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起源

2013-2-12 12:17| 发布者: 而东| 查看: 1677| 评论: 0|原作者: 乌特萨·帕特内克

摘要: 自1991年印度实施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之后,面对印度庞大的人口,其粮食产出和可用性已经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由改革带来的农业大萧条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这个问题日益尖锐,每单位资本的粮食产出和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粮食消耗都急剧下滑。财富从多数人手中逐步向少数富有阶层手中汇聚,相比起过去,相当一部分人口被迫吃更少的食物,穿更旧的衣服。当前的全球经济萧条加剧了这一现象——高失业率导致大众消费 ...

忽略收入因素,粮食消耗持续下降

西方经济观察员广泛认为,07-08年粮食价格的急速拉升是由中国和印度富人们快速增长的粮食需求造成的。多年来,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以每年6%9%的速度增长,高收入阶层也表现出上升的副产品需求。但是,这么解释食品价格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是不对的。类似George W. BushPaul Krugman的评论家关于中印两国人均粮食总消耗会急剧拉升的预测也许是对的,但他们毫无根据地假设中印两国收入分配不变,并错误地认为中印两国的粮食消耗真的急剧上涨了。

相反,由于印度削减了在农村地区的支出,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增大,大部分人口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迫使人们减少在食物方面的支出。交通、电力和医疗等公共设施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人们在食物方面的支出。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即使高收入阶层粮食需求快速上涨,中印两国的人均粮食消耗明显下降。统计数据显示,印度少数变富群体上涨的粮食需求不足以抵消大部分民众收入和购买力的急剧压缩。虽然我们只在印度得出了这个结论,但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均粮食消耗的下降提供了基础。

刚才我们假设国民收入分配不变,实际粮食消耗要比预计量小。但实际上印度收入分配差距正在快速增大。1999年,国际食品政策研究中心,BhallaHazellKerr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预计,如果印度人均收入保证以每年6.0%(另一种预测是3.7%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前,印度国民粮食总消耗为3.75亿吨(其中2.67亿吨是直接粮食消耗,1.08亿吨间接粮食消耗)。根据这两种增长率我们推算出2004年和2005年的粮食总需求分别是1.985亿吨和2.185亿吨。7

20042005年,印度的实际粮食总需求只有1.57亿吨。如果按照第一种预测——人均收入按照3.7%的比例增长,粮食需求缺口为4150万吨;如果按照第二种更现实的预测——人均收入按照6.0%的比例增长,粮食需求将出现6250万吨的巨大缺口。就算预测中使用的参数都很合理,但这些预测都远远高于实际消耗。由于作者们没办法预测收入不平均变化的规律,他们只好假设收入分配保持不变。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能够看到收入不平均正在以最坏的方式扩大——大部分人口的真实收入绝对下降,粮食需求急剧下降,导致图2中的总需求曲线下行。以前的人均粮食产出曲线比人均粮食需求曲线下降的快,但到2002年,人均粮食需求曲线比人均粮食产出曲线下降的更快。某一年的粮食的可用量是测量实际市场需求和实际国民粮食消耗的一种手段。为了得到可用量这一数据,净进口(如果有的话)和公粮储备(如果有的话)将被计算入净产出里。净进口和公粮储备减少表明粮食需求大于产出,净出口和公粮储备增加表明粮食需求小于支出。82002年印度就有远远高出缓冲需求的4000万吨粮食储备。而1991年出台的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中所带来的失业率上升,大众粮食消费紧缩和饥饿增加等负面影响,继续被我们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忽略。

实际上,平均每个印度五口之家在2005年消耗的粮食比1991年消减了惊人的110公斤,反映出不同的趋势:少数富人粮食摄入的快速增长抵消了广大群众在粮食摄入上的巨大滑坡。根据国家营养摄入抽样调查报告(NSS9显示,在1993-94年到2004-05年期间,农村地区五分之四的人口不仅人均摄入热量下降,人均蛋白质摄入也出现了严重滑坡。

2. 印度人均粮食产出和享有量(取1年表示3年平均数)

标注:粮食产出指的是净产出 = 毛产出的87.5%,另外的12.5%记为种子、饲料和损耗。享有量 = 净产出 + 净进口 - 净增加的公粮。以上是官方数据。这两个变量除以总人口就是人均粮食产出/享有量比。图表数据由Utsa Patnaik更新至2004-2005年度,“度新自由主义和印度农村的贫困”,《经济政治周刊》,2007728-83日。

世界银行和中印两国政府都表示要消除贫困,但都使用了不正确的手段——修改贫困线。两国政府都使用营养标准也就是家庭总支出来定义贫困线,但其中的食品支出部分允许消费者无限接近特定的最低营养标准。1973-74年,印度以营养为标准的农村贫困线是每月49卢比(约合6美元)。同时在中国,通过1984年的首次分析制定的农村地区贫困线是每年200元也就是每月16.67元。虽然数据依然有效,但之后中印两国没有再使用营养标准作为贫困线标准,而是简单地升级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满足上述营养要求,所需要的费用也在上涨。以上的过程忽略了这一点,并导致贫困线被逐步低估。三十年过后,官方贫困线标准低的荒唐:2005年印度农村地区贫困线为每月356卢比,每天低于12卢比(约26美分),在开放市场上连一公斤大米都买不到。我们必须记住的是,这条贫困线是指不仅涵盖每天饮食,同时包括燃料、交通、服装、卫生、教育等其他费用在内的总支出。相似的是,2007年中国官方农村地区贫困线是每年1067元或每天2.92元。当时最便宜的大米价格为4元一公斤。打个比方,如果美国南部地区的贫困线在每天1美元左右,大概大家就能理解官方贫困线是有多荒谬了。

这些所谓的贫困线每日只摄取非常少的热量,远远不到营养标准,被视作中印两国的赤贫线更合适一些。当贫困标准已被设定,消费标准是可以降低的。这就使得官方贫困率下降一点都不奇怪,就像学校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不断降低及格线一样虚假。真实的贫困线应该比官方贫困线高2倍以上,应该用这些贫困线来表明,贫困人口并没有减少,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和重视出口的期间极其快速的增长了。10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0 13:35 , Processed in 0.017195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