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全球经济危机出路在望?

2013-2-11 23:2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017| 评论: 0|原作者: 罗伯特·布伦纳访谈录|来自: 红旗网

摘要: 本系列访谈的第二辑,是韩国经济学家郑成真对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P. Brenner)的访谈。在访谈中,布伦纳对资本主义体系作出批判,幷指出目前经济危机的源头在于全球制造业的产能过剩,而这种过剩更被复制到亚洲国家,令危机变得旷日持久。
全球经济危机出路在望?

罗伯特·布伦纳 【韩】郑成真

顾明成译



【编者注】为庆祝新年,本报(The Hankyoreh)最近连续刊登一系列对国外激进学者的访谈。访谈的议题包括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国际贸易与货币秩序、环境与社会发展、收入分配、以及生产与消费。

本系列访谈的第二辑,是经济学家郑成真(Jeong Seong-jin)对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P. Brenner)的访谈。在访谈中,布伦纳对资本主义体系作出批判,幷指出目前经济危机的源头在于全球制造业的产能过剩,而这种过剩更被复制到亚洲国家,令危机变得旷日持久。同时,一个滑向“资产价格的凯恩斯主义”(或称为“泡沫经济学”)的长期趋势对目前的全球经济状态也难辞其咎。布伦纳进而指出,危机的解决之道正是危机本身。谈到韩国时,布伦纳预测,李明博政府所依仗的政府带动下的增长和现代新自由主义两相结合的办法,长期来看幷不会成功。布伦纳更鼓励韩国的激进团体加强劳工运动,以重建阶级之间的力量平衡。

【郑成真】大部分的媒体和分析师都将目前的危机定性为一个“金融危机”。您认同这样的描述吗?

【罗伯特·布伦纳】分析师们将银行体系及证券市场的崩溃作为他们理论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幷没有向深一层探讨。上至财长保尔森及联储局主席伯南克,下至普通的分析师,都认为可以将这个危机简单地解释为金融部门出了问题。同时,他们又声称实体经济仍然强健(即所谓基本面仍然健康)。实际上,没有什么能比此番言论更具有误导性了。今天这场危机的基本源头,其实在于发达经济体的活力在1973年之后(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持续地减退。随着一个接一个的繁荣周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表现“稳定地”恶化。这可以从每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指标中得到体现——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实际工资等等。最明显的一点是,刚结束的2001-2007繁荣周期,其实是战后最微弱的一次,尽管政府在期间已经给予了美国和平时期中最为庞大的经济刺激。

【郑】对于实体经济在1973年之后的长期薄弱,也即您著作中所称的“长期低迷”(the long downturn),请问您是如何解释的?

【布伦纳】 长期低迷的主因,是资本投资回报率自1960年代末之后存在深远而持续的减退。在实际工资增长率急剧下滑的背景之下,利润率之无法恢复就变得更为显著了。而利润率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是全球制造业长期的产能过剩。一直以来所发生的,其实是制造业的新力量逐步进入世界市场——先后是德国、日本、东北亚、东南亚,最后是中国这个利维坦。这些后发的经济体能够以更为低廉的成本生产出和原来无异的产品,结果造成在一个接一个的行业中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进而价格下行、利润下降。然而利润遭到挤压的企业幷不轻易退出行业,而是试图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快对新技术的投资来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这只会令产能过剩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回报率不断下降,导致资本家们只能从他们的投资中获取越来越少的剩余。于是,他们别无选择之下只好减慢厂房设备和人员雇佣的增长。同时,出于恢复盈利能力的目的,他们开始裁减员工补助,政府也开始削减社会开支的增长。然而,所有这些裁减措施最终导致了总体需求在长期出现问题。总体需求的持续薄弱也就成为了经济长期疲软的直接原因。

【郑】带动目前这场危机的,是膨胀了10年的房地产泡沫出现了历史性的破灭。您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布伦纳】房地产泡沫应该放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的资产价格泡沫中去理解,幷且应该联系到美联储在培育这些泡沫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从长期低迷开始之后,国家的经济部门就设法通过鼓励公共借贷和私人借贷的办法,来对付需求不足的问题。最初,他们诉诸赤字预算,这个办法也让他们得以避免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慢慢地等量的借贷所能带来的增长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实际上,为了拖延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那种严重的危机,他们只好接受让经济滑向停滞。1990年代早期,在克林顿政府的带领下,美国和欧洲的政府设法通过协同迈向平衡预算的办法,来解除他们对债务的依赖。他们的方案就是通过自由市场来支配经济。但是,由于利润率仍未得到恢复,赤字的减少自然为需求带来巨大的冲击,幷造就了1991-1995经济衰退,在当时属战后之最。于是,为了让经济重新扩张,美国当局最终采纳了一个由日本在1980年代末所开创的措施。美联储通过维持低利率,促进了借贷幷进而鼓励了对金融资产的投资。随着资产价格上扬,企业和家庭的财富都得到了巨大的增长(至少账面上如此)。于是他们得以大幅度地借钱,他们的投资能力也随之大增,经济随之蓬勃。由此,私人赤字取代了公共赤字,“资产价格的凯恩斯主义”也取代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于是,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们也就目睹了不同寻常的世界经济奇观。资本积累的延续实际上变得依赖于由国家政策制定者(及管制者)所培育和合理化的历史性投机热潮——首先是1990年代末的股票市场泡沫,然后是200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信用市场泡沫。

