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从老工人访谈看什么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

2013-1-25 10:1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321| 评论: 5|原作者: 中国工人研究网|来自: 红旗网

摘要: 按:这篇文章生动说明了在毛泽东时代企业工人的真实状况,也生动阐明了什么是真实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绝不是走资三十多年来向人民歪曲的那个社会主义。一切有条件、有现实可能性的地区,都要积极寻找这样的老工人同志,让他们给我们的青年一代(这要由我们去聚合他们)现身说法,让他们对社会主义、对毛泽东时代,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并用给他们造成的强大反差,去探索,去追求,去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从老工人访谈看什么是 ...
八、厂长负责制为什么不好?
  问:改革开放前是党委领导,改革后是厂长负责制,为什么党委领导就好一长制就不好呢?厂长在改革前后一般也都是党委的成员,为什么前后会发是这样大的变化呢?毛时代使领导行为受到约束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老工人田师傅:过去是党委负责制,厂长和党委是相互制约。但是从80年代开始搞厂长负责制起,就是厂长一个人说了算了,主流媒体不也说“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吗?确实是这样,他一个人说了算,没人监督、没人制约,结果他出了问题,整个厂就完了。这里每个厂都是这样。
  赵师傅:搞了厂长负责制后马上又搞了聘任制,会计也成了厂长的人,工人再也不知道厂长的账目了。正厂长聘副厂长、科长聘副科长,都是领导说了算了,厂长还可以叫书记下岗,后来干脆“厂长书记一肩挑”了。啥也不公开,工人啥也不知道,都成奴隶了。
  马师傅:52年我进了龙华(音)烟厂,56年搞公私合营把11个厂合到一块,合到现在的烟厂。公私合营后厂里有700来人,多数都是十几岁的,大一点也就是20多岁的年轻人。解放后经济还不发达,我们是搬到省军区的院子里,在三层的楼房里生产,过去的老厂长几乎都是从工人中间提拔的。那时候国家没有对我们厂进行投资,就是大家相互兑点机器,扩大生产以后的地皮都是烟厂通过审批自己买的。当时的书记由市政府派下来的,也有部队转业过来的。61、62年部队转业过来的老书记可好了,排队盛饭的时候,他自己排到了又站到队伍后头去,叫工人先吃。为了建设这个厂,工人吃的苦不小,我们是穿着棉干皮做的工作服上班的,都是为了节约。82年的时候,光在厂职工就有2700多人,我们盖了高大的厂房,厂子里交了税还留下1亿3千多万,市里财政吃的都是烟厂的。
  厂长负责制以前,书记可以起到监督厂长的作用;厂长负责制以后,书记就没有监督权了,以前经常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面对面提意见就都没有了。领导一大把,全是脱产干部,还多吃多拿!到了84年以后,烟厂就不中了。
  余师傅:厂长负责制是80年代开始的,平安公司的老总年收入6000多万,这就是厂长负责制的结果,因为厂长可以给自己定工资。搞厂长负责制之前我们厂效益很好,负责制后反而搞坏了。之前我们180多人的小厂,账面资金30多万,加上原材料一共有100多万,这个钱其实已经很多了。厂长负责制后大权独揽,错误决策、贪污腐败、化公为私、任人唯亲等等,到了90年代末期工厂就垮了。
  烟厂的李师傅:厂长负责制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如果党的路线出了问题,党委书记也会变坏,哪能对厂长起到监督作用呢。到了80年代,按照国家政策,我们厂搞了“三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刀切,把原来的老厂长换掉了。新上来的是个专业兵,83年他通过培训到省烟草公司的研究所一年去拿了文凭,然后到烟厂来当厂长,才20多岁。他在部队是犯了错误的,搞未婚先孕,为了女友要留到市里来。他找了当时是烟厂的党委书记马××(原来是7249的一个团级干部),那还是党领导一切的时候,马书记就让他先下车间干了一段,然后去了研究所。84年他拿到文凭回来正赶上“三化”,他可年轻,其实专业化他也谈不上,他不懂技术只是有文凭,但他有靠山,结果他就当了厂长。不到2年,生产任务就一直下滑,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候是“5个7”的亏损,亏了77777元!抓生产他是外行,而且基层也搞了年轻化,连组长带班长,都上年轻的。当时年轻的那个姓陈的副厂长,他专挑不听话的、刺儿头的小青年上来,说什么“以毒攻毒”!最后他和马××、厂长他们成了一个派系,都是同一个部队的几个人,把老工人踢开。当时的亏损对于烟厂的职工来说是非常惊人的事情。这会儿干部全部脱产了,连班组长都脱产了!这前后党政工团领任务、分析生产的工作全部都停了,工厂管理也开始混乱,偷烟什么的都有了。一些年轻工人报告说完成了,其实是偷工减料。我当过工艺科科长,启用了老工人,分析情况以后,才扭亏为盈。
