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石油师——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2-12-16 20:39|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737| 评论: 0|原作者: 王平|来自: 国企新闻网

摘要: 在中国石油工业最困难而国家又最急需石油的时刻,谁来挺起中国石油的脊梁?时任燃料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的康世恩在愁肠百结中,想到了军人。这正与中央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平


“大西北的冬季来得特别早,才11月初,寒风裹挟着雪片呼啸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钻台上结着厚实的冰凌。井架矗立,钻盘飞转,钻井工人不顾身上被喷洒着斑斑驳驳的泥浆,用力地甩动着大钳,撞击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这声音和着‘茫茫荒原立井架’‘头戴铝盔走天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回荡在空旷的戈壁。”那段历尽艰辛的日子,在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的言语里却平添了几分豪情。
“凡是有黑色原油涌动的地方,就有着石油师人不辞辛劳的足迹。”60年的风雨岁月,依然没有冲淡这位耄耋老人心里最初的那份激动。说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来,语气坚定有力。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个令人无法忘怀的传奇。

“解了燃眉之急”

仲夏的陕南,雨后初晴。太阳从朵朵白云中间露出笑脸,将阳光洒向了在古老的北校场上。高高的古阅兵台上扎起了彩棚。由毛主席亲自签署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被镶嵌在金黄色的大相框中,十分醒目地置于检阅台前。台下军阵威严,军旗猎猎。8000子弟兵手握钢枪,排成一列列方阵,精神抖擞地列队接受检阅。
阅兵仪式结束后,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牛书申宣读了由毛主席亲自签署的中央军委命令。“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宣读完主席令后,首长大声询问:“同志们,你们准备好了吗?”8000壮士的吼声顿时惊天动地:准备好了!
这一天是1952年8月1日。就在这一天,在陕西古城汉中,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近8000名将士按照毛主席命令,整体改编为“中国石油师” ,从此开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艰苦创业。
“这是新中国的建设战线正在召唤我们,虽然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但是能为之奋斗和挑战,多令人自豪和憧憬。”回想起当年的往事,秦文彩依然很兴奋。“石油师的加入,为新中国的石油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一些资本主义列强,对新中国实行石油禁运,企图用经济封锁把红色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急欲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新中国深知石油短缺的严重性。但是当时的全国石油职工只有1.1万人。在仅有的700名技术干部中,石油地质工作者仅有20多人,钻井工程师10余人,石油专业技术力量十分缺乏。要自力更生,可谓困难重重。
在中国石油工业最困难而国家又最急需石油的时刻,谁来挺起中国石油的脊梁?
时任燃料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的康世恩在愁肠百结中,想到了军人。这正与中央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
1952年3月25日,康世恩给朱德总司令和燃料工业部陈郁部长写了《关于调拨一个建制师担任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石油工业基本建设任务的报告》,请求部队支援。报告一层层地递交上去,4月7日,周总理就在这份请示报告上明确批示:“即将西北建筑工程师拨作此用。周恩来。”从康世恩在西安起草报告到周总理亲笔批示,整个过程仅用了12天。
按照中央的指示,西北军区将把部分战斗部队转为铁道、水电、石油、建筑等工程部队。从军委到军区,上上下下都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要选派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不畏艰苦的善战之师。
为了扭转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国家把发展石油列为重点建设内容。这是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让哪支部队来干?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反复思量,最后把目光锁定在第19军57师。
19军57师是一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它由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17师(原爱国将领杨虎城的部队),原二野四纵12旅36团和陕南军区郧白独立团在1949年5月共同组建。这支野战师先后涌现出师级以上英雄模范692名,在晋冀鲁豫烽火前线的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
1952年8月1日,57师在汉中北校场举行隆重的“石油师”命名典礼和誓师大会。在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率领下,57师集体转业到石油战线,走向新中国石油开发的各个战场,成为当时石油工业的生力军,开始了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征程。
当时全国所有石油工人加在一起不到1万人,“石油师”一下子为石油战线增加了近8000名钢铁战士。亲历了中国石油工业第一师的改编,并在克拉玛依油田会战中率队屡创全国钻井纪录的张云清回忆说,“那可是一个能顶俩,连死都不怕的战士啊!”

