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古怪的苏中农村

2013-2-27 21:32| 发布者: 而东| 查看: 2016| 评论: 1|原作者: 荷风掠影

摘要: 自由市场式的发展结果,使得苏中变得农村不是农村、城市不是城市,而且城市化的代价高昂,假如眼前繁华算是市场化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那么城镇化新农村现实问题,便是一个哲学否定的社会进程。

南行杂谭:古怪的苏中农村(二)

 

事实上,按照我所率意描述的苏中盛景,如果给出你对农村发展的基本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不仅因为苏中农村的春节浮华仅仅只是种种偶然促成的短暂盛会,而且根本只需最多5%左右的自由公民,在无比广阔的农村舞台自发登场,就能自然导演出令人倾醉的迷离景象。而公知们即便能够走马获取此类上传下达的社会信息,也很难得了。

仔细看去,河也不是那条河,海也不是那片海,人也不是那些人,苏中既不是农村也不是城市。河流早已丧失了基本功能,这在本人前几年的帖子中曾经专题谈到,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也许纵横密布的大小河流,就像一条条横七竖八的丑陋蛆虫僵陈于苏中大地,原本深涵着的水乡灵气荡然不存,反倒成了当代城镇化的无数“鸡肋”,似乎变作表面自由内在僵化的市场化农村经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大“累赘”。

资源丰富的苏中沿海,早先也是慷慨养育当地民众的衣食父母,后来分割承包的大片滩涂,居然成了阻碍民众与大海天然联系的巨大屏障。尽管也有少之又少的农村承包人因此受益,但绝大多数以海产作为主要食物的苏中农民却与大海咫尺天涯,导致春节期间的部分海产价格飙升,比如400上下的海鲳每公斤高达500元左右甚至更贵,不谋横财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接踵而来的是商业开发的围海造地,以便减少苏中城镇化的用地成本,沿海农民想看大海也就变成比较奢侈了,本人专程驱车前去转了一圈。

苏中农民的外出比例极高。他们也许不是最底层的农村打工族,通常从事建筑、装修和经商等的收益相对较高,由此成就一批也许不足5%的农村新贵,每到春节便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成为制造苏中春节盛景的主要力量。其中许多新贵在大中城市有房有店有厂,部分获得城市户口,但因无法简单描述的种种原因很难转作城市居民,成为农村与城市的两栖动物。他们可能在外地城市、当地乡镇和农村原住地分别拥有商品房和别墅,但你休想令其轻易放弃农村那个生存之根,试图整合土地资源的农村城镇化目标难能实现。

苏中肥沃的耕地资源即将告罄,沿路沿河沿田的高级别墅快速增长,加上民营企业的不断兴起,使得多年前的连片耕地逐步消失,原先整齐划一的农村大田纷纷变成零乱不堪的农村自然住宅区。由于承包经营的农村自然经济始终没有长远规划,这里也就渐渐成了没有耕地的农村、或者没有规则的城市、而且常年都是人比楼少的现代另类“社会”。自由市场式的发展结果,使得苏中变得农村不是农村、城市不是城市,而且城市化的代价高昂,假如眼前繁华算是市场化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那么城镇化新农村现实问题,便是一个哲学否定的社会进程。


。。。未完待续。。。

(责编:而东)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xt 2013-2-28 14:18
农村不是农村、城市不是城市,而且城市化的代价高昂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8 12:31 , Processed in 0.01269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