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怎么看市场化改革33周年?——同某些主流学者商榷(2) ...

2013-1-22 09:5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11| 评论: 0|原作者: 刘日新|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刘日新:怎么看市场化改革33周年?——同某些主流学者商榷(2) 时间/2013-1-22 6:50:53 点击/53  作者/刘日新 录入/xxzlcz  来源/红歌会网 二、为要立市场经济,就要破前30年的计划经济,于是就从否定照搬“苏联模式”入手,但这是过错吗? 有的“精英”学者说:“苏联一度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新中国开创者的脑海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苏为师’,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 ...

刘日新:怎么看市场化改革33周年?——同某些主流学者商榷(2)

时间/2013-1-22 6:50:53 点击/53  作者/刘日新 录入/xxzlcz  来源/红歌会网

 

  二、为要立市场经济,就要破前30年的计划经济,于是就从否定照搬“苏联模式”入手,但这是过错吗?

 

  有的“精英”学者说:“苏联一度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新中国开创者的脑海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苏为师’,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容置疑的理论原则。”这一段话错误观点不少,需要加以揭露。首先,苏联只是“一度”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吗?这根本不符合实际。

 

  陈云1988年说:“苏联同美国抗衡,到现在才用了七十一年,而美国,从华盛顿时代算起,到现在将近二百年。”(《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66-367页)这就说明,苏联存在的70多年,正在赶超立国200年的美国。可见苏联不只是“一度欣欣向荣”而已。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表现。

 

  甚至在苏联解体前九年(1981-1989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平均每年达到3.6%,而美国不到2.9%1989年,苏联有6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了美国,如:石油为6.07亿吨对3.85亿吨,天然气为7420亿立方米对4900亿立方米,钢16000万吨对9500万吨,棉织品81亿平方米对39亿平方米,毛织品7.21亿平方米对1.57亿平方米,等等。(摘自《苏联国民经济1989年统计年鉴》俄文版,第675页、第688-691页)苏联在宇航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也领先于美国。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创的英雄业绩享誉全球,美国人感到落后了要急起直追。苏联人的文化程度平均达到准大学生水平,而美国的普通人如店员离开计算器就不会算账。苏联经济社会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飞速发展,是举世公认的。

 

  这些事实和数据说明,苏联不是“一度”、而是“一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苏联的速率比美国快,正在追上美国。苏联之所以垮台,外部是由于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内部是由于修正主义篡党夺权,先是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给社会主义制度抹黑;后是戈尔巴夫,他公开讲,“我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共产主义。”(原载捷克《对话》杂志,1999年第146期)由此可见,苏联并不是由于经济落后,而是由于内外阶级敌人的进攻而垮台的。

 

  关于“以苏为师”的问题。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1922年成立的,难道我们此时才开始向苏联学习的吗?实际情况是,1917年,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毛泽东选集》1991年第二版,第4卷第1470-1471页)对毛主席这一段话,如果理解为中国共产党是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诞生的,中国革命要“以俄为师”,那基本上是对的。如果信口开河,说中国“以苏为师”,就不准确了。“精英”们说这话的时候,如果参阅一下《联共(布)党史》和中共党史,就不致出错了。

 

  所谓新中国的开创者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又一大罪过。其实,这也是信口开河,无知加污蔑。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这源出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说:“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54页)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的论述,在《资本论》对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病,指出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的必要性,还有很多,兹不赘述了。因此,那些反对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搞计划经济,并不是新中国的开创者在建国后才照搬苏联模式的。事实是,早在建国前15年,即1934年,毛主席根据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大经济危机时,就预见到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他说:“只有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只有我们实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经济建设工作,才能挽救全国人民出于空前的浩劫。”(《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4页)

 

  建国后计划工作开步走,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百废待兴,谁也没有经验,搬用了苏联一点经验,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就在实践中逐步加以改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需要着重指出,此时已经有了毛泽东思想,要求经济建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苏联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当时各条战线都要求这样做,计划战线也不例外。计划工作的领导人陈云说:“即使那时,我们的经济工作也是按中国实际情况办事的,没有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37页)

 

  事实上,前30年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计划工作有许多独创性的、不同于苏联的特点,主要有:

 

  1、计划形式的多样化,不像苏联一样只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

 

  如对国营经济,实行直接计划;对中央部属的国营企业,实行比较全面的计划,并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对地方国营企业,只下达几项主要指标。

 

  在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对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俄国十月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中国不是这样,民主革命只消灭了官僚资本,保留了民族资本),实行间接计划。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不下达计划,只是由省市区计委估算其工业总产值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对个体经济,也实行间接计划。对个体手工业,只由地方计委估算其总产值。对个体农业,国家只作估算性计划。农业合作化以后,对农业仍然实行间接计划,计划只下达到县,县是农业计划的基层计划单位。不像苏联,农业计划的主要产品产量和增产措施,均由国家从莫斯科对各地集体农庄下达指令性计划。中国农业计划的实现,主要靠政策措施和经济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对粮食,主要实行“三定”(定产、定购、定销)政策等措施;对经济作物,实行价格政策(如粮棉比价),农贷政策,奖励政策等。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关系,除个别时期征了过头粮比较紧张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好的,所以前30年农业是不断增产的。

