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全面评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续二)

2012-12-20 07:4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874| 评论: 0|原作者: 靳草|来自: 红旗网

摘要: 三、 怎样认识和评价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的某些发展和变化?    二十多年来,邓小平一伙依仗其所掌握的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步赫鲁晓夫后尘,集新老修正主义之大成,集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阴谋手段之大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三十年辉煌成就一方面利用、挥霍,一方面造谣、污蔑。他歪曲、混淆、否定、背叛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一系列理论,登峰造 ...
三、                       怎样认识和评价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的某些发展和变化?   
二十多年来,邓小平一伙依仗其所掌握的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步赫鲁晓夫后尘,集新老修正主义之大成,集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阴谋手段之大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三十年辉煌成就一方面利用、挥霍,一方面造谣、污蔑。他歪曲、混淆、否定、背叛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一系列理论,登峰造极的疯狂的推行唯生产力论,以此作为他的掩盖真实目的、欺骗人民群众的旗帜,完成他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从而摧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设计”。   
生产力,亦即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日益先进、增多的物质文明的能力,是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不断为每一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领域发生的革命性进步也必然会促进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忽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就会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阻碍和危害。旧中国以及近代、当代的资本主义世界落后、腐朽、反动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此,一旦推垮粉碎了这些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曾经创造了令资本主义国家望其项背的飞速发展。新中国和前苏联的辉煌成就就是这样取得的。如果陷入了唯生产力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还没有解决、还激烈存在的情况下,就会丧失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成果,就会出现倒退,就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就会重新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束缚和桎梏。前苏联自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上台复辟后,经过近四十年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蚕食、腐蚀、销蚀过程而造成最后一朝复亡、崩溃、瓦解,苏联的社会生产力也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逐步衰退的过程。一开始赫鲁晓大大力释放斯大林时期积蓄的潜力,还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紧接着就陷入了长期的停滞不前、最后完全崩溃全面倒退,从一个在全世界与资本主义抗衡较量几乎势均力敌并且一度占过上风头的超级大国,堕落为帝国主义阵营的小伙伴。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主要旗帜之一就是“唯生产力论”。   
还有比这更鲜活的例证吗?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对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坚决的斗争,也曾突出批判了赫鲁晓夫的唯生产力论,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批判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本人也曾亲自参加了这个斗争。然而,就象他在参加革命后的其他年代一样,并没有在这场斗争中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世界观,从而把立场站到无  产阶级和人民一方面来,他又当了一回·跟着走一跟着打·的混混子: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批判,他也立下了*永不翻案·的誓言,但是,由于立场和利益的驱使,一旦大权到手,立即自行其是,以百倍的疯狂,重新打起·唯生产力论·的旗号,以改革开放的名义推行资本主义复辟。在他的政策已经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严重损害和后果,在苏联一朝复亡的残酷现实面前,他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集团以及他所选定的接班人,依然故我,毫不醒悟,盲人瞎马地把十三亿人民的中国巨轮引向那曾使前苏联复亡的礁滩。   
整整一代人时间跨度的24年过去了,邓小平精心设计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又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工人农民们就用他们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这种变化:“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各国反动统治阶级则是在对新中国谩骂封杀堵截了整整三十年、失败连连、一筹莫展时,突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发现: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搞起了以资本主义为榜样的改革开放,令他们欣喜若狂,狂吹劲夸,什么“中国龙腾飞了”、什么“中国睡狮醒了”等等:中国的宣传工具则是把这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说成是“获得了真正发展”,邓小平“使中国获得了发展”,而且是“高速发展”,有些方面无法掩盖改革开放前的成就而不得不提一句的时候,则还要再加上一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所谓发展变化罢。   
由于政府宣传工具把物价上涨了几十倍因而扩张了的国民生产总值连上涨指数也不扣除就当成了“发展”政绩,做数字游戏,统计数字做假也很严重,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完全不能反映国家经济的变化,因此本文中尽量采用实物产量的统计。   
(一)关于农业所谓发展变化     
    从表9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八年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5%,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二年间增加了13147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1.6%。改革开放前的粮食增长幅度显然大大高于改革开放以后。   
每一粒粮食的生产都是“水、土、肥、种、密、保、管、工”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前所述,建国后三十年,几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完全的肩挑臂拉手提起家,修了8 4 0 0 0座大、中、小型水库,  l 7万公里沟河堤坝,  1万公里江堤,打了2 l0万眼机井,修梯田、平土地,新增灌溉面积3亿亩,极大的控制了旱涝灾害的影响,初步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化肥使用量从无到有,至l 9 7 9年已经超过1 0 0 0万吨:各种粮油作物已实现了良种化;机械化、电气化的初步实现大大改善了耕作条件:其他如改良土壤,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收获、保管等条件也都已大大改善。难道这些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对粮食增产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吗?   
