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讲故事的人”(莫言)的故事(6)

2013-1-23 03:5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960| 评论: 1|原作者: 大于

摘要: 真实的莫言和莫言的家史实际上是一本比他的作品更为值得读的书,真要研究莫言,不仅要研究他写出来的东西,更需要研究他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这些他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或许会更有社会价值。

“讲故事的人”(莫言)的故事(6)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看中了莫言的故事《蛙》,第一次把这个奖发给了中国籍作家。
2012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莫言在演讲中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这些故事,包括了莫言的民族、国家、家乡、家族、家庭和他本人,以及这些故事的传播和演绎。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讲故事的人”(莫言)本身的故事。或许,这种比较真实的故事比莫言编写的故事具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
和所有的名人一样,这些故事,有真也有假;和所有的阅读一样,对同样的故事,从来是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解读。下面,大于力求客观地从这些故事中抽取出“讲故事的人”(莫言)的故事,并力图从中解读出它们所蕴含的“真理和正义”。


(六)莫言家为什么要养牛?

莫言说:“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 牛羊。” 前面已经说到,莫言放牧的牛羊是自家的。养几头羊很正常,可以自家吃也可以上自由市场卖。可是在大于的印象中,当时我们南方对牛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为什 么莫言家还要养牛呢? 大于不了解北方农村的规矩,所以下面的分析不太靠谱,欢迎懂行的批评指导。

《莫言评传》中说了莫言一个人早出晚归地放羊牧牛非常孤独和苦闷,极其向往那种大家一起谈天说地的快乐劳动生活,于莫言央求四叔让他参加割麦子。接着写道——

小社员莫言第一次割麦子,手艺生疏,心慌脚乱,割得慢不说,麦茬子留得还特别长, 麦穗落得到处都是,遭到了生产队会计的嘲讽和批评,说他这不是搞生产,而是搞破坏。四叔只好不让他割麦,让他到割麦的大人后边捡麦穗,还是个边角料的活。 这件事情让小社员莫言非常委屈,心里也难过。晚上回家,他向爷爷诉苦。这位方圆几十里地鼎鼎大名、死活不肯加入生产队的庄稼老把式听了,第二天不动声色地 来到了田头。生产队那些后辈油子们大多听闻过管遵义老人家的光辉历史,见他来了都心里紧张。从前请他到田边指导他都不爱搭理,这会儿现了真身了。他老人家 原来在自留地里干活,好多人都来参观学习,他的割麦成了一种表演,很潇洒,也很得意。莫言说他的镰刀磨得好,看不到手和麦子怎么接触,后面一个麦穗都不 掉,麦茬子贴着地面,后面是一排列队士兵似的麦个子。老人家割麦时顺手把麦子一揽打个活结,成一个漂亮的麦个子,整整齐齐地躺在后面,那活确实漂亮。不像 低手割麦,像拉羊屎似的,掉得满地都是麦子,后面还要人捡麦穗。

不过,大于觉得《莫言评传》的文学色彩比较重,不足为信。但是,《莫言的姐姐和莫 言〔图文〕》中有一句话让人十分惊讶,莫言的姐夫或姐姐说:“莫言刚上五年级,文革开始,全是批斗,不上课了;莫言家庭被划分为中农家庭,莫言的爷爷是附 近出名的木匠,平时省吃俭用,买了些田;加上家里人口多,经济拮据,莫言就辍学了。”

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莫言的爷爷怎么可能“买了些田”呢?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大于认为这个“买了些田”可能是莫言姐夫或姐姐的口误或记者的笔误。不过,大于在莫言大哥管谟贤的《莫言的小说里的人和事》中又看到了下面两段说他父亲的话——

他对入社是极力反对的,为此,他气得不吃不喝,要带着我分家单干,急得父亲没办 法,只好去西王家苓芝把他的姑父、爷爷的姐夫请了来做爷爷的工作,最后达成协议,同意入社,但约法三章:一,爷爷永远不去农业社里干活;二,农业社要他干 木匠活,送到家里来,要现钱;三,农业社一旦垮了台,土地、牲口、农具原样退回来。

当时他已年过六十,不去队里干活,冒险偷偷地去边远地方开小块荒地种地瓜;夏秋两 季,去田野割草,晒干后,等第二年春天送到国营农场,换回大豆、地瓜干。刚刚四五岁的莫言因野菜难以下咽而围着饭桌哭闹时,爷爷弄来的地瓜干,无疑是比今 日之蛋糕饼干更为甘美的食品,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也就是说,莫言的爷爷是一个“特色社员”。他可以入社不入工,可以自己到边远地方开小块荒地,可以用干草到国营农场换回大豆、地瓜干。既然如此,那么买其他农民私自开的田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是这样,那么养牛就有了需要,除了耕田,还可以套车送草。

谁说当年的农民没有一点自由,莫言的爷爷就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农民。不过,这些都是 大于根据他家人的说法进行的想象和推理,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能够反映真实,需要调查。现在也许没有人有兴趣从这些方面去调查,但是大于觉得这种实事求是的 调查很有必要。真实的莫言和莫言的家史实际上是一本比他的作品更为值得读的书,真要研究莫言,不仅要研究他写出来的东西,更需要研究他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这些他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或许会更有社会价值。

----------

导读1—— 莫言的爷爷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特色社员”?

导读2—— 如果这些情况确实,莫言不应该饿到去吃煤炭的地步。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易水寒 2013-1-24 22:17
那个时候荒滩都是公社的,他敢?斗不死他!事后逞能罢了,当时还不知道有多怂,地富反坏一个,又不是没见过。不过是表明莫的阶级立场。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15:18 , Processed in 0.02660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