦这一系列级数所表达,到春秋时期“援易以为说”时代潮流中,老子将其2的n次方)用指数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将其(2n次方)用幂表述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万物”,就是表述这一规律的同工异曲了(详见本书系第1卷)。
四.有机整体规律(包括时空统一律、对称平衡律、感应律、全息律等)
有整体思维习惯的华夏民族,自古崇尚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各个层次,将其千变万化纳于一个画面,熔无限时空于一炉。文王和周公为首智者集体的著作将这种思维习惯哲学化,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其整体思维之规范、千变万化之归纳上,都是万古不磨的典范。他们创作每章每卦,都以其意义的完整为目的,以神统形,以大统小,以章法统句法,以句法统词法。其每章每卦都是把对象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将其有关阴阳矛盾的所有因素分门别类地用概念、术语、符号加以概括,按其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它们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紧而开放的有机系统,无论从有机哲学和系统哲学来看,还是从现代系统科学来看,都是有机整体系统分析与综合的杰作。其中更为突出的是,泰卦初九爻辞、否卦初六爻辞共同以“拔茅茹以其彙”,反复强调部分与整体的阴阳对立统一,这在《周易》全文中是两例中的一例。咸卦、艮卦原意以男女阴阳对立统一联系到天地对立统一关系,就有将小宇宙同大宇宙联系为一体的宇宙有机整体意义。更重要的是,与六十四卦符号模拟的宇宙有机整体体系相配和的,是继六个卦的卦、爻辞表达“中行”趋势之后,中孚卦原意在第七个轮回以其卦、爻辞的“尚中”含义与它们的“中行”含义及其所提要的文诰相呼应,并由其卦、爻辞系统综合,在宇宙的全方位中实现了天道、地道、人道于“尚中”原理上的统一,最集中地揭示了文王、周公演示的宇宙有机整体规律,在与其他各卦分别揭示的阴阳规律、循环规律、生成规律的相互有机联系中,为《周易》本经作了总结。
通过揭示宇宙这四大规律,“道阴阳”的《周易》本经,尽管在作者的主观上是文王武王和周公向子孙传授安邦治国之道的经典;但在客观上,它的确是东方人类自上古以来七千多年实践中积累的易学科技成就和经验知识之集大成。它在以哲学符号阳阴二爻到乾坤二卦、八卦直到六十四卦体系的推演来演示天体、地球、人类三才为主体的宇宙万物总体进化过程中贯彻的宇宙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以其每卦、爻繇辞来例示人类应如何适应这些规律,其中既有历代首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汤武革命的故事;又有一些器物的发明创造史实和社会风俗人情事故,从而在卦、数、象、辞、义、理、占的结合中,以代表有机整体哲学体系的易卦符号系统和河洛易数及易数术的有机系统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和组合逻辑之登峰造极的高度,总结和统括了先民在这七千年生存斗争实践中摸索出来,经过长期反复运用而具有普适性的这四大易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的经验教训, 正好与已被古今中外学者反复证明“在任何时代都可称之为范例”、 “现代科学中的任何一个符号系统都是望尘莫及的”(董光璧1998)的易卦符号系统相匹配, 并以《周易》六十四卦繇辞体系演绎出宇宙的这四大基本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以生动形象的文字揭示了六十四卦符号体系中隐含的这些规律。由此,一个堪称人类永恒最高典范符号系统的易经六十四卦,以概括宇宙这四大规律而成为的宇宙模型,与环绕这个宇宙模型的卦、爻辞对人类适应这四大规律的指导整合起来,便构成了《周易》本经。李约瑟(1990)说:“中国人的协调思维在以下这种意义上并不是原始思维,即它不是一片反逻辑的或前逻辑的混乱┅┅它是一幅极其精确并井然有序的宇宙图像,其中事物的‘配合’是‘紧密得不容插入一根毛发’……它是一种没有主宰者的各种意志之有秩序的和谐”。如此极其精确的宇宙图像,无论是全中国还是全世界,非《周易》本经莫属!
附:《中国史前史第十卷-羌族史前史》在德国出版
中国史前史第十卷
羌族史前史:从起源到攀登世界青铜文明顶峰
978-620-2-41397-8
本卷是世上首部羌族史前史。基于中国史前数据库,按羌族历代留下族号文字的时空分布跟踪其起源、迁徒、发展过程, 得到还原其历史轨的文字证据链将其相关实物证据和古籍记载整合成的铁证,证实了上自羌族始祖氏族起源于公元前4500年前西安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期,下至其主持蜀方国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被秦惠王所肢解,其间活跃于欧亚大陆4100多年后留下非凡后裔的历史。其来龙去脉归结为两大攀登至三大西征:羌族先民先是在开发大西北农业,攀登世界彩陶文化顶峰中,发明青铜术, 首创宫殿建筑术,创建非城郭制都邑,给中华文明起源带来最早曙光,促欧洲巨石文化大跃进;进而以攀登世界青铜文明顶峰的不断奋进,成为中华文明成熟史的五大主角之一,在同其他族团的联合与斗争中,支撑中国历代王朝主导青铜文明领先世界持续发展,推动青铜文明和王国文明扩展到西方至全球。继其先祖开拓通往西方的彩陶之路和青铜之路后,作为羌族后裔的羌夏盟骑, 匈奴族和蒙古族先后于公元前1600-前1100年、公元91-500年和1206-1294年间,用军事实力以递增的空前规模横扫欧亚大陆。如此屡屡革新中国和世界史进程的羌族,赢得旷古无比世界历史地位。
作者
邓宏海
书籍语言
中文
发表日期
2024-01-11
出版社
页码
504
价格 (EUR )
€66.8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8 11:37 , Processed in 0.010174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