研究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的变化,就会发现,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还是前三十年建设的。灌溉面积和灌溉动力也基本上没有显著增加。以农用灌溉动力为例,建国后三十年由12.8万马力增加到7122.1万马力,增加了556倍,而改革开放十年后的1989年为7828.1万马力,十年间只增加了28.5%(以后年份统计资料缺)。农业机械拥有量在1985年大中型拖拉机达到85.7万台、1990年小型拖拉机达到698万台以后,即开始出现下降,2001年全国仅生产拖拉机3.8万台。   
改革开放以后对粮食增产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化肥。自1979年后,农业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一直逐年大幅度增长,二十余年里增长约三倍以上。这主要是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的一批大型化肥生产设备相继陆续投产,以及大量进口的结果。在水、土、种、密、保等条件具备以后,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成正比,但这是有限度的,即在基础条件的增产潜力释放完以后,增加再多的化肥施用量也没有增产效果,反而对土壤有害。因此,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的十多年里,中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了徘徊,一直在45000万吨左右。   
至于属于农产品的油料、棉花、肉类总产量,在改革开放后的大幅度增长(分别为3.5倍、1.4倍、5.0倍)则完全是粮食产量的增长效应。因为粮食产量特别是单产大幅度提高以后,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就会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寻求更多的经济价值。油料、棉花、肉类以及水果等当然是他们投资少、见效快的选择项目。这些农产品生产的增长是粮食产量增长的结果,当然也是毛泽东时代建立和积累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后最初的七年间(1980年至1986年),粮食产量增长5898万吨,平均每年增长843万吨。邓小平许多次以此吹嘘农村改革政策即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所谓成功,中国的媒体则千万遍的宣传邓小平的政策怎样使农民富了起来,好象邓小平成了中国农民的“大救星”似的。实际上,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3年开始至1979年的七年间,粮食总产量就增加了9165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309万吨,比分田到 户后最初的那七年的增长幅度高56%之多。但邓小平就是一字也不敢提,因为人们一旦知道这个事实就会明白,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邓小平只是说他的分田到户“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那么,旧中国时代的地主、富农、中农是土地的主要所有者,他们连做梦也想多打粮食,为什么做不到呢?“只有个人利益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欺骗理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早已把它打的粉碎。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工人阶级三年拿下大油田、亿万农民在二十多年里完成的举世无双的中国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个人利益驱使的积极性吗?现已有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一篇文章中说明,所谓“分田到户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就按邓小平常常作为“发展停滞缓慢”阶段的开始年份1 9 5 7年来说罢,如果在这一年重新分田到户,每人一亩多地,就凭当时的生产条件,能获得现在这样的单产和总产吗?这不是缺乏基本的农村、农业知识的问题,而是一种居心叵测的贪天之功为已有的骗术:把人家的成就说成是自己的,再把人家说成是一钱不值,甚至“浩劫灾难”。   
同样都是七年的时间段,把1973年至1979年增长9165万吨说成是“缓慢停滞”,把1980年至1986年长5898万吨说成是“快速发展”,邓小平和他的那些吹鼓手们依据的是一种什么比较理论和方法呢?这是一种什么嘴脸呢?这个事实正好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中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发展后,就开始显示出快速大发展的气势,而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初期的某些发展,不过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惯性而己。其他一些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某些发展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这与前苏联赫鲁晓大修正主义集团上台以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仍有一定发展速度是类似的。这是历  史上的一种“遗产效应”。但是,由于上层建筑领域里倒退变化的破坏作用,这种发展只能呈逐渐衰微弱化之势。   
新中国农业的发展成就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是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十年自力更生、艰苦卓绝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硕果。在毛泽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城乡差别、工农差别逐渐缩小,农业获得了大发展。因此,把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归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就象一棵果树经过辛苦的栽培,就要结果了,或者已经结果了,换了主人,这位新主人就说能吃到果子全是他的功劳,这不是弥天大谎吗?邓小平贪天之功为已有,吹嘘成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上制造的一个政治大骗局!   
