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谁嫁祸了毛泽东

2013-1-17 00:4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82| 评论: 0|原作者: 甄一|来自: 毛泽东时代网

摘要: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的一天,毛泽东的警卫员马维从江西探家回到北京,他不但按毛泽东的嘱咐对家乡的情况写了调查报告,还带回一个又黑又硬的窝头交给毛泽东说:'我们家乡的农民生活还很苦,他们吃的就是这种窝头,我讲的都是实话。'
谁嫁祸了毛泽东
作者:甄一.
一.毛泽东提出总路线的初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的一天,毛泽东的警卫员马维从江西探家回到北京,他不但按毛泽东的嘱咐对家乡的情况写了调查报告,还带回一个又黑又硬的窝头交给毛泽东说:'我们家乡的农民生活还很苦,他们吃的就是这种窝头,我讲的都是实话。'
  毛泽东接过窝头看了看,不由得眼圈一下红了。然后掰开窝头往嘴里塞了一小块嚼了几下,眼泪夺眶而出。他又把窝头分给工作人员吃,说:'人民当家做主了,我们的农民不应该还吃这样的窝头。'
  那天夜里,毛泽东失眠了。嘴里不断喃喃自语:'不应该么,不应该么……'。他一边游走着一边还自语到:'要想个法子,必须想个法子,怎样才能让老百姓都吃上白馍呢?'
  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工作、走路、吃饭,连睡觉都朝思暮想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使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他无数次找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及社会界的知名人士,恳求他们多动脑筋、集思广益、多出主意。这就是毛泽东提出总路线的初衷。就连指责大跃进、总路线的邓某人也不得不这样承认。
  二.总路线的提出
  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临时召开了一次最高国务会议,目的是更广泛的争取一些人的建议。他在这次会议上激励大家讲:'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大有希望的民族。'并且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号召。
  是的,在十五年之后的一九七四年,中国的两弹一星技术及钢铁、粮食产量都超越了老牌帝国主义英、法两国。并且,周恩来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还提出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口号。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能够突飞猛进地发展到如此的程度,那是一个多么鼓舞人心、令中国人挺着胸脯走路的年代啊!
  一九五八年三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观点。
  一九五八年五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由刘少奇提议,大会一致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由此可见,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完全是为了让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让国家尽早强大起来,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支持。
  三.大跃进的由来
  大跃进是由周恩来提出部署的,毛泽东大力支持的。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以后的一天,毛泽东、周恩来在颐年堂接待罗马尼亚客人。客人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从颐年堂出来,向菊香书屋走去,他们边走边聊。
  周恩来:'主席,现在谭震林他们提出个大跃进的口号,我看这个提法很好。'
  毛泽东:'噢,大--跃--进?'
  周恩来:'是的。《人民日报》上都登了,南方有的省份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毛泽东:'嗯,这个题目好,拿来给我看看。'
  周恩来找来报纸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认真地看了一遍,点点头说:'这个提法很好。'随即拿起笔在上面作了批语:'提法很好。'
  周恩来回到住所,把这一情况告知了中宣部的陆定一、周扬。很快,大跃进这个口号便在全国喊响了。
  周恩来为了落实大跃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曾经招集谭震林、王任重等人多次座谈,拟定文件上报中央获得通过。大跃进就这样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四.人民公社的产生
  六十五岁以上的人都记得,一九五五年以前的个体户单干,农业生产对于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确实没有能力。因为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水利、电力、机械化条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于是,全国农民自发地成立了互助组。相继,很多地方由互助组又转成了合作社。
  毛泽东在这段时间里经常下到农村调查。八届五中全会后,毛泽东来到了河南省新乡地区的七里营。这里的农民个个精神焕发、干劲充足,庄稼一片大丰收的景象。这些,令所有到场人员无不感到喜悦、振奋。
  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向毛泽东说:'马克思创建了巴黎公社,这里的农民自发地成立了人民公社,是件新生事物,省委给以了肯定和支持。'
  毛泽东听后很感兴趣,频频点头说:'好么,人民公社好。'
  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用大字标题登出了'人民公社好'的报道。由摄影家侯波拍摄的毛泽东身穿白衬衣、手持草帽和带着草帽在谷田里和棉田里的照片,就是记录的这段历史。
  一九五八年八月十七日至三十日,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就这样在全国产生了。
  五、三面红旗万岁的喊出
  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以宫廷政变的手法把斯大林的接班人马林科夫赶下了台。赫鲁晓夫因斯大林在世时多次批评过他善于搞阴谋诡计、耍手腕而怀恨在心。为了报仇,便扒了斯大林的墓。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态度极为傲横。常常批评、指责这国不是,那国不听话,以救世主为是。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更是百般挑剔,尤其是不赞成中国大力发展重工制造业。当他得知我国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时,对于这些不听话的毛泽东们咆哮如雷,声称如果中国不按他的统一部署去建设,'定会让中国失败的。'
  中国的发展命运岂能容忍他人主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些民族大英雄岂能任赫鲁晓夫摆布?!当时中国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超英、越美、赶苏联的口号。显现出了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泱泱大国的气魄和胆略。
  一九五八年底,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中宣部的陆定一在大会上正式提出要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三面红旗万岁的口号。中宣部提议的文章清样摆放在主席台旁118厅的地毯上。从此,中国有了三面红旗这个名词和三面红旗万岁这个口号。会上,刘少奇、邓小平对三面红旗的提出和三面红旗万岁这个口号均极力赞成、拥护,态度比其他人更坚决。(刘少奇、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的表态均纪录在案,欢迎有兴趣的同志到有关部门查阅。)
  六.大跃进的高潮
  从大跃进的提出到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响应,周恩来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又对各地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总之,周恩来对大跃进倾注了很大心血。
  其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生产大运动,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无不热身投入,积极参于。周恩来忙于国务院工作时,刘少奇主动取代了周恩来,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全国的大跃进工作。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至今久唱不衰的河南豫剧《朝阳沟》,就是对大跃进那段火红日子的真实记载。它对那些恶意攻击大跃进、把大跃进说得一无是处,没有半点成绩的人是一段不可辩驳的证言。正象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参加修建的密云水库和十三陵水库一样,至今仍在养育着北京市的千千万万市民。这些都是当年大跃进永远不可毁灭的丰碑。
  那段日子里,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红旗飘扬、歌声嘹亮。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人们的激情异常高涨。先后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库数千座,开挖河流上万条。平整土地、提倡园田化种植管理、打井灌溉等等。
  工业方面,武钢、鞍钢、包钢、一汽一拖、大庆油田、大同煤矿等等,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型工矿企业,大部分都是那时建造的。这是任何人想诋毁也诋毁不了的事实。
  常说功夫不负有志人。大跃进给五八年带来了大丰收。
  人们一提起三年困难时期,常常象征似的说成五八年,其实不然。一九五八年的农业全面获得了大丰收。旱灾最重,农业欠收最重,生活最困难的是五九年、六零年和六一年的上半年。
  大跃进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产生了导致大跃进出现失误的严重问题,它就是当时所说的五风。.
