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

2013-2-12 11:0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118| 评论: 0|原作者: 左大培|来自: 左大培网

摘要: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上) 作者:左大培 日期:2011年01月30日 ⁄ 点击 105+ ⁄ 暂无评论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土地之失(上) (2011年1月11日) 中国的私有化企业“改制”招致了全民的痛恨,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信徒们仍然不想罢手,还要不屈不挠地推进私有化的所谓事业单位“改制”。他们所说的“事业单位改制”,名义上是要“将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实际上却 ...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上)
作者:左大培  日期:2011年01月30日  ⁄ 点击 105+ ⁄
暂无评论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土地之失(上)
(2011年1月11日)
中国的私有化企业“改制”招致了全民的痛恨,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信徒们仍然不想罢手,还要不屈不挠地推进私有化的所谓事业单位“改制”。他们所说的“事业单位改制”,名义上是要“将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实际上却是要将国有的事业单位私有化,而真实的动机则是要资助少数人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
其实这种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丑剧,在十几年前就上演过。那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进行了一场“大改组”,由计算所创办的“联想集团”反过来管理计算所,结果是联想集团不但没有管理好计算所,很快就不得不与计算所脱离关系,而且联想集团又在“大改组”之后侵占了原来由计算所使用的国有土地,将这块国有土地变成了联想集团中的少数人暴富的财源。
一、“联想管理计算所”的失败
《中国教育报》1998年10月20日的报道《中科院计算所消肿减肥》中这样描述计算所:“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于1956年,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它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和计算机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小型(103型)和大型(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培养了第一批计算机科技人才,研制了一大批高速计算机系统和专业计算机,为两弹一星等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计算所使用的8万平方米土地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曾经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电子管大型计算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晶体管大型计算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几十年来跟上和追赶计算机技术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地带。
就面积来说,计算所占用的国有土地是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中最大的。这是因为早期的大型计算机往往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计算所当然需要使用很大面积的土地。
《中国教育报》1998年10月20日的那篇报道也说明,联想集团“前身是计算所的新技术发展公司”,到1998年底,已经发展为一个“大型信息产业集团,拥有6千名员工,净资产16亿元人民币。1997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实现利税3.54亿元。”实际上,联想集团本来是中科院计算所创办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才改名为联想集团。据《计算机世界》2000年前后发表的蒋胜兰所作《痛苦的裂变》一文披露,“从1984年到1991年,联想集团一直是计算所的全资子公司”,“计算所的所长一直担任联想的董事长”。“1991年以后,联想划为院管公司”,计算所持有的联想的45%的股权划归中科院。中科院后来还同意,由中科院(包括计算所)“持有联想65%的股份,另外35%的股份为联想职工持有”。但是到蒋胜兰这篇文章发表时为止,“联想集团员工个人在这35%中具体的持股方案”仍然“未获批准”。
“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利用计算所的“联想式汉卡”等科技研发成果,将其转化为产品销售而大获成功。原计算所六室的科技人员柳传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了计算所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之后,柳传志就一直实际控制着联想集团。联想集团将计算所的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成功不仅使柳传志名声大振,从此成了神话式的“企业家”,而且显然也激发了中科院改革计算所管理体制的决心。而这种改革最初的思路是所谓的“儿子管老子”,让柳传志及联想集团来管理计算所。先是一直集中精力经营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被任命为计算所所长,任期从1995年1月到1998年10月,按蒋胜兰文章的说法,这是中科院“委托联想对计算所实施”“企业化管理”;接着就在1998年10月对计算所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而且实际上是由联想集团来控制和“重组”计算所。
据《中国教育报》1998年10月20日的那篇文章报道,1998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义埙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科院将对计算所进行“大改组”,把计算所一分为二,新的计算所从1999年起开始运作,规模缩小,只聘请60余人,其余1千多名员工转岗分流到联想集团,称“计算所二部”。计算所“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将由中科院、计算所、联想集团以及社会其他人士组成”,而计算所的所长“将由理事会推荐,院党组聘请。”这次改组之后,1998年10月42岁的高文接替柳传志任计算所所长,但柳传志仍然是计算所的所谓“理事会”的主席,位居高文之上,高文需要向柳传志汇报工作。
按《中国教育报》1998年10月20日的那篇报道的说法,当时的打算是“联想集团将通过‘合同研究’的方式同新的计算所进行技术协作,注入资金和人员,研究成果共享”;计算所的经费则“实行年度预算拨款制度,争取国家项目、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联想集团的经费投入将占到一半(该集团上交中科院的大部分利润就用于新的计算所的发展)。据有关人士透露,每年人均科研经费将达到40万元。”
但是,以后不到一年的实践就证明,联想管理计算所是一场失败的尝试。失败的根源在于,柳传志领导的联想只想开发短期内就可以得到丰厚利润的实用技术,这与计算所承担并必须完成的尖端项目的研发相互冲突。而且计算所尖端项目的研发有国家雄厚资金的支持。到1999年,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负责的曙光并行机项目其研究经费全部来源于国家科技部的拨款,两年中每年的研究费用都达到近3千万元人民币;夏培肃院士从事的高性能机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经费大约为每年6百万元,也全部来源于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
这就导致了计算所科研人员与柳传志领导的联想集团的冲突。蒋胜兰的那篇文章说,一方面,计算所的一些研究人员“抱怨联想总是说话不算数,该投的钱最终却没投,一些项目联想本不应拥有发言权,但联想却硬要发言;而联想”却抱怨“自己的投资并未完全围绕自己的市场指挥棒转,效益不高。”于是,联想在完成这次所谓的“大改组”仅仅半年之后,就“宣布成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中央研究院”,刚上任计算所所长才半年的高文也提出了辞职报告,不过没有立即得到批准。高文的申请辞职甚至使计算所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几乎无人领导的状态。
蒋胜兰在《计算机世界》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报道说:1999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义埙再次来到中科院计算所。在计算所南楼3层一间教室内,面对计算所百余名技术骨干人员,中科院高技术管理局桂文庄局长宣布了中科院院部的新决定:正式免除高文任期仅一年的计算所所长职务,任命李国杰院士接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一职。直到这样在1999年12月撤销了计算所的“理事会”并任命李国杰为所长,使柳传志与中科院计算所完全脱离关系,计算所才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2009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到计算所视察时还坦白承认,当年让“联想管计算所”是错误的。
中科院计算所主要承担的是有长远意义的重大突破性基本技术的研究任务。尽管柳传志也在计算所担任过科技人员,但是像他那样一个“赶快赚钱”式的商人习气极重的人,实际上并不适于领导中科院计算所这样的研究单位。况且从柳传志在计算机研发方面的业务水平看,他也并不具备担任计算所所长的条件。他在任所长期间并未具体领导计算所的业务工作,全所科研的具体业务全由常务副所长李树贻主持操作。在他任所长期间,计算所员工的情绪低落,当时计算所大楼一到晚上漆黑一片,科研形势每况愈下,整个计算所到了垮台的边缘。这些在1999年计算所“大改组”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早就预示了“联想管理计算所”的必然失败。
 
利用事业单位“改制”侵吞国有财产的典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土地之失(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10:06 , Processed in 0.02935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