 

  2、计划工作在利用市场问题上,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而是一直搞得比较好的。

 

  十月革命后的前四年,苏维埃政权还处在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当时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交换。对此西方有些经济学家,我国也有学者,把它定性为社会主义的模式,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模式”。此即所谓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的来源。

 

  实际上到1921年,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战争时期转为和平时期,为了缓和同农民的关系,列宁取消了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展商品交换,“活跃商业”,“利用市场”,用工业品去交换粮食等农产品。但这并不是只要市场,不要计划了。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并不要改变统一的经济计划,不是要超越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方法。”(《列宁全集》第35卷第534页)以后,苏联在由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俄罗斯的进程中,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实行发展商品生产的政策。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发表了许多很深刻的见解。

 

  中国的计划经济,没有重走苏联当年走过的曲折道路。在恢复时期,执行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关于“四面八方”的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大力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并很快掌握了对市场的领导权,使国民经济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一五”计划时期,我们制定了国内零售商品流通计划和对外贸易计划,规定价格的升降,要考虑商品的供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1957年对粮棉比价规定1斤皮棉相当8斤粮食的价格(苏联50年代出现过1斤皮棉相当1斤粮食的价格的错误的粮棉比价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超额完成了原订3270万担的计划。此时毛主席又提出工农业要互为市场,将来“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著名观点,对后来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中国的计划经济并不像西方经济学所说是排斥市场的,并且在利用市场方面取得了有别于苏联的卓越成就。

 

 3、计划方法上提出的“综合平衡”,这是“俄国人的书本”(毛主席语)里所没有的。

 

  经过“一五”计划的实践,在计划方法上,中国除掌握苏联的平衡表法外,还创造了综合平衡的方法。所谓“综合平衡”,就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前两句话,是从横向上,要求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关系,按比例发展;后两句话,是从纵向上,要求各部门协调前进,不要前后脱节。其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按照《矛盾论》所揭示的,国民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有机整体,必须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相互适应,保持平衡,求得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综合平衡”,是有过较大争论的。“大跃进”时,国家计委有位领导干部否定综合平衡,认为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群众路线。加上当时乱铺摊子,大搞基本建设,到处瞎指挥,结果造成比例失调,损失严重。1959年,综合平衡问题还闹到庐山会议上去了,毛主席把它列为需要讨论的十八个重要问题之一。毛主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主要缺点是没有综合平衡。……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有群众路线。”(《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7380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缓和,中国国家计委代表团访苏,同苏联国家计委交流经验,苏方承认,“综合平衡”是中国同志创造的好经验。所以,综合平衡是我们花了学费得出的宝贵经验,得到了苏联的承认,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对马列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4、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这是中国计划工作不同于苏联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过去我国编制计划的次序,是学苏联按照“重轻农次序”进行的。1959年毛主席总结了大跃进期间重工业挤了农业和轻工业的教训,提出“过去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重工业我们是不会放松的,…重工业要为轻工业、农业服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78页)

 

  陈云高度评价毛主席的这一思想,指出“‘农轻重’的排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46页)这是毛主席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苏联五十年代前期粮食产量没有恢复到十月革命前的水平),提出来的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又一贡献。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这一原则,我国在农业、轻工业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重工业也获得了飞跃发展。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是撤销还是保留国家计划委员会,经历了一场从上到下惊心动魄的斗争。众所周知,国家计委是党中央的经济参谋部,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首脑机关。正因为如此,国家计委成了市场化改革派的眼中钉。他们提出,美国是市场经济搞得最好的国家,没有设立国家计委;苏联改革后,马上撤销了国家计委。于是上下配合,爆发了一场对计委是否撤销的激战。据赵紫阳的大秘书鲍彤透露,一次赵紫阳把国家计委主任姚依林找去,问:改革是干什么的?姚感到很突然,没有吱声。赵说,改革是改掉你们计委的。你要自己出来说话。姚依林是领导“一二九”运动的老革命,对这种国家大事怎么能随便说呢,没理赵紫阳的茬。

 

  下面的西化派“精英”闻到了气候,更是猖狂进攻。于是喊出:改革到了关键时刻,要攻克“三里河这个顽固堡垒”。(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是国家计委所在地)风声这么紧,国家计委负责研究计划改革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心急如焚,在委内四处问计,也问到我。我说正面争论,他说要撤销计委,你说要保留,没有说服力,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拐个弯说。恰好我1991年应中国国际咨询公司邀请,访问过南朝鲜,于是写了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权力最大的综合部门--韩国经济企划院简介》资料。这个被西方国家称之为“超级部”的机构,制定并实施了六个五年计划,使南朝鲜由一个农业地区,变成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此材料登在在计委内部的刊物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1992432)予以转载,李鹏总理作了批示。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当即布置整了八个国家和地区(四个发达国家和“四小龙”)如何搞宏观调控的材料,上报了中央,为党的十四大提供了背景材料。于是十四大决策: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都要用,要发挥两者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这样,国家计委总算暂时逃过了被撤销的一劫。

 

  然而,后来终于取消国家计委的名称而改为发展改革委员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7 07:04 , Processed in 0.01851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