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我是中国女婿”——美国友人韩丁的儿子受访

2012-11-24 08:46|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880| 评论: 0|来自: 《环球人物》

摘要: 从《翻身》到《深翻》,韩丁用了60年的时间来诠释他对中国的情感,并把这一份真情传给了他的后人。2004年5月15日,在与病魔抗争多年之后,85岁的韩丁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克市悄然辞世。而他的儿子麦克,正在寻着父亲的足迹,在美国延续着中国的文化和医学,为世界打开了解中国的另一扇窗。
韩丁之子麦克:“我是中国女婿”——美国友人韩丁的儿子接受采访
刘畅 袁晶晶


坐在记者面前的麦克,眼窝深邃,高大斛梧,是个典型的美国佬;而说起话来,又带有中国人的腼腆、含蓄。采访中,反而是坐在他身旁的岳母,总是抢先回答记者的提问,心直口快、爽朗泼辣,有着四川女性的特点。
    “我做梦都想不到,怎么有一天我的女儿想要嫁给一个美国佬!那时候,都骂美帝国主义怎么坏,怎么打朝鲜战争,给我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那时受的教育是,世界上还有2/3的穷人等着我们去解放。我想这要是找了美帝国主义,我随时还要去解放他们,那还得了!我坚决不同意!”
    敏利群的开场白,大大出乎记者的预料,而一旁的女婿麦克,温和地看着岳母,露出腼腆的笑容。当年,生活在四川绵阳农村的敏利群并不知道,日后成为他女婿的麦克,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与《西行漫记》、《中国震撼世界》并称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三大经典”。
    麦克的父亲中文名叫韩丁,曾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人民患难与共的老朋友”。而通过这两位亲历者的回忆,一个美国家庭、父子两代人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生命轨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记者眼前。

    父亲为著书苦耕1 6年

    在麦克的印象中,从记事起,他父亲就老想着中国的事情,“爸爸心里,中国总是最重要的”。麦克的父亲原名威廉•辛顿(Willam Hinton),1919年2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他早年就读于佛蒙特州帕尼学校,这是一所由他母亲创办的新型私立学校。其母有着独特的办学理念:“学习不为文凭和荣誉,而是为了发现真理,增长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类的了解;学会关怀社会,为社会做贡献,而不要生活在象牙塔里”。
    1936年,17岁的韩丁被哈佛大学录取,但他总觉得那是一所“离现实社会过于遥远的学校”,之后他转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农业,由此走上了农学生涯。    
    1943年,韩丁无意间看到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受到强烈震撼。这本书使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兴趣。此时,恰逢美中联盟抗击日本,韩丁想方设法,最终于1945年以美国战争情报处分析员的身份来到中国。重庆谈判期间,他结识了国共双方的很多政耍,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1947年,联合国救济与重建总署捐助了一批拖拉机给中国,韩丁作为技术人员,又一次来到中国。在解放区河北冀县,他和中国同事们一起,培养出第一代农机人员。第二年,他又以观察员身份亲历了晋东南张庄的土地改革,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了1000多页纸的调查笔记。
    韩丁告别张庄后,背着20多斤重的资料,翻越太行山,东下华北平原,漂洋过海……然而,1953年当他返回美国时,却遭到麦卡锡反共势力的迫害。海关没收了他的笔记,认为那是“一个叛国者的自传”。他被列入黑名单,置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监督之下,护照被吊销15年。他无法从事教学工作,更没有人敢聘用他。后来他只得靠务农为生、远离妻儿,独自耕种母亲在宾夕法尼亚的200多英亩土地,长达16年之久。
    即便如此,韩丁依旧坚持笔耕,并多次发表演讲,宣传中国人民的革命成就。1966年,纽约《每月评论》出版了《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书。此书出版后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在美销量超过30万册,后被译成法、德、意等10国语言,甚至成为美国大学中国历史、政治、人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书。