然而,骗局是不能长久的。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行业剥削行业、沿海剥削内地、城市剥削农村、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政策下,对农村榨取多多、投入少少,由于农村资本主义复辟造成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生产力的破坏,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也发生严重破坏,即农民所称的“水利老化、农机锈化、土地薄化、种子退化”等一系列变化。虽然毛泽东时代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三十年肩扛手抬挑灯夜战用血汗建立和积累的已经相当雄厚的基础条件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使得中国农村暂时不会回到旧中国的一穷二白的地步,但农村、农业、农民面临着破产的威胁,这就是目前国内外媒体已经无法掩盖的日趋严峻的”三农危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作出一些发展的表面现象的秘诀,就在于中国有一个在毛泽东时代蓄积了巨大遗产和潜力的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可供榨取和剥夺。中国的农业现在每年为全社会提供4亿多吨粮食,6300多万吨肉类,2800多万吨食用油料,4300多万吨水产品,每年还为其他行业提供大约1.5亿廉价劳动力,包下了几乎全部脏苦累毒差的活计,苦苦地支撑了十三亿中国社会的运转。然而统治者和新资本家们怎样对待农民的呢?各种名堂的摊派、集资、提留、吃、拿、卡、要,象一把又一把的刀子架在农民的脖子上:坑农害农,层出不穷:大批假冒伪劣商品销往农村:把环境污染的祸水引向农村;合作医疗垮掉了,“穷愈病,病愈穷”的恶魔又缠在了农民身上;《九年义务教育法》被政府带头违犯了,农民孩子上学又变得极为困难,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城市 的十六分之一;县、乡、村财政普遍陷入困境危机,有资料显示,这三级财政债务有8000亿之巨,农村基层干部和教师的工资长时间大面积的拖欠。喊了十多年的“减轻农民负担”,就象喊了二十多年的“反腐败”一样,使数亿农民陷入了日益严重的贫困化,陷入了无力自拔的社会最底层。   
(二) 关于在工业与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变化   
从表九可以看出,所列出的8项工业交通指标在改革开放后22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全部低于改革开放前的28年,平均低58%。分别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血液”、“大动脉”、“小动脉”的煤炭、石油、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在改革开放后的23年中分别增长了75%、55%、19%、38%,平均年增长率分别是2.6%、  2.0%、0.9%、1.7%:而毛泽东时代28年间这四项指标分别增长了8.62倍、240.25倍、1.12倍、6.03倍,平均年增长率分别是8.7%、22.5%、2.9%、7.8%,两个时代四项指标平均增长倍数是137倍之差,平均年增长率是5.8倍之差,差距十分巨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占我国能源供应量80%的煤炭的产量建国后三十·年达到6.35亿吨,为了生产这些煤炭,建设的中等城市就有30多座。改革开放以后增加的约6亿吨是按照所谓“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有水快流”的政策,主要由个体私营性质的中小型煤炭企业生产的,这些中小型煤矿在地质勘探、机械电力、采掘等方面不得不依托国营大型煤矿,因此是建国后煤炭行业积蓄的潜力的释放。国家在改革开放前每年对大型国营煤矿投资170多亿人民币,改革开放后逐渐减少,至目前已完全断绝,因此煤炭工业是完全吃毛泽东时代的老本。石油工业也是这样。改革开放后23年增加55%的产量完全是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开发的油田增产的。已开发数年的塔里木油田至今未传捷报。南海周边国家二十多年来己形成1800万吨的生产能力,有些国家已由石油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而我们国家却没有在南海油田生产出一桶石油。我国的铁路建设在建国后的三十年间,建设了营运里程近30000公里的100多条干支线,形成了全国运输大动脉的框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建设了不到10000公里。在九十年代中期,京九铁路建成前基本上是改造为主,而京九铁路的相当一部分工程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完成了。改革开放后不仅在铁路建设速度方面,在工程的艰难程度上也是根本不能与建国后三十年相比的。象成昆线,隧道与桥梁占到全程的三分之一,而且那时的施工机械化水平很低,远不能与现在相比。公路建设的情况也与铁路相类似。   
总之,在发展经济的最基础的基本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后一直在吃毛泽东时代遗产的老本,从经济价值上来说,改革开放后,仅煤炭、石油、铁路、公路四个系统的遗产,每年就提供大约上万亿元人民币的效益。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是潜力释放型的,搞了一些基本建设,由于受腐败的影响,也是少慢差费,建设的规模、速度、质量、效益根本无法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国家的投资成了“唐僧肉”,肥了官员包工头。例如三峡工程,耗资2500亿人民币,已超过原来预算数倍,工程质量还要清外国人监理。青藏铁路,二十多年前就己修到格尔木了,拖到现在才重新上马。风靡全国的回扣之风就是发端于工程建设部门,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高速公路据说每公里造价仅7000万人民币,实际结算都超过一个亿。又据揭露,一九七八年后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约在4000多亿(与之相比,此前二十多年只有1.5亿)。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就这样被少数人装进了腰包、打了水漂。   
