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交锋》究竟与谁交锋?

2024-2-8 22:27| 发布者: 向前向前2007| 查看: 6649| 评论: 1|原作者: 中流杂志编写组

摘要: 《交锋》的最大特色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就是色厉内荏。它行文 上似乎强柄在握,不可一世,大有轰塌泰山、倒转地球之势,而内容上却讲不出什么道理,因为它实在没有道理,只靠以势压人,以势吓人, 何谈理论交锋!
整理《中流》系列第二期

1998年3月举世关注的中国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 政协会议召开,人们的注意力正聚焦在确保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达到8%,通胀率低于3%,人民币不贬值的目标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下岗职工再就业,政府机构改革等等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上。人心思 定。稳定,是我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自 己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然而,正当此时,冒出一本叫做《交锋》的书来,转移人们的注意 力。它的锋芒所指,仅就其所谓第二次、第三次思想解放而言,就一 连点了百来篇文章,其中有发表过的和尚未发表的;涉及众多作者、 编者和报纸、刊物、书籍,其中有外刊有内刊,即使中共中央主办的 《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也未能幸免。在一本书中遭到批判的人 数之多,层面之广,火力之猛,实属罕见。 一时间, 一些大报小报,日 报晚报,大炒特炒,沸沸扬扬,越炒越火,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意识 形态的新景观。
《交锋》的最大特色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就是色厉内荏。它行文 上似乎强柄在握,不可一世,大有轰塌泰山、倒转地球之势,而内容上

却讲不出什么道理,因为它实在没有道理,只靠以势压人,以势吓人, 何谈理论交锋!当前我们面临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难题很多,对于《交锋》的无端寻衅,本来不值得理会。 但是《交锋》所针对的,不仅仅是众多的文章以及作者编者。情况迫 使我们不能不作出回答,正如中国古代一位大哲人说的:“予岂好辩 哉?予不得已也。”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 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现阶段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而奋斗,在政治方向上决不能“不问姓社姓资”。而
《交锋》却针锋相对地指责说,问一问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就 是“左”,并大声疾呼要“冲破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 这究竟是与谁交锋?
《交锋》打出的旗号。叫做“反‘左’”。在它的旗帜上写的,无非 是这么两条: 一条是不问姓社姓资, 一条是不问姓公姓私。 一看旗帜 便知它反“左”的实质。
这里有必要弄清一个常识:左有两种,不加引号的左和加引号的 “左”。近代以来,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常常自称也被他人称为 左派。这种不加引号的左,是指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和革命性,指维护 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和倾向,指反映这种立场和 倾向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列为左 派,是许多进步人士的自觉追求,而被反历史前进而动的人所仇视, 甚至招致杀身之祸。而加上引号的“左”,则是指不顾条件和客观规 律的急躁盲动倾向和代表这种倾向的观点。左派任何时候都要坚决 防止、反对和纠正这种加了引号的“左”。混淆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 左,打着反“左”的旗号来反左,把反“左”变成反左,这是改革开放20 年来,不时浮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那么,《交锋》反的究竟是哪一种左呢?
在事关中国发展道路和方向问题上,只要问了一下姓社姓资,只 要问了一下姓公姓私,就被《交锋》统统指为“左”;进而大张挞伐,大