石油师人了不起

在西北石油管理局的指导下,石油师结合石油工业建设和部队的实际,经反复研究确定了分工方案。“石油师”整编成三个团,一团去延安枣园学习钻井技术,二团赴玉门学习基建工程,三团在汉中就地训练汽车驾驶。
石油开采不仅艰苦,而且是门技术活儿。这成为石油师上马遇到的首要困难。刚刚转战油田的石油师人,都要让自己迅速掌握技术进入角色。可是部队里大多都是小学或者没有文化水平的战士,很多人扁担倒了也认不出个“一”字,以前在部队里统计完枪支弹药,也只能口头报告。现在,面对“X、Y、Z”,水的化学符号“H2O”等众多的新知识,拿惯了枪把子的士兵们很难一下子进入状态。
“我们钻井队不要共产党员,不要石油师的人。”当时的井队长张永吉对秦文彩表示。但是不久之后,张永吉就开始为这句话追悔莫及。
为解决文化低底子差的问题,石油工程第一师发布了第一号命令,就是向文化进军,学习文化的运动轰轰列列的展开。
“在玉门油田的时候,学习劲头很高涨。白天上班跟基层师傅学技术,晚上拿一两个馒头就去夜校学习文化知识,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象打仗一样。”秦文彩回忆道。
像这样把学习当做攻坚战来打的,不止秦文彩一个。当时的军营里,俨然成为一所大学校,营房变成了大课堂,到处都是标语口号,满耳都是琅琅书声,地上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无论是当官的、当兵的,年长的,年轻的,都变成了孜孜不倦的小学生。无论是钻工、泥浆工、架子工、地质技术员、测井工程师、柴油机司机、修理工等,都是石油师人虚心请教学习的对象。“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学不会的东西。”这是在当时恶劣的学习环境下,人们心中最朴实却又最坚定的信念。
为帮助无文化基础的战友快速掌握技术,石油师人发明了一本小册子——《钻井工艺流程图》,将整个钻井装备、工艺流程用图表表现出来,让大家看图识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学习技术的新一轮高潮。很快,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石油师人涌现出众多的技术标兵和能手。
随着交流接触的加深,很多老石油工人被石油师战士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品格深深触动。张永吉也改变了最初的想法,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团钻,二团炼,三团开着汽车转。”与一团二团相比,在汉中就地训练汽车驾驶的三团也毫不逊色。当时汽车还很稀罕,是被人们仰视的神奇的庞然大物。土生土长的战士要驾驶它,是件困难而又令人神往的事情。那时的教练车太少,平均每台车竟配上30多名学员。学员们特别珍惜这点有限的时间,不能上车就模拟练习,睡梦中还在练加减挡。在这样的刻苦训练下,全团参加培训的1285名同志,有1226名一次考取了驾驶执照——这一优异成绩,是学员们在只有26个小时情况下取得的。
“这些扛枪的人几乎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方向盘,到底是石油师,真了不起!” 很多人为石油师竖起了大拇指。

不穿军装的野战军

寻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风霜万里,颠沛流离,披荆斩棘,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在平原生活的人,不适应高原气候,呼吸都困难。当时物质匮乏,营养不良的人比比皆是,仅川中矿务局患水肿的病者达2482人,我也不例外。” 秦文彩回忆说,“这些恶劣环境对于历尽生死的中国军人而言都不是难题,我们虽然脱下军装,但是在心里依然是个军人。”
“我们是脱下军装的解放军,不怕死,更不怕苦。”这或许是所有石油师人永不更改的信仰。在那个艰苦岁月里,他们把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好做法带到了石油企业中,在石油战线形成了一支不穿军装的石油野战大军。
1960年3月,一场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1952年奔赴祖国各方的石油师人,在大庆重新集结。中央军委派遣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的3万转业官兵也加入到会战的行列。
“这场举全国之力举行的会战,刚开始就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陈烈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60年6月到9月,大庆地区一直淫雨连绵,并连降暴雨,油田建设的一些工地和井场上,遍地积水,处处泥泞,沼泽地上更是一片汪洋。车辆寸步难行,用以保驾的拖拉机也常常深陷泥潭。道路不通,装载沉重的钢管、井架、钢板、水泥、粮食的卡车成百的陷在泥潭里。生产物资运送不到野外井场、采油厂、工地,整个生产和施工面临着瘫痪的危机。石油师人不退缩不畏难,自制“汽车防滑铁链”,人不下班,车不熄灯,日夜突击,用7天时间抢运了3000多吨物资,送到了荒原深处的40多个井场、工地,保证了前线的急需。
屋漏偏逢连夜雨。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将本已艰苦的环境推向更加窘迫的境地。粮食定量下调,肉食、副食品几乎没有供应。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有4600多人得了浮肿病,其中不少人是领导干部。职工体力严重透支,有的副司钻拉不动锚头,钻工抡不动大钳,抬不起吊卡,许多人在岗位上昏倒。夜晚,人们饿得睡不着觉,只能靠挖野菜充饥。有人甚至舔着牙膏、喝药酒压制胃酸……有近万名石油职工实在抗不住了,偷偷跑回家乡或请长假。
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石油师没有一个人当逃兵。石油战线上被盛赞为“永不锩刃的尖刀”的1202钻井队就是由原57师师直警通连的一个排为主干组建的。1961年11月 29日,1202钻井队以9个月零15天钻井28口,总进尺31746米,超过了苏联“功勋钻井队”的钻进纪录,跨上了新的高峰。大庆会战3年中,1202钻井队与铁人“王进喜”所在的1205钻井队齐名,成为石油战线上至今都令人难以忘却的优秀尖兵。
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石油师人与其他石油职工一道,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发了油田。到1964年初,大庆已建成原油生产能力500万吨规模,从1960年初开始已累计生产原油1500万吨,累计财政上缴11.6亿元,为国家同期投资的149%。同年,我国石油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尔后,石油人的会战相继热火朝天的展开,即使“文革”期间都未停歇。石油师指战员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参加了迄今为止我国所有油田的开发会战,在各个油田勇挑大梁。当时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副部长张文彬、陈烈民、秦文彩、李敬等都是石油师人。而在石油师精神基础上传承发扬而来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由会战洒向四面八方。在石油师人和广大职工的携手努力之下,1978年,我国石油产量突破一亿大关,光荣跨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
“驰骋疆场攻关夺险推翻三座大山打先锋,转业石油覆地翻天建设四化强国创基业”。这副挂在原石油师政委张文彬家里的对联,正是对所有石油师官兵的极高评价。1996年,石油师建立时年纪最小的战士(1952年时仅14岁)也光荣退休了,石油师的指战员全部离开了工作岗位。但石油师60年走过的风雨岁月依然清晰,60年积淀的精神依然在一代代人中不断流动。正如克拉玛依戈壁滩上百里油田成千上万的抽油机那样,日日夜夜永不疲倦地轰鸣着,仿佛在诉说着峥嵘岁月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被代代传承的石油师军魂。


(责任编辑 玉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7 04:13 , Processed in 0.01847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