在改革开放后22年间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工业产品有这样几种:钢铁4.4倍、电力5.2倍、水泥8.7倍、纯碱6.1倍、硫酸3.9倍、汽车12.5倍、化纤25,4倍,但是它们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然大大低于改革开放前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些产品都是属于中下游产业的产品,如钢铁,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就己具备建造大型钢铁厂的能力并且极大地发展和改善了增加钢铁产量必需的运输、采矿、煤炭、电力条件;实际上我国的钢铁产量主要还是靠的在改革开放前已经建立的十多个钢铁基地,即使像宝钢这样在改革开放后的钢铁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钢铁企业也还是在改革开放前就决定并开始建设的。其他几种产品也与钢铁生产相类似。至于家用电器类的如彩电、空调器、冰箱、电话等被当成改革开放成就宣传了许多年的属于下游产品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也几乎全是在牺牲了国防工业发展的代价下,由军工企业转产的。这些中下游工业产品,以及家电产品,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中占的分量与能源交通相比差别极大。   
建国后三十年,我国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现代先进水平的工业交通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王进喜、孟泰这样一大批工人阶级先进代表人物的带领苦干下,数千万工人阶级花费了无数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从一穷二白、赤手空拳起家,用锤子、铁镐,一下一下敲出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先是·放权搞活、承包经营*,接下来是不断扩大的亏损、三角债,不仅没有搞活,反而一个个被改得半死不活,有的甚至很快就给搞死了:但他们根本不去总结“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教训,闭上眼睛一个劲的喊“深化改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扭亏增盈解三角债,结果是资不抵债、每况愈下;最后为了掩盖这改革开放的败绩,就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为名义,破产倒闭,卖光送光。现在,县以下企业、中小企业几乎已经全部私有化;大型、特大型企业有的也已经破产,还有点油水的也被一个个特权利益集团所把持控制。在国内统治者的招引下,国外垄断资本正在大举进入,有一定技术水平、可以为外国资本赚钱的企业已经被一个又一个的合资利用,经济殖民化正在随着私有化的基本完成而大规模展开,整个中国正在成为危机重重的国际资本主义的“最后的晚餐”。广大工人阶级已经沦为国内外新老资产阶级的雇佣者,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人公,重新变为一无所有的日益绝对贫困化的无产阶级,等待着他们的是失业破产、重新被甩到死亡线上挣扎的命运。   
(三)在地区发展方面的所谓变化    
邓小平设计改革开放又一个“杰作”,就是不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部分“幸运地区”就是沿海地区。为此,划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包括新造了一个深圳特区。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些划定的沿海地区,还真象魔术般变化起来,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绚丽耀目的商市,车流如水,灯红酒绿,欢歌宴舞,好一派繁华景象。不仅在沿海地带,就是在中西部地区,如最近有外国人惊叹处在西部待开发地带的城市如成都、重庆之繁华丝毫不亚于沿海都市。这就是邓小平们得以炫耀的“发展”,某些外国人赞不绝口的“腾飞”。   
沿海和城市地区的所谓发展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效仿模式的畸形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资本榨取劳动剩余价值的需要,为了维护统治制度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家、官僚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所谓“白领阶层”奢侈享受、作威作福的需要。对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工人、农民和底层知识分子的发展需要、对于全社会和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放在从属的次要的甚至不予考虑的位置。这些所谓发展,做的更多的是表面文章,是对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它所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就是对于富裕权贵阶层也是有很大危害的。   
沿海地区的这些所谓发展,离不开各种必需的资源,如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建筑材料,以及技术、资金等。这些资源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国家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建国后三十年,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并具有相当先进水平的基本建设、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积蓄了极大的潜力。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利用国家给予的所谓“优惠政策”狂吸中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潜力,就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所谓“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象。就拿深圳刚设特区时来说罢,全国每个省、市,中央各部委,以至地、市一级甚至县级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都派出所谓能人拿着大把的钱到深圳,名义上是开设“改革开放的窗口”,实际上是各种名堂的淘金。最后,这些投入的资源有多少是为国家和本单位谋得了发展和利益呢?这大概成了无法说得清的一大笔黑帐。各个享有特殊政策的开放城市都有与此类似的情况。   