【郑】您曾准确预测了目前的危机以及2001年的经济衰退。您对全球经济又有怎样的展望呢?2009年内经济是否会变得更差,或是能得到恢复呢?您预期目前的危机会像大萧条时候那么严重吗?

【布伦纳】虽然目前实在没有办法确知,但是目前的危机的确比曾经是战后最大的衰退(1979-1982)更为严重,幷且很可能会与大萧条相匹敌。经济预测者其实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其实高估了实体经济的强度,幷且没有考虑到实体经济对债务的依赖,以及债务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依赖。美国最近一个繁荣周期(2001-2007)期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实为战后之最低。私人部门的人员雇佣幷无增长。厂房设备的增长率也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同是战后最低。实际工资基本上只是保持不变。中等家庭的收入在二战之后首次出现了零增长。由于信贷放松以及房地产价格上扬,经济增长得以完全由个人消费及住房投资所带动。尽管房地产泡沫和布什政府的庞大联邦赤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刺激,经济表现实际上却是很薄弱的。2001-2005年间,仅房地产一项就几乎占了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中的三分之一,以及人员雇佣增量中的一半。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消费和住房投资将会陡降,经济也将陷入衰退。

【郑】很多人断言目前的危机是典型的“闵斯基危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危机。他们认为金融部门的“投机-泡沫-破灭”过程在这个危机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您如何回应这种观点呢?

【布伦纳】我认为把危机的实体方面和金融方面做这样的对立是对理解问题没有帮助的。正如我所强调的,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危机,因为危机的根源在于利润率在长期内的下滑幷且无法得到恢复。这也是资本积累减慢一直持续至今的基本源头。在2001年,美国非金融部门企业的利润率是战后除1980年之外最低的一年。于是,企业只好诉诸投资和人员雇佣,但是这又让总体需求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商业气氛也因此变得更为暗淡。这就是刚刚过去的繁荣周期中增长极为缓慢的原因所在。然而,要理解目前的经济崩溃,我们必须论证实体经济的疲弱与金融部门的崩溃之间的关系。而关键的连接点恰恰在于经济体越来越依赖借贷来支撑经济运作,而政府则越来越依赖资产价格上扬来支撑借贷的持续。房地产和信用市场泡沫的基本条件,就是持久的低成本借贷。而这个条件的达成,有赖于世界经济的薄弱(尤其在1997-1998和2001-2002两场危机之后),以及东亚政府大量购买美元从而保持他们货币的低汇率以及美国国内的高消费。

与此同时,美联储局也让短期利率保持在1950年代之后的最低点。正因为可以极低成本借贷,银行也愿意向投机者提供贷款。正是这些投资,令所有资产的价格都空前地高,也令放贷的回报(债券利率)空前地低。房地产价格上扬以及美国财政部债券的实际回报下跌,就是很明显的症状。但是由于放贷回报很低,依靠放贷获取利润的机构就遇到了经营困难。虽然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尤其陷入困境,但是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也同样受到影响。于是,即便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些机构仍然很乐意大量投资到以十分可疑的次级按揭作为抵押的证券之中,因为这些证券带来的回报实在是高得异乎寻常。实际上,他们还不满足于此——他们购买了按揭抵押的证券之后,按揭的发起人也得以继续向更不合资格的借款人放债。由此,房地产泡沫得以膨胀至历史性的水平,经济也得以继续扩张。但是,这当然不可能持续存在。一旦房地产价格下滑,就会出现实体经济的衰退和金融部门的崩溃,因为两者都共同依赖于房地产泡沫这个发动机。今天,经济衰退令金融崩溃更为严重,因为经济衰退恶化了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同样地,金融崩溃也令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因为金融崩溃令信贷变得十分艰难。正是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这个相互强化的关系,令政策制定者难以应付目前不断恶化的困境,同时也令潜在的经济大灾难变得更加明显。