反而特反之。
究竟要不要问姓社姓资?不必要也不应该对什么事情都要问个 姓社姓资。不必问姓社姓资的东西不胜枚举。例如科学、技术、管理 ……,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就不应该问姓社姓资。但是事关国家 的社会性质、事关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就不能不问姓社姓资。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谋求国家独 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历程所揭示的真理。在政治方向问 题上,怎能不问姓社姓资呢!与此紧密相关的是要不要问姓公姓私? 在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在邓小平理论中,“公”即公有制是社会主义 的经济基础。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就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讲现代化建设时, 一再 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谈到改革的性质时指 出,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并特别指出:某些人所 谓的改革,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 还要继续争论。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当谈到经济特区的社 会性质时,他不仅问了姓社姓资,而且作了明确的回答:特区姓社不 姓资,因为它的公有制是主体。邓小平指出,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 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邓 小平理论,在关键时刻,向全党发出重要指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 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现阶段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 斗,在政治方向上决不能‘不问姓社姓资’”。这个指示对于在改革开 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于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成 功,有着根本的长远的指导意义。但是,《交锋》却与这个重要指示针 锋相对,把在关系中国发展道路和方向问题上问一问姓社姓资、问一 问姓公姓私打成“左”,并大声疾呼要冲破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 (《交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55、159、225、228页, 以下凡引自该书的内容均只注明页码)。这究竟是与谁交锋?

中共中央1996年10月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中共中央宣传部为落 实这一决策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而《交锋》却诬称“1996年和1997年之交是一个精神文明 的冬季”,还借国外传媒之口说这是“向左转”,并恐吓说这 会使“潜伏着的‘左’的思潮酿成大气候”。这究竟是与谁交 锋?
《交锋》把要不要坚持和贯彻党中央制定的两个文明一起抓,两 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人们面前:中共中央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为落实这个重大决策 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多此一举,还是亟需此举?
《交锋》以轻蔑的口气,把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决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的举措称之为“道德 复苏运动席卷全国”,并借国外传媒之口说这是“向左转”,比之为“精 神文明的冬季”(第354页)。据它说,在这冬季里,主张“精神治国” 和“主义优先”的人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被《交锋》讥讽为“道德复苏 运动”的活动的,有首都以及全国各地报纸发表一系列阐明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大价值的文章,有北京举行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活动和江泽民总书记发表讲话,有首都举行大型文艺晚会纪念红军 长征胜利60周年,有《人民日报》发表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的 讲话,全篇阐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等,等等(第354—355页)。
不仅如此,《交锋》还对有领导有组织地在全国宣传孔繁森、李国安、 李素丽、徐虎等14个先进个人和10个先进集体,加以鄙薄和讥讽。
(第356页)
人,作为超越动物的人,除了物质生活,还需有精神生活,需有高 尚的精神生活。邓小平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这才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大厦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风尚的形 成,总是人们自觉营造的结果,其中国家政权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

为了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为了营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所 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舆论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舆论 单位,贯彻中央的决策,统一部署,发表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有关 文章,宣扬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行为,提倡正气,鞭挞邪气,不 正是他们应尽的职守吗?不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吗?多年 来,中宣部紧紧抓住“五个一工程”,带动和促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产 品生产的繁荣和发展,对人们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的提高起了明显 的积极作用。这究竟是值得称赞还是应该挖苦呢?
《交锋》认为,“经济作为一种文明,决不仅仅只有物质的价值,它 也包含着深深的精神方面的含义。所以,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 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说到底,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第357 页)。按照《交锋》的这套理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成了多余的东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不仅是多此一举而且是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干扰。因此, 《交锋》说:“倘若我们不能够透彻地理解这件事,就有可能让潜伏着 的‘左’的思潮酿成大气候。”(第357—358页)《交锋》硬把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左”拉到一起,加以蔑视和否定。这是反“左”, 还是反左?这究竟是与谁交锋?
我国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进程,特别需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将整个中华民族凝聚 一体,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而团结奋斗,《交锋》 却着力宣扬世界主义,反对民族主义。这究竟是与谁交锋?
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交锋》的作者很不喜欢民族主义而 对世界主义情有独钟。关于民族主义,有两件事令《交锋》特别愤慨 不已。 一件是有的商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战犯山本五十六 的旗舰“大和号”的仿真电动模型当作孩子的玩具出售,引起了广大 公众对这种污染孩子们心灵的勾当的义愤。《交锋》却说,这本是冲 着孩子来的买卖行为,广大成年人何必为此大动肝火。另一件令《交 锋》反感的是1996年竟然出了一本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潮流的书,