沿海地区所谓发展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走私。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沿海地区走私活动就开始泛滥起来。这种疯狂掠夺国家内陆地区资财的行为象其他腐败行为一样,虽然从来就被认定为犯罪活动,但也一直象腐败一样受到更多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保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媒体早就有揭露,各大商场销售的彩电99%都是走私进来的,各级党政不知道吗?近年暴露的厦门、湛江特大走私案动辄数百亿人民币,决不是孤立的,决不是短时间发展起来的,只是到了无法掩盖的地步或是触动了己形成的某些权势集团的利益,才受到了查处。二十多年来的沿海走私到底榨取了国家和人民多少资财,这又是一笔说不清的黑帐。   
沿海地区的某些发展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极为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例如源源不绝的农村劳动力,工资又低,又有一定文化水平,真是价廉物美,使赚足了剩余价值的中外资本家们喜不自禁。在城市常年打工人数一般占这些城市常驻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以上,从事城市里最苦最累最有害而工资又最低廉的工作,正是这支新生的无产者劳动大车支撑着沿海地区的发展。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小城市虽然没有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就象重庆、成都等城市一样,它们获取各种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权力资本”。这样,驻在地权力机关越大获取这些资源的优势就越大,就越能在城市地区做些所谓发展的表面文章。   
沿海和城市地区得到国外资本的投资,也是取得某些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决不是主要原因。这类投资是以获取最高利润的回报为唯一目的的。这些投资对当地的主要回报是税收,而且还有一个时期是免税的。但这些外国资本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环境污染以及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综合起来看,很难说这些外国资本带来的利大于弊。   
总之,沿海和城市地区的所谓发展,最主要是得益于毛泽东时代的遗产、大肆攫取周边和内陆地区的各种资源,而外来资本只是起一种点化作用,即发展资本主义和腐败的示范作用。这些“先富起来”的地区的豪华和奢侈,是属于“先富起来”的少数权力与资本新贵们,是这些新贵们攫取挥霍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的淘金地和销金窟。邓小平设计的这些“窗口.”成了一个个流淌国家资源和人民血汗、腐败共产党和社会肌体的疮口,成了疯狂吸吮内地国家各种资源的奶头,成了大批企事业单位亏损、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先富起来的地区”和“先富起来的人”无论怎样超级的豪华也丝毫掩盖不住两极分化的残酷现实,丝毫掩盖不住这些魔术般聚集的财富来自被榨取的地区和被榨取的人。就在豪华的成都和重庆等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的地方的农村就是一片贫穷破败景象。广大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打工者生存危机就是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的直接恶果。就随着这眼花缭乱的发展,本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切,又悄悄地落到吸血鬼的手中。   
(四)关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变化     
如本文在“旧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中介绍的,虽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曾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突出贡献,但在旧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却是一片凋零、破落景象,五亿人大国的高等教育每年只培养5800名毕业生,人民群众中90%是文盲,几乎没有任何象样的科研机构或专业部门,有志于科学技术事业的人只好飘零到海外谋生。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年中,科学技术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请看一下在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一九五六年造出喷气式战斗机,一九五八年造出了万吨远洋轮船,一九五九年研制成功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电子计算机,一九六一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激光器,一九六二年造出了一万二千吨水压机,一九六四年成功爆炸原子弹,一九六五年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一九六七年成功爆炸氢弹,一九七零年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一九七五年成功实现人造卫星发射返回,等等。