  ××木器厂下岗工人徐师傅:以前不是厂长说了算,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关于机器、厂房等还得上报,只是对办公费用有支配权。有人给党委书记送礼了,就可以写大字报监督,监督是一部分,有战斗力。大字报写出来有用,党委会的时候必须交代,如果有利益交易就要检讨。出问题了要开批判大会,检讨。所以当时干部都不敢贪污,我刚进厂的时候,干部吃顿饭都不敢吃。一个干部下乡在农民家吃派饭,农民给他打了两个鸡蛋,他走的时候就得多付点饭钱。
  ××农机厂原工会主席刘师傅:那时候我们厂长、书记都是调配的,我们归农机局管,所以就是农机局调配。一般都是自己这个行业的人来当。书记有时候是一些转业干部来做。86年的时候,就一刀切了,谁要是没有小红本(即大学毕业证),就一律下去。原来的厂长是中专毕业的,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之后,也就下来了。局里面也是一样的。紧接着,87年的时候,厂里就搞承包了,承包之后厂长就有权利处理干部了。以前我们厂里有一个人,他干活的时候很能吃苦,人们怎么拉都拉不回的。但是他对厂长有意见,厂长也看他不惯,结果就被开除了。还有厂里的副厂长、书记,都被厂长给排挤走了。后来厂里的设备都被卖了,卖给邯郸,卖的钱去哪儿了也没人知道,反正没有上交。原来的地毯厂,也归我们管的,承包后厂里的设备全给厂长卖到他老家去了,厂里的人都没人管了。承包前厂子里有1700多人,后来就减到200多人了。厂长承包后就要砸我们的铁饭碗,铁饭碗是毛主席给的,凭什么可以砸?
  吴师傅:实行承包制、一长制,一点点在温床中剥夺工人手中的权利,使工人最终丧失了主人翁的地位。当厂长决定一切而工人沦为生产的工具时,工人也只有消极的应付了。
  问:过去工厂里干部和工人关系怎么样?工人是怎样防止厂长和干部贪污行为的?
  ××烟厂的一位老太太:以前工人上班一律平等,干部还没工人拿得多呢。会计全场只有一个,每天要下车间检查,那组完成了就马上插上小红旗。厂长比工人到得还早。天热的时候也不能开窗帘,因为水分是烟厂的生命,不能蒸发掉了,可是工人们也没有怨言。厂长和工人都是吃在一块儿的,他带头舔饭碗,不浪费一点。厂长拿多少钱工人们都是知道的。
  田师傅:过去财务有一个很严格的规章制度,超过30元以上,必须用银行转账支票,不允许用现金购买。现在不要说30块钱,一百万都可以变现。过去国家对全国工厂的管理都有很严格的制度。“开放搞活”,厂长想咋弄就咋弄。
  李师傅:毛主席那时候确实是大家没有利益冲突。工人工资待遇好,那就是现在批判的“平均主义”。现在工人的铁饭碗打烂了、平均主义打破了,管理层倒抱上“金饭碗”了!现在管理层都是放任自流了。贪污咋办?你看咱这刑法,贪污10万元以上最低是判15年徒刑、至无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死刑,实际情况是贪污几千万的都不死。
  田师傅:看看现在这个腐败,就是因为政治没有放在第一位,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是一切为了钱,这就是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
  李师傅:邓小平要学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李鹏当总理时候搞“村务公开”,后来又搞厂务公开,都公开了吗?允许工人查账吗?毛时代叫谁当会计,他还不愿意呢!运动一年半年来一次,大队会计们站一圈儿,大家围上去:“账目拿出来!”敢不老实?现在的财务科长,和老板一起可风光了。大面积开始腐败是邓小平南巡以后。以前也有腐败,朱镕基总理说过,腐败哪个国家都有,美国也有。但以前我们能监督。
  赵师傅:现在工人很难监督了。我们市企业的改制,是先从几个大厂,地方政府根本不会把财务、改制的明细公开。职工人多,有人对工厂财务和厂长腐败问题有了疑心,就自己去调查,调查反映渠道都是自己摸索寻找出来的,费了多大劲啊。
  ××制药厂的吴师傅:那会儿有问题就贴大字报;再不行就去找政府,当时找市长都是推门就进的。那些保卫,就是收收报纸,不像现在还管人了。
  70年代我们厂有个副厂长,老说点坏话,是一个“大炮”。我们就上轻化局反映问题,解决不了,就去找市长去。当时市长在开会,我们等了一会儿,后来会开完了。秘书让我们派个代表去,结果当时市长出来了,就说干嘛派代表呢,都进来吧。结果我们就都进去了。后来那个副厂长就调走了。哪像现在,见一次市长可难了。
  ××木器厂下岗工人徐师傅:“四大”在第五次人大撤销了,不然资本主义复辟不了。d一上台领导干部就腐败了,当官的可以骑在人民身上了,他南巡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员干部带头富,那干部腐败如何解决?