  我们下面谈谈五风的问题。
  七.官僚瞎指挥风
 一九五二年初全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可是,有些干部并没有以此为鉴,官僚作风还大量存在。
  大跃进运动开始后,有些人把官僚作风用在了大跃进运动上,便出现了官僚瞎指挥风。
  所谓的官僚瞎指挥风,就是对大跃进中的具体问题不调查、不研究、不深入实际,凭主观想象进行指挥,对大跃进进行了误导,干了一些劳民伤财的事。如长期的让农民不分昼夜地干活,造成了农民因劳累过度而出工不出力的走形式主义。'深翻土地三尺三,让土地爷面朝天'的深翻土地运动,既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又破坏了土质结构等等。
  当时农民对官僚瞎指挥风有过这样一段带讽刺的顺口溜:
  坐着轿车搞视察,
  办公室里打电话。
  会议桌上瞎指挥,
  这样的干部能干啥?
  八.浮夸风
  浮夸风是五风中对大跃进影响最坏的一股歪风,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最为突出。
  当时曾经有过这样的口号:'坐卫星,驾火箭,亩产突破万斤关'。其实,国家订的粮食上纲要的目标是四、五、八。所谓的粮食上纲要就是国家发展的五年规划纲要。四、五、八就是黄河以北要求每年粮食亩产四百斤,长江以北五百斤,长江以南八百斤。可是,大跃进换来的大丰收冲昏了一些干部的头脑。有些官僚想借机邀功达到个人的目的,就刮起了一股浮夸风。
  那时,把粮食吹到亩产上万斤的还不算大吹家。还有的人上嘴唇连着天,下嘴唇连着地的大吹大擂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时亩产两万斤的、五万斤的,甚至十万斤的都出现了。连报纸上也跟着整版连篇地大吹起来。这和九十年代初邓某人之流搞的全国小康百强县无有两样。那时流传的又一段顺口溜把浮夸风描写的活灵活现:
  当官的,大嘴巴,
  嘴巴长的比天大。
  粮食亩产超万斤,
  瞪着俩眼说瞎话。
  九.铺张浪费风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是毛泽东出自那个年代的一句名言。
  铺张浪费风是由浮夸风导致的。但,它比浮夸风对大跃进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我在上一段的文章里讲了,五八年的大丰收加上浮夸风的影响,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对当时的物质基础了解不够,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大丰收了,可以让人民过上社会主义生活了。没必要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了。社会主义生活应该是面包加土豆烧牛肉,大米饭加鱼肉。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农业生产使的是洋犁子洋耙等等。再加上很大一部分人享受主义的膨胀,便产生了铺张浪费风。
  记得那年秋季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大片大片的高粱、玉米烂在地里没人收获。大片大片的红薯、胡萝卜坏在地里又被犁掉埋在地下。一个犁地的老农指着被毁掉的庄稼向我说:'说不清,不知道,为啥这样好的庄稼全毁掉?让人心疼啊。'就连收到粮仓里的粮食因储存不力又整仓整仓的坏掉。结果,丰收年带来的不是大丰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大锅饭上的铺张浪费现象,官僚们生活方面的铺张浪费现象都很严重。虽然现在的官僚铺张浪费的现象更严重,可那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毕竟底子薄呀,再加上帝国主义对我国大搞经济封锁,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十.贪污腐败风
  新中国成立后,正象毛泽东在七大上预言的那样,很多干部变了。他们没有经受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资产阶级的拉拢腐蚀,大量贪污、侵占公共钱财,成了新的剥削者、压迫者。
  有些人认为干革命有功,老子应该享受享受了。尽管五一年毛泽东挥泪杀了刘青山、张子善,这些并没有真正敲响党内有些人的警钟。官僚们贪污腐败的风气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也时有发生。
  一些官僚们合伙贪污金钱、侵吞公共财产。当权者与会计勾结贪污。会计、保管员监守自盗,各种现象均有出现。那时的贪污腐败风和现在相比虽然只是九牛一毛,可人民却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些老百姓私下里流传着:
  当官好,当官好,
  多吃多占捞不少。
  地主老蒋刚打倒,
  又出一批大恶鸟。
  毛泽东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贪污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九六一年的反五风运动中,把这种现象列入了五风之中。但,刘少奇、邓某人主持这项工作时,为了拉帮结派,矛头朝下,保护了其中的上层官僚,使得这部分上层官僚得以逍遥法外。
  十一.共产风
  共产风具体表现在一平、二调、三收款上。
  一平就是不按劳取酬的平均分配。二调就是把一个单位和地区的物资任意调拨走。三收款就是没有名目的征收款项。这样做极大的伤害了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十二. 大锅饭(集体食堂)
  大锅饭是刘少奇的杰作,他亲自提倡布置的。
  一九五八年元月,中央在南宁市召开了一次国务工作会议。休息时,刘少奇对毛泽东说:'主席,苏联的工厂里和集体农庄里的集体食堂我看不错,既节省劳动力,又卫生。我国可以不可以也搞集体食堂?'
  毛泽东听后迟疑了一下说:'国情不一样,有的在苏联行的通,在我国就不一定了。'
  刘少奇说:'我们可以先搞几个试点,不行就解散,这项工作我来做。'
  毛泽东说:'我不主张。你要搞试点的话,搞一个就行了。'
  一九五八年三月,成都会议第二天,刘少奇找到朱德说:'朱老总,集体食堂的事你知道了吧?'
  朱德:'啥子事?'
