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农村基层蹲点不能走形式

2013-1-8 06:47|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521| 评论: 0|原作者: 贺雪峰|来自: 贺雪峰

摘要: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蓬勃发展的新闻,几乎每个省、市、县都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上级政府选定的示范点,都由政府投入巨资打造,几年时间,旧村换新颜,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因为政府资金有限,不可能在其他村庄复制推广,这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所以,相应的蹲点调研也成了形式。 ...
农村基层蹲点不能走形式
贺雪峰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蓬勃发展的新闻,几乎每个省、市、县都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上级政府选定的示范点,都由政府投入巨资打造,几年时间,旧村换新颜,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因为政府资金有限,不可能在其他村庄复制推广,这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所以,相应的蹲点调研也成了形式。


办示范点,首先是政府有了钱。有了钱,要用于向农村的转移支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撒胡椒面,每个村都投资一点。另外一种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将各种政府资金集中起来投资到几个示范村,可以在很短时间极大地改变村庄面貌。两种办法各有利弊,前者公平但没有显示度,看不出政府惠民政策的绩效,后者有显示度但不可复制且不公平,少数村挤占了其他农村的政府转移资源。


办示范点,来自政府政绩形象工程的需要。每个地方都要打造几个鲜靓的可供上级、外人和媒体参观的典型。示范点办在哪里?一是办在交通便利之处,这样有显示度。二是办在领导联系点,这样各部门转移来的资源,领导知道,领导对部门就有好感。


领导人联系村的制度,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过去叫做“蹲点”。省、市、县主要领导每年必须到下面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蹲点首先是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其次是解剖麻雀。人民公社时期,计划经济结构简单,社会细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个麻雀解剖好了,其他麻雀的情况也就了解了。大的决策就比较靠谱。在人民公社时期,蹲点是硬任务。即使省委书记,无论多么忙,一年也要拿出一个月左右时间到农村,到工厂蹲点搞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增加,仅仅凭借在一、两个地方的蹲点,并不能获得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地方的经验,难以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领导人必须多点多面地调查思考然后决策。结果是每个地点的调查都可能成为走马观花。过去的蹲点是不可能的了,变成一年去看一次。前呼后拥大批官员陪同,无论如何是解剖不了麻雀的。示范点变成上级出钱建工程的慈善事业。在政府投资下面,示范点的硬件有了大改善,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联系点和示范点与省市县主要领导的决策完全没有关系。联系点因此只剩下形式。


只剩下形式的联系点为什么还要有?因为过去有群众路线的传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对了解农村基本情况形成正确决策有帮助,且具有政治正确性。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很少与生产实践第一线打交道,也缺乏对农村实际生活的体验,通过联系点,可能增加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问题只在于,省、市、县的领导,是要通过农村联系点了解国情,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决策,还是将联系点搞成不可复制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若领导人热衷于后者,将有些麻烦。若是后者,中国人民就可能从中受惠。


(责任编辑 玉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15:28 , Processed in 0.01976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