    从《翻身》到《深翻》

    1971年,韩丁应周恩来的邀请,终于重返中国。这一次,他将自己的妻子和3个儿女也一并带来,以干部下放的身份,住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我记得很清楚,爸爸非常高兴能去西沟。对于那里的样子,我现在都记得。”麦克回忆说。
    韩丁回国后,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第一任主席,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当高级顾问。他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中文本《翻身》-书,就是遵照周总理指示译出的。“爸爸不懂汉语,一点一滴都要靠翻译译出来,然后笔录,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麦克说。
    《翻身》-书,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缩影。书中对土地改革的评论,曾被《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引用。《翻身》出版后,张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立即引起许多外国人的关注,该书也成了当时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
    上世纪70年代,韩丁再访张庄,并创作了反映50到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纪实文学《深翻》。《深翻》和《翻身》-起,构成了中国农村30年变迁的巨幅史画。
    在麦克的记忆里,父亲就像一个中国的农民,往返张庄几十次,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而跟随父亲往来中国的经历,也让麦克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美国学习了4年生物学之后,麦克决定学医。韩丁给儿子的建议是,到中国去学习传统的中医。为了扫清语言障碍,麦克先学习了3个月的汉语,之后,来到了中国。

    最难是见丈母娘

    刚到中国学习的第一年,麦克在学校里总是很显眼。那个年代的中国校园,尤其是在中医学院里,西方人的面孔并不多见。麦克碰到中国同学,总是主动和他们聊天,这样可以练习自己的汉语,也让他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还有他后来的妻子--熊敏。
    “我邀请她出去玩,唱卡拉OK,但她不愿意,后来还要带宿舍的同学一起,害怕我是坏人。”麦克告诉记者,他想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中国女孩,但他觉得这样挺好,两个人要慢慢了解,不要发展得太快。但不久,熊敏就爱上了这个高大帅气的美国佬。
    敏利群至今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女儿上大学二年级,我去北京看她。熊敏说她找了个老外,美国人,我马上说不能和美国人打交道。麦克的意思可能想让我见见他的父母,但我坚决不见,就回四川了。”
    一次放假,熊敏将一本《韩丁在中国》的书,拿给母亲看。“我用了一晚上就看完了,边看边流泪。我想,他不是做生意的,不属于奸商,属于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原来上学时课本里都有。我很为这样的人所感动。”敏利群拨通女儿的电话,没想到还未开口,女儿就坚决表示:“妈妈,你不同意也没关系,我就随便找一个,或者就一辈子不结婚!”听了女儿的话,再加上那本书,敏利群同意见一见这个大人物--韩丁。
    见韩丁之前,敏利群还找来麦克“个别谈话”,“我问他喜欢我女儿什么地方?他说我喜欢熊敏不是你想的那样……他说得很认真,总之,我看这个小伙子还很老实。”不久,韩丁亲自登门拜访。
    “那时,绵阳没有通飞机,我专门让女儿的姥爷从国土局借了一辆新车--凌志,到成都去接他们。可是一上车,韩丁就坐到前面,对司机不停地说,你这里没有弄对,那里没有弄对。我心想,这个老头子怎么这样?你坐车就行了,我好不容易请人家帮忙。我赶紧对司机说对不起,我说外国人就是直,你左耳朵听,右耳朵出。没想到司机很高兴,他说没关系,他是第一次开凌志车,不会开,正好韩丁教会了他。我突然觉得这个老人,连中国人开汽车的事情都这么关心,应该不错。”
    但同时,敏利群也发现,“这个老头不简单”。“他很老练,观察我们的家,考察了整整两天,才对我女儿说‘小敏啊,现在我放心了,你们家里人都很忠厚,我算踏实了’。我当时不理解,你有什么不踏实的?我还担心自己的女儿嫁到美国后,被人骗了呢。”
    敏利群快人快语,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在她内心深处,已经认可了这对美国父子。但她还是提出要求,为防止女儿嫁到美国后被遗弃或受骗,她要韩丁写封信,承诺对女儿好。“我说以后如果你们对我女儿不好,我就拿这封信到美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去闹事!找你们算账!”韩丁果然写了承诺信,这封信到现在敏利群还保存着。“上面写着:我们很喜欢熊敏,熊敏很可爱,我们会对她好,过来以后我们会帮助她。总之写了一大篇。”敏利群拿给记者看。就这样,几方终于达成共识,熊敏和麦克结了婚。
    敏利群还专门和韩丁研究了称呼的问题。“我说按理你应该叫我亲家。韩丁说,亲家不好听。他比我大,就叫我小敏,我叫他老韩。”然而,写就两部知名中国著作、自认为对中国农村相当熟悉的老韩并未想到,自己日后却被这位四川亲家难住了。