  刘少奇:'苏联的集体食堂是个成功的经验,很值得在我国推广。我向主席提出了我们也办集体食堂的建议。'
  朱德:'不晓得、不晓得。'
  刘少奇:'你见了主席呀,再吹吹风,使这项工作能够尽快在全国展开。'
  朱德:'嗯,我问下好喽'谈起了其他事情。
  一九五八年四月的一天,刘少奇在开往广州的火车上向周恩来、陆定一说:'我向主席提出来办集体食堂的事,主席同意先搞试点,你们出个主意,试点放在哪里最合适?'
  陆定一说:'南方放一个、北方放一个,有代表性。'
  刘少奇说:'不,我准备南、北、中各放一个。北方的放在天津、中间的放在河南,我已向这两个地方的干部打了招呼。南方么,见了陶铸再定好了。'
 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央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会议开始前隙,刘少奇找到毛泽东说:'主席,向你汇报个好消息,集体食堂试点搞成功了。我亲自到天津、河南两个试点进行了调查,当地的干部、群众都说好。'
  毛泽东说:'会有人说好的。但,要把都字去掉。家庭条件差的会说好,家庭条件好的就不一定是真心话喽。'
  刘少奇:'主席,我讲的全是实话,没有半点谎言。
  毛泽东摇摇手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事和物,人也不例外。吃大锅饭,有人说甜、有人说咸,众口难调么。'
  刘少奇:'主席说的对。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我建议尽快向全国推广。'
  毛泽东:'不要急于求成。向全国推广是个大问题,要考虑、要坐下来研究,试点范围可以在大一点,效果究竟怎么样?那时再说好了。'
  '试点范围可以再大一点'的大字,让刘少奇得到了尚方宝剑。他在全国到处乱跑,到处乱说:'主席同意了他大办集体食堂的建议。'并向多人吹嘘集体食堂是他的杰作。
  在此期间,刘少奇没有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同意,督促很多地方合了大伙,建立了集体食堂,吃了大锅饭。等到中央形成了意见,他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
  现在,政客们常常用大锅饭作为贬义词指责毛泽东。朋友,当你了解真实情况后,用什么语言形容他们呢?我们几个老头子在一起想了半天,翻了词典,没词。哎!就用恬不知耻吧。
  十三.刘少奇带头大刮五风
  刘少奇带头大刮五风可以举很多例子证明。
  (一)一九五八年六月初的一天,刘少奇到西华厅同周恩来谈话时说:'……搞大跃进就象吹气球一样,气吹足了,气球就飞起来了。把全国的老百姓都吹起来了,大跃进就更加轰轰烈烈了。国务院的工作离不开你,我到全国各地替你去吹好了。'
  (二)一九五八年八月八日,王任重同刘少奇谈话时说:'天津一个村干部汇报,他们村有块稻田预计亩产超万斤。'刘听后说:'一万斤是不是少了点,能不能搞它个三万斤、五万斤?这样可以更好的鼓励全国人民大跃进的积极性么。'
  (三)一九六六年底,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有过这样一段谈话,也可以证明刘少奇的这一问题。
  问:'吴书记,你跟着毛主席、共产党干了一辈子革命,红卫兵为什么说你反对毛主席,喊着要打倒你呢?'
  吴:'我不反对毛主席。毛主席说过,吴芝圃是个好同志,只是爱讲假话。红卫兵打倒我,可能指的就是爱讲假话吧。'
  问:'毛主席批评你爱讲假话,怎么回事?'
  吴:'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河南省的五风刮的厉害,尤其是铺张浪费风。后来,就出现了信阳事件和密县事件,饿死了人,对大跃进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我是有责任的。毛主席批评我批评的对。可当时我也有苦衷。'
  问:'苦衷?你当时是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呀?'
  吴:(摇了摇头)'一九五八年河南和全国一样,夏粮获得了好收成。可是,报纸上却出现了有的省份亩产上千斤、上万斤的报道。记得是七、八月份,刘少奇同我谈了话,大概意思是让我要跟上形势,各项工作不能落后,尤其是中央提出的各项生产指标更不能落后。河北省对各项生产指标落后的单位实行了拆白旗和背黑旗,对先进单位竖红旗的做法很见成效,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你们河南应该向人家学习学习么。之后,我的头脑开始膨胀了。受刘少奇的引导,便学着别的省份刮起了浮夸风。当时河南的情况你是了解的。'
  问:'信阳地区饿死了人,是不是信阳地委有问题呢?'
  吴:'信阳地委是有责任。文敏生省长也应该负责任。但,我应负主要责任。现在回想起来,信阳事件和密县事件主要是由铺张浪费风造成的。五八年的大跃进使得全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可是,很多粮食都坏在了地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没想到五九年、六零年全国大面积连年遭受特大旱灾,农业严重欠收,仓库里没有粮食,能不饿死人吗?'
  问:'我五八年曾回到农村,对铺张浪费风亲身做过调查,很多农民当时看着被毁掉的庄稼都掉泪了。现在看来,那时真是做了不少傻事。'
  吴:'是呀。那时太冲动了,不该听风就是雨。'
  问:'听风就是雨?怎么回事?'
  吴:(深深回忆了下)'大概是五八年九月上旬的一天,刘少奇再次和我谈话,他说今年全国夏粮获得了大丰收,白面、大米足够吃上两、三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应该提高人民的生活,没必要再让老百姓吃杂粮了。如果河南的细粮不充足的话,可以从其他省份调拨么。苏联老大哥吃的是面包加土豆烧牛肉,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么。还说他一九二零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就喜欢上了吃面包,那时赫鲁晓夫是校长,对他特别偏爱,专门找来做面包的大师教会了他做面包等等。当年,在刘少奇的倡导下,全国各地都学苏联做起了面包。时隔不久,从河北开始,全国均出现了不重视秋粮的现象。受刘少奇谈话的影响,河南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刘少奇和我的这两次谈话,无形中起到了河南滋生浮夸风和铺张浪费风的作用。'
  问:'集体食堂、大锅饭失败了。河南有人写了你的大字报。'
  吴:'这个呀,全国都是刘少奇让搞的,与别人无关。河南省委、省政府是执行者。'
  问:'……?'