在这三十年间完成或基本完成的其他有代表性的成就还有:大批大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成套设备,如三千万吨大型露天矿、二百五十万吨炼油设备、五十万伏高压输变电、三十万吨合成氨、二十四万吨尿素、二百吨级电渣熔炼炉、六千马力内燃机车、三十万千瓦发电机组,以及核潜艇、洲际导弹、与当时最先进的波音707技术水平相当的大型喷气运输机“运十”、杂交水稻、在世界上最先合成转移核糖核酸、80万倍电子显微镜和在基础科学领域里以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尖端成果,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奋斗,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00到300来年的发展历程,在主要领域达到了仅三、五个最发达国家能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这铁的事实证明了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方针路线,与在其他领域里一样,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待新中国三十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对待其他领域的成就一样:一方面利用、挥霍,一方面抹杀、掩盖。他在一些场合不得不勉勉强强承认“两弹一星”这样的成就,但在另一些场合则难以掩盖对这些成就的仇恨。例如,他对我国自己制造的万吨轮船远洋航行成功说什么:“才一万吨的船,吹什么牛!一九二零年我到法国去留学,坐的就是五万吨的外国邮船。”难道为新中国比外国的水平还低一些的成就自豪就是吹牛吗?新中国在那个时候别说造出了万吨轮,就是造出了五千吨级轮船也是值得自豪的,因为那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白手起家干出来的!正是在邓小平看不顺眼的造船行业,在批判了他和刘少奇一伙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爬行哲学后,成为我国各行业中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行业之一,正是靠着这个遗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很快进入世界造船三强之一。也是在这同一次讲话中,他又说:“现在我们开放了,十万吨、二十万吨的船也可以造出来了。”如果不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76年8月我国就造出了五万吨级的轮船,难道只是到了他一搞改革开放,十万吨、二十万吨的船就可以造出来了吗?毛泽东时代在造船工业方面积累的遗产在改革开放后释放的同时,也受到严重破坏,眼下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陷入困境之中。联系到邓小平把新中国的农业成就全归功于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系列作为,人们可以看出,这位把“实事求是”喊得震天响的总设计师,是没有丝毫一点实事求是精神的,他所有的只是魔术师变戏法的本领。他才是把别人的东西吹成自己的、把倒退吹成前进的吹牛大师!   
邓小平为了笼络一部分知识分子,利用人们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愿望,在科学技术领域做了很多“设计”:把毛泽东时代污蔑成“发展停滞缓慢”,把改革开放描绘成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首先把整个知识分子队伍封为“王人阶级一部分”,接着又把科学技术封为“第一生产力”,一些吹鼓手就大喊大叫“科学的春天到了!”果真如此吗?那么,让我们看一看改革开?藕蠖嗄甑南质蛋铡?/SPAN>   
一开始,这“科学的春天”就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地姗姗来迟,一直到改革开放八年后的一九八六年,才在邓小平亲自支持下搞了个《863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一些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自一九八七年三月开始组织实施。如前所述,在改革开放前,这七大领域内的主要项目,我国就已经接近或达到、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了。如果说建国后三十年的毛泽东时代从一穷二白起家发展到前面已经介绍的那样的水平,邓小平还很不满意,他搞改革开放了,无沦如何,发展速度至少也应该比那个时代快一点点才能自圆其口。如果发展速度真的比改革开放前快,那么在这七大领域应该是很快的全面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四年了,《863计划》也有十六年了,不要说全面了,哪一个领域获得了“突破”而达到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或是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至今没有听到捷报。原来,这个《863计划》根本就没敢使用赶超的字眼,而是用的“跟踪”,那么,这个“跟踪”就不仅没有赶超的必要,而且也没有距离的远近了。邓小平能斗胆使出浑身解数彻底否定毛泽东时代,但就没有勇气和能力完全靠自己的真本事做出一两件漂亮事在历史上让人称道。赫鲁晓大修正主义集团依靠斯大林时代的遗产还能在上台后的初期在航天航空、导弹核武器等高科技领域继续取得一些实际发展,而邓小平一伙连赫鲁晓夫也不如,在他的《863计划》是一个谜。本来,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核武器等航天技术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发展速度不仅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比美国还快的前苏联,现在,这种发展速度何在呢?即使哪一天终于把载人飞船弄上了天,那还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高速度吗?那还是人民的成就和自豪吗?那不过是统治者利用毛泽东时代的遗产变卖的小资本和把败绩当成绩,继续欺骗、蒙混人民的障眼法罢了。   
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改革开放前,我国就已经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还超过了,二十多年过去了,跨国垄断公司的电子计算机及元器件产品充斥了我国市场,而我国的生产部门只不过是充当了它们的组装车间而已。就连二十多年前大大落后于我国的印度,现在这方面也已大大超过我国了。   