  现在的腐败反不胜反,总有贪的地方。靠法制永远是不彻底的,只有发动群众,那又得来一次文革。其实文革就是一场反腐败斗争,整走资派就是整腐败。当时已经出现腐败现象了,红卫兵写大字报讲有些领导穿的皮鞋和用的皮带扣都非常高级。现在中国很多事情没钱办,其实把贪官污吏的钱拿出来就好了。
  九、过去搞民主管理是“走过场”吗?

  问:毛泽东时代有“鞍钢宪法”,搞“两参一改三结合”,你能谈谈这个民主管理到底是怎样搞的吗?
  老工人田师傅:过去脑体差别基本上不是太明显,脑力劳动在车间里有基层小组,在厂里面有设计科、工艺科。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出来后,一定要参与试制试验,在这个试制实验过程中,工人会主动地把他自己的看法提出来,比如你这个设计上有哪一点上我觉得是不太合理的、应该咋样改进,技术人员就会很虚心的请教听意见。
  科室干部要经常地、规定的一个月经常下去劳动的。干部每周六下午都要参加劳动,如果到月底忙的时候也会参加。那时干部和工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创业》?我说一个很不客气的话,今天你们问的问题,对于我们老工人,有的问题就感到很可笑。现在打工就是让你听话,让你咋干你就得咋干、不干你走人。
  老工人丁师傅:当时搞“三结合”,厂里有设计小组,那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搞出技术,到各个车间试运行,发现问题再进一步改进。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当时设计的这个预热器,给发动机预热的,原来厂里用的是苏联设计的,这个大,我们厂里设计的就很小(他边说边比划,表示小3/4左右),工艺都是一样,材料就节省了很多。这是车间一个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他领导一个设计小组,设计出来后经过两年半的实验,工人当然是参与设计其中的、参与实践,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老工人李师傅:过去坐办公室的人都认认真真。现在说句不好听的,坐办公室的都不干事,这画画那描描。在鞍钢宪法实行之前,厂里的干部就以厂为家,参加劳动。干部和工人关系比较好,车间干部直接参与搞生产,不是和现在一样就在办公室里坐着。那时候干部和工人都是一条心的。过去的干部是带头干、领着干,要是有工人提他意见,他自己都要反省好几天,上级领导也要批评他,哪像现在谁提意见就让谁下岗。在四清的时候,我们厂有一个车间主任,工人提他意见,说他“没有工人阶级感情”,提了这意见以后,他那是不吃不喝、心里受不了啊,找工作组谈,说自己十四岁当工人,“说我没有工人阶级感情,太想不通”。他写检查写了两次还通不过,工人就是认为他没有工人阶级感情,不同意、让他继续检查,僵持了一年多。他越想越想不通,最后工作组提醒他,“你自己考虑考虑,工人为啥提出这样的意见?人家工人开着车床,你穿这白衣服往那一站,你想想看你这啥意思?”他说我又不计较,我就穿这衣服啊,工作组就提醒他“你不计较,但工人他怕把你这衣服沾上油渍啊,工人不愿意啊。”这下他想通了,这确实是脱离工人阶级、不团结劳动群众,他重新做了检查,给大家一读,工人就哗哗哗地鼓掌,大家都非常满意。下车间都穿工作服啊,你说你穿着一身很整齐干干净净的衣服(会给工人劳动带来麻烦)。所以那时候工人和干部都是很一致,都是想把生产搞好、把厂搞好。
  老工人金师傅:过去厂里的技术革新,那都是“三结合”搞的。干部领着,或者支部、或者厂里的技术科领着,技术人员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完以后,付诸实施由工人来实践检验,看你这个方案适合不适合。那时这个“三结合”搞得真不错,基本上很少出现失误——理论有了、实践也有了、上面又有正确的领导,失误个啥?技术革新里还有不少工人单独发明的。早先一车间搞运输是人工干活,后来工人发明了用电器的传动装置,减少人的体力劳动、效率也提高了。这些都归功于“三结合”,技术人员、加上车间领导的支持、再加上车间的骨干力量,这样一合就把问题解决了。当时我们厂这样搞出来的技术产品可多了,相当多。
  吴师傅:干部参加劳动使大家劳动热情都很高涨。领导干部都冲到生产一线了,普通工人有什么理由不卖力啊!当时工人都争上游,争小红旗。
  一位未担任过干部职务的普通工人:那时候很多工人对工厂的管理不感兴趣,只埋头于自己的岗位工作。但工人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对于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当时领导参与劳动是很普遍的,很多工厂的领导都是从普通工人中提拔上来的。干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调整时间参加劳动,可以说有的干部比工人还累,但工资和一般工人相当。遇到什么活,领导冲在前面。单位里干部打扫卫生、帮工人买饭等例子很多。这些都使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