  吴:'在这次谈话之前,大概是五八年的四、五月份吧,刘少奇和我通过一次电话,他说苏联的集体食堂很值得推广,既省工省时又节约卫生。他已请示了主席,这项工作由他亲自抓,正在向全国布置。并强调河南一定要在全国带个好头。之后,河南便合了大伙,吃起了大锅饭。'
  '后来,安徽的曾希圣、湖北的谭震林、山西的陶鲁茄,还有江苏、湖南的一些干部在一起碰面时,都说刘少奇也找他们谈过内容相似的话。这些,我都向中央写过书面汇报材料。'
  问:'你的材料什么时间写的,交给了谁?毛主席看到了吗?'
  吴:(想了想)'一九五九年初写过一份。据听说……,对,听刘子厚说这份向中央和毛主席反映刘少奇助长五风的信被刘少奇压了起来,毛主席没有看到这份材料。另一份是一九六二年元月一日,中央在河北省定县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是在这次会议期间写的。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大跃进中的失误和制定出新的政策。大会开了二十多天。以省为单位分组讨论时河南省向中央递交了两份书面材料,一份是以河南省委、省政府写的,另一份是以我个人名义写的,实际上是我向中央作的一份检讨。材料上提到了刘少奇五八年和我的两次谈话,记得材料交给了大会秘书处,糟糕的是,后来又从刘子厚口中得知,这份材料被邓××扣了起来,他交给了刘少奇。毛主席看到没有就不知道了。'
  问:'对了,咱们河南有人写你的大字报,说你在七千人大会上私下和刘少奇谈过话,关于大跃进的问题站在刘、邓一边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发难,是事实吗?'
  吴:'不!大字报不完全正确。我没向毛主席、周总理发过难。可以说我吴芝圃一向对毛主席、周总理都是很崇敬的。'
  问:'……?'
  吴:'事情是这样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确实找我私下谈过话,直接不直接的意思是说当初周总理不应该提倡搞大跃进,周总理提倡搞大跃进是个人表现,想以此压他刘少奇。毛主席更不该支持周总理搞大跃进,把一些超越刘少奇权利的事让周总理去办。刘还说三面红旗提法过激,出了这么多问题。谁提倡搞的大跃进谁应该对问题负责。我们在第一线为他们干了那么多工作,不应该再承担责任挨棍子了。并说五风问题河南是重点省份,要我们河南深挖深究。刘少奇临走时还对我说,他五八年那两次关于大跃进和我的谈话收回,就当没说算了。'
  '对刘少奇这种说话前后矛盾、说了又否认的态度我都懵了。大会结束时,我向毛主席写了一封反映刘少奇态度的信,交给了胡乔木同志。'
  问:'刚才你说了,五八年刘少奇找你那两次谈话,你还是以书面材料向中央捅了出来,当时刘少奇对你这种行为就没有什么反映吗?'
  吴:'刘少奇并没有什么反映。不过,之后邓××找我谈了话。'
  问:'邓××找你?什么意思?'
  吴:'邓××说刘主席(刘少奇)是毛主席的接班人,毛主席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刘主席很快要主持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河南要全力配合好刘主席的工作。中央今后正需要人才,你吴芝圃尽力争取么。邓××找我谈过话后,我就意思到是刘少奇变着说法向我敲警钟,只不过他没有出面罢了。'
 问:'当时你为什么信了刘少奇的话,使河南的工作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呢?'
  吴:'这话就不对了。刘少奇当时是政治局常委,后来又升为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家主席,下级有啥理由不服从上级的?谁知道他当时是别有用心呢?还有,王任重在一次谈话中向我透露过,刘少奇正式成了党中央主席后,准备让邓××当国务院总理哩。当时谁都知道王任重同刘少奇接触的多,我相信他的话是真的。'
  问:'看来刘少奇、邓××早已组成了资产阶级黑司令部不是子虚乌有哇?'
  吴:'现在回想起来是这样。我再补充一句,刘子厚还向我说过,关于河北率先虚报粮食产量,拔白旗插黑旗的做法是刘少奇鼓励他们那样做的,并多次让他们向外省介绍经验。河南就是吃了这方面的大亏。我个人认为,刘少奇、邓××对大跃进中的瞎指挥风、浮夸风和铺张浪费风是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当时他们二人在第一线工作,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布置的。'
  问:'现在红卫兵喊着要打倒你,连你老家的人也不理解你,接受得了吗?'
  吴:'毛主席不是说了么,吴芝圃是个好同志,有这句话就足够了。哈哈哈……。
  刘少奇当时是政治局常委,为什么还要带头大刮五风,以狂热的极左面目破坏大跃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曾拜访过多位资深的老红军将领、高层的老干部,解放前后五大书记身边的工作人员,文化大革命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两种说法。
  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得了一场病。周恩来探望他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党的主席、国家主席由我一人出任,感觉有点累。国家主席你担任好了,我只管党,会轻松些。周恩来说:我只做总理,不做主席,主席永远都是你的。并安慰毛泽东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
  这段谈话在中央高层干部中慢慢传开,刘少奇听到后眼红了,对周恩来产生了嫉妒心。
  一九五八年春节期间,中央领导也象民间一样相互拜访、问候。刘少奇到周恩来家拜访时曾流露出他的嫉妒心,话中带刺的说:'你是主席的大红人,我远远不及你呀。'
  再则,五八年毛泽东提出了总路线,成立了人民公社,柯庆施建议大炼钢铁,周恩来提出大跃进,朱德正在休息,就显得刘少奇无所作为了。尤其是毛泽东对周恩来提出的大跃进鼎立支持,就更增加了刘少奇对周恩来的嫉妒心。
  所以说,刘少奇带头大刮五风、破坏大跃进是为了压制周恩来。
  另一个说法是:刘少奇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为了感谢赫鲁晓夫对他的厚爱,曾经向赫鲁晓夫写过一封感谢信。信中向赫鲁晓夫承诺他毕生致力于苏中关系友好,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永远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等。刘少奇回国后,为了炫耀自己,曾经向多人谈及过这封信的事。中苏关系破裂后,刘少奇又否认了这封信。但,话从口中既出,否认是否认不了的。
  还有,赫鲁晓夫每次访问中国,刘少奇都私自一人到赫鲁晓夫下榻(钓鱼台国宾馆十八号楼)谈话,鬼知道他向赫鲁晓夫谈了什么?