现代工业的装备产业——精密机床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支柱的支柱。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家一直把机床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基本奠定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基础,机床行业对机械工业的需要满足率达到80%以上,高精密度机床在制造工艺和品种方面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两弹一星、二汽等一系列超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在改革开放后,这个行业也和能源、农业、国防等基础产业一样,成为吃老本的行业之一,相当长时期不受重视,扶持投入大大下降,拉大了和国际水平的差距,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系统70—90%的市场被国际垄断资本占领和控制。   
在生物科技方面,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就以世界领先的地位实现了胰岛素、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和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生物科技领域能在世界上数得着的成就还是这几样。现在,这些领先的地位已经不存在了。近几年参加国际上人类基因1%的破译,作为在二十年前就已掌握领先世界的基因合成技术,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完成这点工作量的人类基因破译,就象已经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二十年后又再发射回收几次无人飞船一样,是成绩还是败绩呢?在生物科技领域中最重要的制药行业,国外资本已经在我国取得完全的垄断地位。就是在我国得天独厚的中药制药行业的优势也正在大幅度丧失之中,  目前在世界上100亿美元的中药销售额中,我国仅占3%。   
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在建国后三十年中,由于国家生存形势的需要,是我国的先导核心行业。国家在国防科学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获得了极其巨大的发展,也蓄积了最大的能量和潜力。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就试验成功原子弹、氢弹及其运载火箭,但据《参考消息》多次报道,我国目前只有20枚导弹核武器。这虽然无从考证,但从邓小平早就宣称的“我国的核武器只是象征性的”可以得到印证。我国七十年代就已经研制成功核潜艇、驱逐舰、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现在却要依靠大量进口,还达不到目前台海的军事均势。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怎么可能依靠进口武器建立和维持军事优势呢?邓小平多次讲要军队“顾全经济建设的大局”,要军队“忍耐”,并且竟然不惜让军队去经商发财,经受腐败的洗礼。几乎所有的军工及科研部门都“军转民”了,厂停人散,以至于有的破了产,连工资都发不出。  如此一来,国防科技怎么可能有什么发展呢?二十年前,我国的空军就是当时世界三强之一,而现在只靠着进口的上百架战机维持着空防。实际上,国防科技行业是我国受到最大破坏和损害的行业。人们痛心地用“自废武功”、“自毁长城”来比喻这种行为。邓小平根本就不想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斗,对付老百姓有坦克和机枪就足够了。他把过去国家对军队的巨额投资转移用于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有什么心思去发展国防科技呢?向外国买了几件新武器,与其说增加军事实力,还不如说是为了抚平军队内部的不满。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队伍受到极大的损害。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执行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几十年的锻炼,建立了一支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拥有了门类比较齐全配套的科学技术体系和机构,具备了很强的科学技术攻关能力。但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部门,把同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造的旧学术权威扶起来,又培养一批只专不红甚至既不红也不专,只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为能事的新学术权威,让这些人把持了科研部门,把科学的殿堂变成了名利场、腐败窝。对科技人员赎买、收买,排斥又红又专的科技人员。正直之士无法施展才华,投机之徒左右逢源,营私舞弊,以至科研部门的事业费普遍成了人头费,各种不正之风、学术腐败加剧,内耗严重,何来科研攻关?结果,象《运十》总设计师马凤山那样的杰出科学家郁闷而死;有的无可奈何的退休:有的就只好到海外谋生。据媒体多次报道,改革开放后,全国派出留学人员30多万,有三分之二不归。这仅仅是指公派的。实际上,以各种理由、各种名义、各种方式出国的科技人员数目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有很多著名科学家培养的研究生几乎全部出国了。甚至于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失,已经大量发生在有发展潜力的中学生身上。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教育体系,成了为帝国主义和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国的教育和科技队伍陷入这种状态之中,还谈得上什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科学技术事业是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如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尖端科学与一般科学,高新技术与普通技术,等。决定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是基础科学、尖端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以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尖端科学与一般科学、高新技术与普通技术的协调、平衡、相互转化能力。毛泽东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的二三十年,我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高新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在理论数学、高能物理、结构化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高水平的成果。   