【郑】即使我们承认战后资本主义在1970年代进入了长期低迷,但是似乎无法否认的是,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在1980年代之后的确成功避免了这个低迷趋势的恶化。

【布伦纳】如果你说的新自由主义是指诉诸金融和去管制化,那我不认为对经济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所指的是雇主和政府加大对工人工资、工作条件、以及福利国家的攻击,那么毫无疑问这将缓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尽管如此,雇主一方的攻势幷不是等到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时代才发起,而是早在1970年代初期利润率开始下降和凯恩斯主义开始式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幷且,这个攻势幷未能令利润率得到恢复,反而只是恶化了总体需求不足的问题。总体需求的不足最终迫使经济当局转向更为有力但也更为危险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也就是导致目前这个灾难的“资产价格的凯恩斯主义”。

【郑】有人认为,从1980年代直至如今,一个新的“金融化”或“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范式维持了所谓的“资本复活”时期(Gerard Dumenil)。您怎么看“金融化”或“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的议题?

【布伦纳】“金融主导的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内在的矛盾,因为一般来说(虽然存在一些显著的例外,例如消费者借贷),金融利润的维持依赖于实体经济利润的维持。为了应付实体经济中利润率的下降,一些政府(主要是由美国政府带领)通过放松对金融部门的管制来鼓励经济体转向金融。但是由于实体经济继续向下,去管制化的主要结果只会强化金融部门的竞争,进而令利润更难获取,幷且助长了投机和高风险的业务。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高级经理层获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额财富,因为他们的薪酬直接和短期的利润挂钩。通过扩张公司的资产或贷款,以及增加风险,他们得以维持短时间内的高额回报。但是这种经营方式迟早会让经理层付出沉重的代价——公司长期的财务稳健性、放贷、甚至是华尔街放贷投资银行的衰落。1970年代之后的每一次所谓金融扩张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幷且需要国家大规模的救援才能得以恢复。第三世界在1970年代以及1980年代初期的放贷泡沫如此,1980年代储蓄和贷款的膨胀、杠杆收购的狂热、商品房的泡沫化如此,1990年代后半期股票市场的泡沫化如此,2000年代的房地产及信用市场泡沫当然也如此。金融部门表面上看来很有活力,无非只是因为政府愿意热情地倾囊相助。?

【郑】凯恩斯主义或者国家主义似乎很坦然地复苏成为时代精神。您对凯恩斯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复活有什么总体评价呢?它能否帮助我们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至少减轻危机的程度?

【布伦纳】今天的政府除了诉诸凯恩斯主义和国家机器之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挽救经济了。毕竟,自由市场已经被证明完全无法阻止或者应付经济灾难,更谈不上达到稳定和增长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的政治精英们在昨天仍然在赞美金融市场的去管制化,到今天却突然全部变成凯恩斯主义者。然而我们却有理由怀疑,通过庞大的政府赤字及放松信用来促进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的确能够产生很多人所期望的效果。毕竟,在过去的七年间,拜美联储局的房地产泡沫所带动的借贷扩张、以及布什政府的赤字预算所赐,我们才得以目睹和平时期最为瞩目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刺激。然而我们所得到的却是战后最为疲弱的一次繁荣周期。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比以前大为严峻。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信用体系的崩溃,家庭开始削减他们的消费和住房投资。于是,企业的利润再次下降。雇主们当然也开始积极迅速地削减员工薪酬及裁员,从而引发需求下降和利润下跌之间的恶性循环。家庭一直以来都指望不断上升地房地产价格能让他们借更多的债务和代替他们进行储蓄。然而现在,在经济体最迫切需要他们消费的时候,他们反而因为债台高筑而不得不减少债务和增加储蓄。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政府派到他们手中的钱,大部分都会被存起来,而不会用于消费。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扩张期间都几乎无法推进实体经济,现在遇到了1930年代以来最恶劣的经济衰退,我们又能指望什么呢?

为了对目前的经济施加显著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必定要策划一个巨大的政府投资浪潮(直接或间接的投资),这实际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克服巨大的政治和经济阻力。美国的政治文化对国有企业这个概念是深恶痛绝的。同时,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大量开支及国家债务又会威胁到美元的地位。直至如今,东亚国家的政府仍然很乐意购买美国的外债和政府公债,从而维持美国国内的消费以及他们自己的出口。但是,当危机甚至波及到中国的时候,这些国家就会开始无力支持美国空前庞大的赤字。挤兑美元这个实在可怕至极的景象已经开始悄悄向我们逼近了。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12:12 , Processed in 0.0215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