  刘少奇带头大刮五风,破坏大跃进的动机是为了策应赫鲁晓夫,向赫鲁晓夫兑现他的承诺。
  十四.毛泽东反对五风
  毛泽东反对五风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九五八年七月二日,刘少奇同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座谈时说:'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明年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钢铁、煤炭明年就可以超过。''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
  毛泽东批评刘少奇说:'太冒进了,二三年时间太短,赶不上人家会嘲笑你的。'
  一九五八年八月中旬,王任重和其他人向毛泽东汇报说,天津朋兴乡有一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听后摇摇头说:'我才不信呢。'八月十三日,毛泽东在其他中央领导的陪同下亲自来到天津新立庄参观考察。这块试验田里的水稻确实长的不错,可当地的干部却又说能亩产十万斤。毛泽东听后连连摇头说:'我种过地,亩产十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你们骗不了我。'
  一九五八年十月初的一天,毛泽东派往河北省调查农村工作的同志拿着一小捆发了芽的谷穗向毛泽东汇报说:'河北省的徐水、安国等县的秋粮大片大片坏在了地里,没人收获。'
  毛泽东拿起这一小捆谷穗看了看气愤地说:'这么好的庄稼都糟蹋了,这是犯罪!'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六日,毛泽东在天津召见河北省的部分干部时,严厉地批评了这种糟蹋秋粮的现象。河北省委的一个主要领导解释说:'前些日子少奇同志打来电话,他说今年的夏粮全国获得了大丰收,国家库存的粮食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二、三年,不要再让老百姓吃杂粮了,也让他们享受一下社会主义生活么。所以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这种不重视秋粮的现象。'
  毛泽东听后说:'噢,又是这个少奇?'摇了摇头压了压怒气就无声了。
  毛泽东经过多方调查,不但发现了农业方面的五风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发现了五风的严重存在。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严厉的批评了他视察过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存在的五风问题。不只是农业方面,其他行业存在的坏风气也受到了批评。还批评了陈伯达为共产风倡导的废除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的错误主张。
  尽管毛泽东全力纠正,但,为时已晚。五风问题还是成了导致大跃进出现失误的重要因素。
  十五.特大旱灾
  常说祸不单行,真是如此呀。老天好象在捉弄毛泽东和周恩来这对革命中的老搭档似的。五风对大跃进造成的破坏还没得到修复,从一九五八年年底到一九六零年年底,全国连续三年发生了大面积的特大旱灾。
  毛泽东为了鼓励全国人民战胜旱灾曾经提过'人定胜天'的口号。
  当时全国人民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抗击旱灾的口号,男女老少齐上阵,盆盆罐罐都用上了。池塘里的水,河里的水都用干了,他们就在田地里挖井,后来连井也挖不出水来。尽管全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旱灾给大跃进带来的破坏仍然是无法估量的。
  一九五九年国庆节后,毛泽东外出视察路过山东境内时,看到的是沿途土地龟裂,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安徽境内,看不到一块象样的庄稼。他浸着泪水,深沉的哽咽着说:'天灾人祸呀!'他说的天灾,分明是指当时的旱情。他说的人祸,分明是指刘少奇带头刮五风对大跃进的危害。
  十六.苏联逼债
  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专程来到中国,提出要在大连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毛泽东断然拒绝。可赫鲁晓夫仍然蛮横地坚持这一要求。毛泽东气愤的说:'你最好把中国的海岸都拿去算了!'
  赫鲁晓夫问什么意思?毛泽东毫不留情的说:'这样的话,我只有再上山打游击去!你赫鲁晓夫一定要捏住中国的鼻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赫鲁晓夫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可也激怒了他,怀恨在心。
  赫鲁晓夫一直想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中。在他连连没有得逞的时候,中国极端困难的时候,伸出了他想把中国置于死地而后快的阴险之手。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的国庆典礼大会上,赫鲁晓夫撕掉了老大哥的面纱,在天安门上告知毛泽东,停止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随着全面终止了对华的各项援助,不久便向中国讨债逼债。这些接踵而来的巨大压力,对毛泽东、周恩来来说,真乃是雪上加霜啊!
  赫鲁晓夫明明知道中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农业欠收,他却乘人之危,要我国多数债务以粮食、食品类物质抵债,并且咄咄逼人。
  毛泽东愤怒的说过,中国人民紧紧腰带,也要把债务还给他们!
  据回忆,那时大量的优等粮食、棉花、肉蛋类食品一批又一批的运往前苏联抵了债,导致我国物资严重匮乏。毛泽东也曾自觉地凭票购物,一度饿的身上出现了浮肿。
  讲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激动、流泪。请问那些道貌岸然、满嘴喷唾沫星子的政客们,有史以来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皇帝和首脑,能够同人民一道共度国难饿的身上出现了浮肿?没有、没有,只有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你们和你们的子女腰缠万贯、终日花天酒地,在人民面前,你们有什么资格对毛泽东说三道四?!!
  十七.庐山会议
  一九五九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危机,党中央为了挽救这一局面,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在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议题是进一步查找大跃进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如何开展以后的工作。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大家集思广益、查找问题,出谋献策。
  经过十多天的讨论,查找出大跃进中的不少问题和困难。同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大量的好的建议。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摆脱当时的困境充满了信心。毛泽东满意的把这次会议称之为'神仙会'。朱德高兴地拍着膝盖说:'有希望了,有希望了!'