    在家庭冲突中相互融合

    敏利群坦言,女儿结婚当天,就发生了很多让她不快的事情。“我们中国的新郎官结婚,大家都要办酒席喝酒,每一桌都要干杯,美国不一样。女婿突然表明他的想法,然后对我说‘你想怎么样?!”’麦克并不知道,四川话“你想怎么样”是挑衅和打架的用语。
    “他问我想怎么样?结婚的时候怎么对我这样说话?我当时就急了,反正弄得有点尴尬。我觉得我要嫁姑娘,肯定按我们当地的习俗来。”敏利群据理力争。麦克和他的父亲并未想到,他们的家庭因为文化、地域的不同而导致的摩擦、碰撞,才刚刚开始。
    麦克结婚后,熊敏跟着他回到了美国。敏利群一再催促女儿马上生孩子,趁自己还年轻可以帮着带,他们也可以自由发展事业。但麦克却认为,要等事业发展好了,再考虑孩子。几年后,直到女儿还有两个月要生产,敏利群才得到消息。她匆忙收拾行囊,赶往美国。
    此时,正好赶上韩丁重病。他生病后,找了很多人来护理,都不合心意,身体每况愈下。麦克也承认,父亲性格倔强,晚年生病后更是如此。如果岳母来照顾父亲,他们会不会发生更激烈的冲突?父亲的病情会不会更加恶化?麦克心里没有底。但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人选,敏利群就这样接了班。
    “老韩要按照他的意思,我说既然我照顾你,你必须听我的。我们两个经常辩论。”敏利群告诉记者,她看到老韩胃里插了导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那种仪器:“食物是从管子里倒,但是药还从嘴巴吃进去。每次老韩一吃药,就不停咳嗽,咽不下去了。我就想,能往这个管子里灌食物,为什么药不能从这里灌?但老韩坚决不肯,要严格按医生的要求办。”后来,难受至极的韩丁,依照亲家的意思给医生打了电话。医生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我说你们美国人真是机器人,那么教条,食物都能从管子直接送到胃里,为什么药不行?这么简单的问题,做人可以灵活一点嘛!老韩很高兴,以后吃药再也没有负担了,身体也开始见好。”
    韩丁看到亲家将自己吃的药一片片砸碎,然后放进管子。他不理解,为什么把药砸碎?“我说我们家养的那个小狗,我给它吃药就是这样砸碎。我说话很直接,他也不生气,我说这样喂药最方便。他说好好好。”敏利群离开时,韩丁坚持要给她报酬,敏利群急了,“我说我不会要你的钱。我们是亲家,我女儿是你的儿媳妇,我怎么能要钱呢?最后老韩听说我喜欢钓鱼,就让麦克买了一套美国的渔具送给我。”
    1996年,麦克与妻子熊敏在美国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在美国的针灸注册师中,麦克是第一批从中医学院毕业的。几年后,他们又开办了第二家诊所,平日里夫妻俩各自照看一家。
    麦克告诉记者,刚开始办医院的时候很不顺利,美国人开设的中医院无人问津。“什么病人都没有,我们刚开业的时候,有29天没人进来,等到第三十天,才有第一个病人来看病。”麦克说。
    当时,恰逢克林顿访问中国,一些媒体记者知道韩丁是中国专家,对中国了解颇深,便提出采访的要求。“他们问爸爸,你对中国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我爸爸说了很多他对中美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他最后还提了一句,你知道我儿子在美国开了一家中医诊所吗?”韩丁在采访结束时加上的这句话,起了作用,不但宣传了中国的中医,还终于让麦克有了生意。“找我们看病的,都是普通的美国人,我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他们就会介绍他们的朋友、家人来,这样又有了新病人。”麦克的诊所,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医术,一点点口耳相传发展起来的。
    从《翻身》到《深翻》,韩丁用了60年的时间来诠释他对中国的情感,并把这一份真情传给了他的后人。2004年5月15日,在与病魔抗争多年之后,85岁的韩丁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克市悄然辞世。而他的儿子麦克,正在寻着父亲的足迹,在美国延续着中国的文化和医学,为世界打开了解中国的另一扇窗。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05期,摘自2012年第27期《环球人物》)


(责任编辑 玉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05:30 , Processed in 0.01441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