叫做《中国可以说“不”》。《交锋》教训说,在中国与美国关系问题上, 只应说“yes”(是),不应说“不”。更为荒唐的是,《交锋》不知是出于 什么政治目的,胡诌什么80年代的中国领导人即第二代领导人确定 的方针是实行世界主义,90年代的中国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民族主 义的崛起(第285页),并宣称“90 年代中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 “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代表了当今中国的一种政治力量”(第 287页),进而激烈地加以贬斥和反对。
世界上的民族主义各式各样。有侵略民族、压迫民族的民族主 义。侵略者、压迫者总是利用民族主义对内奴役本国人民大众,对外 侵略、压迫其他民族,推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有被侵略、被压迫民 族的民族主义,它是民族觉醒的意识,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旗帜。民族 主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释义为“表明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高度 忠诚的心理状态。”在此意义上,民族主义可以成为爱国主义的同义 词。孙中山先生为实现三民主义奋斗终身,其中第一项就是民族主 义,这种民族主义的含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自谋解放,国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 种民族主义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继承和发扬这种民族 主义即爱国主义,乃是“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所必需的。难道至今仍 在张扬日本侵略并企图毒害孩童心灵的行为,中国人连一点“民族情 绪”也不应表示吗?难道国人对损害我国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霸 权主义只能唯唯诺诺,连个“不”字也不应表示吗?
《交锋》在反对民族主义的同时,又特别赞扬世界主义。其实,世 界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它只不过是霸权主义者推行其强权政 治,企图独霸世界,垄断世界市场,反对和消解被欺侮的民族的民族 觉醒意识和爱国主义的理论。这是普通常识。例如一本辞书对“世 界主义”释义:宣扬漠视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以致放弃民族主权的剥 削阶级政治思想。这种理论鼓吹国家主权已成为“过时的概念”,应 当抛弃“多余的爱国主义”。它是为垄断资本侵略扩张政策服务的工 具。(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
16

页),但是,《交锋》却说什么世界主义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趋势(第285 页)。这真叫人难以理解。
我国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特别需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将整个中华民族凝聚一体,为“实现四 化,振兴中华”的伟业而团结奋斗,《交锋》却着力宣扬世界主义,反对 民族主义。这究竟是与谁交锋?
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迫切需 要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思想解放
《交锋》把自己打扮成思想解放的急先锋,打着反“左”的旗号, 一 面鼓动“冲破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之类的思想解放; 一面挥舞 政治帽子,蛮横责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探求、勇于建言的人 们,堵塞言路。这究竟是思想解放还是制造新的思想禁锢?这是不 是“左”?世纪之交的中国,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 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找出合乎实际的方略 和答案。诸如怎样保证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并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 样消除腐败?怎样解决目前还在继续拉大的贫富差距?在市场经济 环境中怎样营造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风尚,铸造社会主 义大厦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如何兼容,社 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经济运行的市场取向如何统一? 等等。都是现 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而又困难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 经济(商品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这些问 题的研究、讨论和解决,多么需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啊!多么需要 严谨的科学精神啊! 我们迫切需要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思想解放。 “左”和右,都可能葬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妨害改革开 放的错误倾向。解放思想不仅要从“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要 从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思想牢笼中解放 出来,还要从《交锋》所代表的思潮中解放出来。
如同没有公有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一样,没有广大人民的广泛

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条 件,也是思想解放的政治条件。邓小平说,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 件。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科学的昌盛,艺术的繁荣,难题的解 决,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民主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位外国古代哲人说
得好: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愿意以我的生命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 利。现代社会应有这样海纳百川的气量和大度。

原载《中流》1998年第7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李方舟 2024-2-9 09:04
资产阶级内部斗争的实例。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迟早要发展成两个派系:一个主张红皮资本主义,一个主张激进去红资本主义。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07:07 , Processed in 0.02036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