  此间,江青拍了一张庐山日照的画面。毛泽东看后把当时兴奋的心情融入其中,诗兴大发,提笔写出了千古绝唱的佳句:
  暮色苍茫看尽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可是,这次充满团结、奋进的会议将要结束时,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大会先由各组讨论,然后再集中总结。彭德怀参加了西北组的讨论。七月三日,小组会议一开始,他就大发雷霆地指责起来:'一九五七年的整风反右以来,政治上、经济上一连串的胜利就得意忘形,冲昏头脑喽!''周恩来提出个大跃进,还有人大力支持,好了,搞出这么多乱子来。''刘少奇支持河北省搞的什么拔白旗、插黑旗,挂红旗,天津粮食亩产十万斤?并且还向全国推广。胡来,全是胡来!''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增产数实际没那么多么。我去了解了,实际只增产了百分之十三。我又问了周小舟,他说只增产了百分之十四,国家还给了贷款。主席去过这个公社,我曾经问过他,你了解的怎么样?他说他没有谈这个事,我看他谈过的!'总之,小组会议开了多少天,彭德怀发脾气发了多少天。
  七月十四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人们传说的'万言书'。信的内容既肯定了大跃进的成绩,又总结了教训,但,没有合理化建议。有些言语过激,基本上是否定了大跃进。信中有两个重点:一是五风的问题,二是把发动大跃进和大跃进中群众的热情称为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毛泽东对彭德怀在西北组会议上的发言早有所闻,但对他能写出那样长篇大论的信感到意外,尤其是信中一些过激的词语。当天,毛泽东看过信后,征得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几位常委的同意,把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了全体到会人员,让大家讨论。讨论之间,绝大多数人批评了彭的观点。七月二十三日的总结会上,毛泽东不指名的批评了彭德怀。这样,便惹火了我们的彭大将军。他在这次会议前大多是指责周恩来、刘少奇的,可这次会议后,矛头直指毛泽东了。从此,毛、彭的鸿沟就加大了。
  会后,毛泽东想和彭德怀统一统一认识,怕一个人说不服他,便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首先,与会人员有顺序的对彭德怀的信进行了带有批评、善意劝解的发言。谁知,彭德怀不仅不接受批评、劝解,反而态度异常生硬,甚至到了骂娘的地步。他的表现令所有到会人员感到惊讶,纷纷进行了谴责。
  毛泽东指着彭德怀说:'你呀,北戴河会议上不讲,两次郑州会议上不讲,上海会议上也不讲,庐山会议快结束了,别人提了那么多好的建议,你却下战书了。……。'
  周恩来批评彭得怀说:'有意见可以提么,信中的语句干么那么苛刻?全国的老百姓都是小资产阶级?'
  朱德批评彭德怀说:'你呀,简直是无法无天,头脑太冲动喽!'
  林彪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彭德怀的问题所在:'彭德怀同志前不久访问了东欧各国,回国上山(指庐山)就急于发难,是不是有背景?赫鲁晓夫对你盛情招待并和你交谈那么长时间,又把你捧的那么高,你答应了他什么?不然为什么会和他的腔调一致?'
  彭德怀对林彪的指责进行了否认。但,他对大跃进的态度和言论为什么那么和赫鲁晓夫一致,至今仍旧是个迷。
  刘少奇上纲上线的批评彭德怀说:'……我认为,彭德怀同志的问题不单单的是态度问题,这是右派势力对我党的又一次猖狂进攻,这次进攻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在党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反党集团。……'
  散会的路上刘少奇向周恩来说:'这个彭德怀,没想到把矛头对准了我们两个,要不是主席发话呀,还真难对付哩。这次会议,主席提出来要纠正'左'倾现象,现在看来,仍然是同右倾势力的斗争。'
  接着,刘少奇又找到了邓某人、彭真、陶涛等人,还到各小组会场宣扬他'这次会议仍然是同右倾势力斗争'的主张。
  这次常委扩大会议开过之后,毛泽东几次遇见彭德怀,想和他交谈交谈,缓和缓和气氛。彭德怀却次次愤愤然不予理睬,声称拒绝和毛泽东、周恩来沟通。
 庐山会议最后通过了由刘少奇招集人起草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在彭德怀的大闹下,在刘少奇的搅和下,庐山会议先以纠正大跃进中的'左'倾现象,后批彭德怀的右倾势力而结束,可以说没有达到毛泽东、周恩来召开这次会议以纠'左'为主的预期的目的。
  时隔多年,革命的感情又把这对老战友拉在了一起。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热情的把彭德怀请到了中南海。二人心平气和、推心置腹的长谈了五个多小时,然后共进午餐。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真理可能在你那一边,你的问题让历史做结论吧。'后向工作人员透露,打算在适当的时候给彭平反。
  彭德怀也向毛泽东认了错,承认他不该在庐山会议上那样的场合下顶撞毛泽东,信中有些言语实在不当,给庐山会议添了乱子,请主席谅解。并劝告毛泽东警惕身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
 
 
=============================================================================
 
 
大跃进中谁的脑袋发热?——史料详实!
发布: 2011-2-10 11:24 | 作者: 为了红色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4088 | 回复: 20
1980年4月1日,邓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 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义结合我 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有所贡献,有所发展。”(邓选2—296)这是邓对大跃进错误的看起来较为公正的说法。
  但是,一方面,邓事后始终没有坚持“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而是造成了毛泽东一个人必须对“大跃进”中的失误负责这样一个极不实事求是的结果,面对这个荒诞无稽的结果。邓也没有公开承认过,事实上当时自已也是赞成的。
事实上大跃进是由周恩来提出部署的,毛泽东大力支持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以后的一天,毛泽东、周恩来在颐年堂接待罗马尼亚客人。客人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从颐年堂出来,向菊香书屋走去,他们边走边聊。
周恩来:‘主席,现在谭震林他们提出个大跃进的口号,我看这个提法很好。’
毛泽东:‘噢,大——跃——进?’
周恩来:‘是的。《人民日报》上都登了,南方有的省份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毛泽东:‘嗯,这个题目好,拿来给我看看。’
周恩来找来报纸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认真地看了一遍,点点头说:‘这个提法很好。’随即拿起笔在上面作了批语:‘提法很好。’
周恩来回到住所,把这一情况告知了中宣部的陆定一、周扬。很快,大跃进这个口号便在全国喊响了。
周恩来为了落实大跃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曾经招集谭震林、王任重等人多次座谈,拟定文件上报中央获得通过。大跃进就这样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有关大跃进,是一个精心设计出来的通过否定“大跃进”从而否定毛泽东的陷井,虚伪地说了几句冠冕堂皇掩人耳目的漂亮话,假惺惺地慈悲为怀了-番!让毛泽东一个人承担了责任。
  而其实造成了大跃进严重危害正是刘邓。在“大跃进”中,刘少奇是大刮“共产风”、大搞穷过渡、大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人,刘少奇亲手培植的共产主义试点河北省徐水县是大刮“共产风”、大搞穷过渡、大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事;负责宣传的邓是大吹大捧徐水经验、放射政治卫星的第一人!