  东北一位砖厂的老工人:我们砖厂包括厂长在内,有五六个人是脱产的。厂长是上级派的,班组长是工人选出来的,班组长也是工人,不比大家多拿工资,还要带头儿干活。干部的工资与工人差别不大,有的工人工资比干部还要高。
  凌师傅:那时候大学毕业以后,出来都先到车间去当见习技术员,一定时间后再转成技术员。我们原来是个贫穷的国家,农业都不是很富,工业你想啥?所以提出工业技术改革、技术革命,效率就提高了。我原来是车间的一个领导,原来轧钢啊都是人工的,又热又累,我们就想把这个体力劳动降下来。有了这个想法,再加上技术人员的智慧,车间领导支持,底下的骨干人员、还有对这些方面有兴趣的人一起,结果就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研究出从加热炉里出炉通过轨道运到轧钢地点的办法,代替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李师傅:当时工人和知识分子关系是很融洽的,一个国家没有知识怎么行?但是要看学的是啥知识、都用到哪了?你看这李鹏跟新加坡学的高薪养廉,学的啥?车间主任工作都是单间、一人一套房!你说这是个人行为?这是受整个大气候的影响。
  知识分子是随整个政治体制来实现个人才能的。现在大学生都是想的怎么去当官,这是最现实的。邓小平说干部要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实际是什么意思呢?文凭是个宝,年龄不可少,口才是关键,钱财比山高。你看那个发动机厂的技术员,半年里当上了副厂长、过半年当上市里主任,再过半年副局长、省委常委,现在全国妇联的主任,我是听过他的几次报告,那真是老太太的裹脚——又臭又长,就是那水平了。关键是你这知识分子到了大环境里,就只能变这样。
  问:毛时代工厂经常开会,开这些会是简单走走过场,还是真的对维护工人主人翁地位有帮助?普通工人一般都参加哪些开会?在开会讨论时,大家提意见提得最多的是哪些方面?
  电缆厂孙师傅:那时开会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以车间为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每个人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安排下周任务,如果有未完成的,其他人帮忙完成,一周开一次。二是以厂为单位的生产调度会,也是每周一次,全厂各车间负责人参加,70年代的时候,厂长迟到都得交待清楚,并且要扣奖金,大伙儿的监督是很严密的。三是政治学习会,每天要抽一小时进行政治学习。
  开会都在业余时间,不耽误生产。开会主要围绕生产,同时提高政治思想。各车间如何相互协作,生产程序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完成生产任务,每天生产多少都是会上讨论规划的,都有记录,管理得很有条理。
  马师傅:那时候工会的干部只有3、4个人,他们都不脱产,除了主席、副主席,就是两个办事员。工会开会是召集全厂的工会成员参加的。上班前后都要开生产会、分析会,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车间分成几个组,每组有10-20人。
  沈阳标准件厂的老工人说:过去工会就是搞福利的。工会有小组,平时有活动,有会议。
  以前在工厂里一天学习一个半小时,现在都没有了,学习主要是学政治、学生产。工人们不觉得学习是一件心烦的事。当时心情舒畅,什么顾虑都没有。厂里传达过鞍钢宪法,更主要的还是学大庆。工厂里有啥事,工人都可以参加,比如评劳模。工人可以提合理化建议,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工人有说话的权利,可以要求调动,身体有病可以退二线。关于工人工资评级,一个是靠工龄,不用找关系,另一个就是工人互相评。每次群众运动也都会让工人参加讨论。
  田师傅:班组会是很经常的,一个班组大的百十个人,小的十几个人。大家每天开会都是很主动的,开工前布置一下工作:今天都是啥任务,工作完成的工时是多少——国有企业的管理都是有一套相当严谨的制度的,不是像现在宣扬的什么的“国有企业大锅饭、养懒人”,根本就不是这个概念!也不是有些人说的每天都是什么斗私批修,根本就没这回事儿。
  金师傅:开会是工人当家作主的表现。工人最大的权利,就是你厂长不能随便处理、开除工人,必须经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要是通不过想开除也开除不了。那时候工厂里经常开会,生产会、行政会、党支部生活会,一个礼拜最少三个下午,再加两个晚上,两个晚上一个是用来开党员生活会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作自我检查,然后大家议一议。大家心里也不觉得烦,因为已经形成习惯了。明天有啥事了就开职工大会,事先有通知,开会是下午4点以后。
  凌师傅:一般工人都是参加车间一级的管理。每个月下了一定的生产计划,尽量地减少浪费——每次讨论这个工人提意见的最多。
  丁师傅:我给你讲一个厂办的事情。那时候部里派一个农业局长来视察工作,厂办觉得不能叫人家喝白水,就买了两包茶叶一包烟,那时候这花不了几块钱。后来开会一说,职工发现按规章制度里不能报销,这个账一直挂到文化大革命,你看着规章制度严格不严格?你再看看,到现在报销大吃大喝的经费算个啥?