正是这些成果才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的地位。但在基础科学这类领域,常常不能迅速、  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与社会成果,它需要国家的支持扶助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后,为了尽快的变幻出让人们相信支持他的政策的“发展成果”,竭泽而渔式地转化、释放毛泽东时代积蓄的能量和潜力。在应用科学、一般普及性科学的中下游领域大做表面文章,鼓动一些科技人员下海、创收、捞钱,虽然使得一些人盲目、幼稚的相信了他,但造成的科研部门的腐败、贫困和内耗却使我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在科技领域不敢再提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降低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几年又大喊所谓“发展创新能力”。但是,没有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没有了共同追求的理想和向心力、凝聚力,在一个腐化堕落的环境里,就算是增加了一点投入,按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万能的信条,就能把一个大国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发展起来吗?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理由之一是要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他无视我国建国后受到先是美帝、后又有苏修以及追随它们的其他国家二十多年封杀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粉碎这种封杀打开外交局面的成就,煽动攻击毛泽东时代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他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但在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毛泽东时代自力更生的法宝?自力更生和学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关系怎样限定和处理?外国资本家会卖给我们什么样的技术?我们怎样既学习、引进而又不会受到外国的利用和牵制?等等,这些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也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他要么放几句空枪,要么根本不予理会。二十多年了,引进合资成了提高科技水平的代名词,自力更生从口号到精神再到具体行动都已经销声匿迹,从花钱买技术到市场换技术,最后买来换来了什么样的技术呢?结果是,我国在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高科技战略产业,一个又一个地被外国垄断资本或全部或大部或部分挤垮、挤占。  《863计划》“跟踪”十六年世界先进水平的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科研部门和队伍发生的腐败、内耗与人才流失,使得基础科学和尖端科学的攻关创新能力日益衰落,以先进技术为主导的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产业,日趋陷入困境并逐渐被国外资本所控制。举一个普通例子:我国一九五八年就能设计轿车,四十多年后,技术实力不知发展了多少倍,二汽的神龙二厢改三厢竟花了5亿法郎请法国人设计。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曾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立了强大的科技体系、经济体系的中国,二十多年来,重又拜倒在曾被斗得不得不上门求和的帝国主义的脚下,而成为它们的玩物、附庸。邓小平的所谓通过开放发展科学技术,不过是一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赊本买卖。当然,也有赚的,首先是国际上的垄断资本主义势力,其次是国内的新老资产阶级。特别是这个国内的新资产阶级,为了爬到有产阶级的地位,为了积聚自己的资本,为了自己能捞得一个硬币,就是把国家和人民的金元宝扔出去,它也是不会心痛的。   
总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和其他领域里一样,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人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邓小平亲自过问的、动了脑筋抓过的领域和行业,都是被破坏最大的:他重视的早,破坏的早,重视的多,破坏的多。农业是这样,科技也是这样,他的改革开放落实到哪里,哪里都是这样。实践的检验已经千万次证明了,资本主义早己到了落后的、腐朽的、垂死的、反动的阶段了,邓小平还要把这些破烂货拿来冒充新鲜,能不搞砸锅吗?   
(五)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恶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6 20:52 , Processed in 0.01898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