1958年9月,邓视察东北三省时,视察了哈尔滨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双城县的幸福人民公社、盖平县的太阳升人民公 社,并听取了三个省的农业情况的汇报。邓小平指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按常规来说,同过去来比,是有进步的。但是,目前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全国粮食 产量今年可能增产100%以上,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长不过百分之几十,甚至只有二、三十。这样一比较,东北的农业还没有翻身。”(《人民日报》1958 年10月1日。)
  刘少奇和邓小平审定的,1958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前进》社论,是鼓吹“共产风 ”,鼓吹“穷过渡”,鼓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又一重要事实!这篇社论是背着毛泽东发表的。在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起了很坏的导向作用。社论要求在 建立人民公社时,一定要建立“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一类组织,要求妇女劳动力全部参加生产,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人民公社比农业生产合作社更 加社会化,更加集体化的优点。社论强调在建立人民公社时,要把原来农业生产合作社中还保留的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的某些最后残余,如自留地、自养牲口、自营成片果树、一部分较大型的生产工具等,在建立公社过程中,都要转归社有。
  社论鼓吹少数人民公社可以实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在分配上试行工资制或供给制。并鼓吹这种实验是有益的,因为它指出了农村中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途。
社论鼓吹一般的人民公社实现由集体所有制转到全民所有制时,经过三、四年或者五、六年就行了。它公然把在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由毛泽东加上的“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这半句删去。
  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的吴冷西,说:“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盯瞩,还是比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随大流’了。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把宣 传口关的这批中央领导‘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而毛泽东的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的声音微弱。在当时中央领导层中,他是少数者。所以我只好‘随 大流’跟多数中央领导走,特别是跟把宣传口关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走。对于1958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鼓吹‘五风’的错误,应是把宣传口关的中 央领导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负责。当然,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 作,在这期间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感内疚。”(吴冷西《忆毛主席》72页)
  1958年7月5日,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工厂要办食堂、托儿所、洗衣店,办学校、办农场,发点枪 给大家操练。总之,工农商学兵全都自己干。” 又说:“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不要几年就好了。现在苦干几年很有必要,不然过不了关,苦干几年就不那么落后了。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 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明年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大家干劲这么大嘛!不计上下班,干 完就算数,有这么股劲,我看七、八年就行。” 又说:“一是党的领导,一是大家努力,好好干,大有希望。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不要好久,你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共产主义。”
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报导说:少奇同志在参观了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 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 ”这一讲话一传出,全国各地的实验田丰产田纷纷把原来亩产千斤、几千斤的牌子换为几千斤、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的牌子。假报导的丰产数也由亩产几千斤一跃报 导亩产数几万斤,都顺着刘主席的爱好大胆地吹起来了。
  1958年8月,刘少奇派人到山东寿张县进一步了解那里的高额丰产情况,写回的调查报告说:“今年寿张县的粮食单位 产量,县委的口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一亩地要产5万斤、10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 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产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象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8千斤、7千斤,提5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 千斤的根本没有人提了。”( 刘西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1958年8月6日,刘少奇派**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带着康有为的《大同书》,到河北省徐水县搞共产主义 公社试点,陈正人传达了刘少奇同志关于搞试点的指示,还把康有为的《大同书》送给一些人。(赵云山、赵本荣《徐水共产主义试点始末》《党史通讯》1987 年第六期)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立即宣布“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立公社,树木归集体,房屋也由公社统一分配,社员实行工资制,社员和干部大搞实验田, 计划一亩山药产120 万斤,一棵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这些将要发射的卫星庄稼,是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飘扬的鲜明耀眼的红旗,也 只有人民公社才能竖起这样的红旗。试想想,一个二分地沼气山药堆就得花去成百个人工,成本更是不可计算,这除了几万人的人民公社,那一个普通农业社能够办 得到!(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颂》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着重号系引者加)
**徐水县委作了一个《关于最近几年全面跃进规划草案》,送刘少奇看,他不仅在视察前看过,而且还记得非常清楚,于 是少奇同志于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到徐水视察,作了许多深刻而全面的指示:第一,少奇同志感到徐水的“工业发展布局”的“规划仍有些毛病”,于是 引用孟子的话“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精辟地说明了生产计划安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肯定了这里公社社员要求实物加货币的工资制以后,也同样用孟子 上述的话,指示县委,必须慎重考虑实物加工资的比例,以便满足社员们复杂的生活需要。第二,少奇同志指示徐水县委按照《礼记》上面的话,修订规划,设法使 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时间尽量减少。报导说:少奇同志还指示县委对全县工、农、后勤和文教各方面的人,力算一笔细账,又引证《礼记》上面的话“生之者众,食 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野,则财恒足矣!”让县委根据上述细帐,设法使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时间尽量减少。第三,少奇同志指示县委要发展高中,以作为发展大学的后备;并且建议省委解书记帮助徐水大学解决三两个教员。少奇同志在知道徐水大学和县科学研究所共有一部分仪器设备以后,指示说:好呀!你们慢慢地就 会办成正式大学,同大城市的差不多,或许比那还好呢!第四,由于徐水的公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行了全民所有制,少奇同志又告诉大家,全民所有制还并不是共 产主义性质的,希望大家努力,争取早日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少奇同志对徐水人民急迫渴望早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热情和干劲,都给予了最大的鼓舞和赞扬。第 五,少奇同志还对徐水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作了许多美妙而宽广的安排。(康濯:《少奇同志在徐水》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着重号系引者加)
由于刘少奇做了许许多多的重要指示,到了9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等人到徐水视 察时,徐水县已经实现了“一县一社,县、社合一”。一县一社,即一县一个公社,全县统收统支,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原来各社队的收入统一交县,支出统一由 县核拨,供给标准,工资水平全县基本上一致。徐水人民公社已经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某些残余,徐水全县没有一个小商贩,他们全部实行了供给制。(李先念 《人民公社所见》1958年10月 17日《人民日报》)
“1958年8月15日,**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及夫人王光美也来到东方红社视察。……在多穗 高粱试验田里,东方红社副主任关景东和农业技术员关希顺向刘少奇介绍了多穗高粱的生长情况。刘少奇问:‘一亩地多少株?’关景东答道:‘8400株。’刘 少奇问:‘每株平均几个穗?’关景东说:平均4个,不到5个穗。接着问:‘晒干了之后,一个穗能打多少粮食?’回答说,2两半。刘少奇笑着说:‘那总可以 超过1万斤咯!’大家说:‘10000斤是有把握的!’刘少奇说:‘还可以想些办法争取15000斤嘛!’……刘少奇说:‘山东的谷子深翻5尺,施肥11 万斤,密植264000株,1亩地可产50000斤!’……。”(2008年9月5日《扬子晚报》着重号系引者加)
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刘少奇到他的“共产主义试点公社”河北徐水县视察,当他听到有人说,给山药灌狗肉汤,亩产可以收120万斤时,即说道:“那么作真有效果吗?哈哈!你们可以养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吗!”(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他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 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少奇同志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 报》着重号系引者加)……
毛泽东对上述情况如何看呢?