  朱师傅:我那时候管理过工资,基本工资、医疗、福利等构成工资总成,但发给工人的是一部分,大概是82%。另外18%留在常理作为医疗、教育的补助费用,余下的利润交给国家。厂长根本没有“我先分”的权利,工资的分成是大家开会定的、工会讨论通过的,厂长根本没有个人的决定权。厂长管生产,就像像小区的物业管理,而不是所有者,他是受党委领导的。后来改革把国营改成了国有,偷换概念,资产阶级国家夺取了资产。工人也从主人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和厂子也要签合同了。
  90年代厂里一个小小的班组长都敢贪工人的1千块钱,两个工人告了12年都告不下来。毛时代可不是这样,职代会、工会,车间还有骨干小组、党小组,大家一起审理行政计划;厂里的财务要受上级监督;而且还经常搞运动,不是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吗?大会小会班组会,就是为了这个。有时工人也烦,下班就要开会。但是会上生产啊、财务啊、人事啊都得公开,所以没人敢贪污乱动,大家都监督着。
  吴师傅:我们每周都开班组会,上班前或下班后,开半个小时。那会儿都乐意开,主要就是讲些技术创新、学一些国家的政策文件、 报告厂子的生产状况、奖优罚后等。这些都是工人必须知道的。每周或每两周还要开一次全厂的大会,向工人汇报生产情况。如果有人有自由主义,比如迟到早退,或者生活作风不检点,开会的时候就经常批评他。
  那时候大家都不讲面子,谁做不好的话工人就会当面批评。干部意见也会提。也有派性,我们厂就分两派,一派就给另一派提。我就提过,说这次生产没有领导好,有窝工现象,或者说干部有些偏听偏信。
  一位老退休工人:工人对群众运动是欢迎的。我们经常开会,通过开会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也经常讨论厂里的工作,比如生产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就在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现在二十多年都不开会,对国家大事都不了解了。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aobing 2013-2-4 14:39
阳和平的视频,毛泽东时代在中国当工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yODM1NjQ4.html
引用 laobing 2013-2-4 14:34
我没有真正当过工人,但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跑遍了辽宁的无线电厂,也有也有许多朋友在工厂工作。那个年代,总体上工人在厂里当家作主,在社会上受到尊严。当然和别的领域一样,虽然工作有保障,但你不能随便换单位。后来从奖金开始,优化组合、承包、聘任、改制、买断工龄,私有化,就像阳和平说的,中国工人被温水煮青蛙了。当时为了出来,我把档案放到一个国企办护照,正赶上改制、聘任、签合同,看到工人的无奈和无助,厂长和劳资科长的春风得意。作为一个上边朋友介绍去的过客,这些和我都没直接关系,但心里非常沉重。那时改革还没有深入。这方面的情况,阳和平讲的非常深刻。
引用 逾越寒冬 2013-1-29 11:37
《工农兵联合起来》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杀尽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
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引用 反毛者乃畜生 2013-1-27 02:31
我小时候是改开的前期,工人参与对工厂的管理还没有完全丧失,我就亲眼看见我爸在车间会上发言,他只是个普通工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3-1-25 23:35
中国工人研究网就是过去路石和五百二同志领导的网站,后因报道南方工人斗争被当局强行关闭。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5 08:31 , Processed in 0.012473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