一九五八年七月二日,刘少奇同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座谈时说:“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明年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钢铁、煤炭明年就可以超过”。“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
毛泽东批评刘少奇说:“太冒进了,二三年时间太短,赶不上人家会嘲笑你的。”
一九五八年八月中旬,王任重和其他人向毛泽东汇报说,天津朋兴乡有一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听后摇摇头 说:“我才不信呢。”八月十三日,毛泽东在其他中央领导的陪同下亲自来到天津新立庄参观考察。这块试验田里的水稻确实长的不错,可当地的干部却又说能亩产 十万斤。毛泽东听后连连摇头说:“我种过地,亩产十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你们骗不了我。”
一九五八年十月初的一天,毛泽东派往河北省调查农村工作的同志拿着一小捆发了芽的谷穗向毛泽东汇报说:“河北省的徐水、安国等县的秋粮大片大片坏在了地里,没人收获。”
毛泽东拿起这一小捆谷穗看了看气愤地说:“这么好的庄稼都糟蹋了,这是犯罪!”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六日,毛泽东在天津召见河北省的部分干部时,严厉地批评了这种糟蹋秋粮的现象。河北省委的一个主要 领导解释说:“前些日子少奇同志打来电话,他说今年的夏粮全国获得了大丰收,国家库存的粮食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二、三年,不要再让老百姓吃杂粮了,也让他们 享受一下社会主义生活么。所以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这种不重视秋粮的现象。”
  毛泽东听后说:“噢,又是这个少奇?”摇了摇头压了压怒气就无声了。
毛泽东对刘少奇鼓吹“穷过渡”进行了批评。毛泽东说:中国是个大国,是个大穷国。今年大跃进,即使根据现在报的数 字,全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也只有70元上下。全国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也只有60元左右,现在有些县委[指山东寿张县。刘少奇7月14日到那里视察,作了重要指 示后,他们提出“苦战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见吴冷西:《忆毛主席》137]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苦战三年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不是发昏说胡 话?说是“穷过渡”,马、恩、列、斯哪里说过共产主义社会还是很穷的呢?[指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要“穷过渡”,这样的共产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和吸引力 呢?
毛泽东又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思想,东汉末年张鲁搞 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指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五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谈到这里,毛泽东很动感情地说:反正我不准备急急忙忙的过渡。我今年65岁,即使将来快要死的时候,也不急急忙忙过渡。
  毛泽东强调,过渡要有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要有国际条件。不具备条件宣布过渡也没有用。要划清两条线:一条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一条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不要轻易宣布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更不要轻易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
毛泽东还说:我们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不仅把杜勒斯吓了一跳,也把赫鲁晓夫吓了一跳。不过看来赫鲁晓夫还比较谨 慎,他现在只讲12年内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并没有说到那时候就要过渡。我们有些同志[指刘少奇]头脑发热,想抢在赫鲁晓夫前头过渡,这很不好。苏 联同志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就想当先锋,还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度,有相对的规定性,从量变到 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想过渡就过渡。(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11l—112,着重号系引者加)
毛泽东经过多方调查,不但发现了农业方面的五风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发现了五风的严重存在。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严厉的批评了他视察过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存在的五风问题。不只是农业方面,其他行业存在的坏风气也受到了批评。还批评了陈伯达为共产风倡导的废除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的错误主张。
尽管毛泽东全力纠正,但为时已晚。五风问题还是成了导致大跃进出现失误的重要因素。
1958年11月23日,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在横竖要放‘卫星’,争名誉,就造假。本来不行,就让 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绿化,年年化,年年没有 化,越化越见不到树。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 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做诗不一样,要懂得做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这里讲到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他说他不相信,而中央相信,那么他那 个时候与中央还是有区别的,与行政系统的距离应该更远了。无怪乎会出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他想发表篇文章都办不到。而且,他自己对于搞经 济与做诗的区别是很清楚的,用的办法也是不同的。不能因为他的浪漫诗篇就想当然认为他指挥打仗、搞建设都是用写诗的路数的。毛泽东写诗写“高峡出平湖”, 但是在当时并不主张上马三峡工程。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以后,1959年2月下旬毛泽东赴河北、山东、河南三省调查研究,发现八届六中全会《决议》做出的 关于纠正“共产风”的决定精神并未贯彻,“一平、二调、三收款”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于是,毛泽东于2月27日至3月5日,在郑州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专门研究纠正“共产风”的问题。
在会议中,毛泽东对“共产风”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他说:“从去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主要有三 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公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碗筷等无偿归公社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 地归公社……。这样一来,共产风刮遍全国。他批评说: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都还采用赎买政策,怎么可以无偿 剥夺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这样下去,一定垮台!”他又说:“我代表一千万队长干部,五亿农民说话,坚持右倾机会 主义,[当时如果谁反对刘少奇推行的‘共产风’就被他们批判为右倾,所以毛泽东这样说]贯彻到底,你们不跟我贯彻,我一个人贯彻,直到开除党籍,要到马克 思那里告状!”
为了引起大家重视,在3月5日的发言中,毛泽东严厉的批评说:“共产主义没有饭吃,天天搞共产,实际上是抢产,向富 队共产。旧社会谓之贼,红帮谓之抢,青帮叫偷,抢和偷的科学名词叫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他把‘共产风’上纲为‘左’的修正主义,冒险主义。他批评说:误 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误认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想快反而慢。武昌会议时,价值法则、等价交换已弄清,但根本不执行,等于放 屁。”毛泽东讲的这些话,显然是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拒不执行武昌会议精神和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批评。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他强调要整顿公社内部的所有 制,进一步解决“共产风”问题。
一、指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必须以生产队所有制为基础。毛泽东说:现在,许多人还不认识 公社所有制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公社内部,由队的小集体所有制到社的大集体所有制,需要一个过程。他强调,目前人民公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8:08 , Processed in 0.01628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