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就业难成了国企的“罪孽”?

2013-6-2 02:59| 发布者: 刘杰| 查看: 545| 评论: 2|原作者: 鲁宁

摘要: 如果是因为国企的存在才导致大学生“挑挑拣拣”,那么,众多外企、上市企业、优质民企招录大学生的门槛同样很高,甚至比国企更高,同样令众多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心想往之却求之不得,又该作何解释呢?
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点难,这既是客观事实,亦是“老生常谈”,这些年可谓年年如此。

但经部分媒体的“选择性翻炒”,今年突然成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两条:一是今年的毕业生总量比去年多出了十几万人(总量有699万人,新增占比有多少人人会算);二是到上月末签约率还只有30%出头(可签约率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甭说各界有识之士,恐怕连“上帝”听闻上述两条论据,也会忍不住感叹部分中国媒体的判断力居然退化到如此匪夷所思之地步。

说大学生就业不难当然不是事实,但这个难绝非总量的过剩之难,而是结构性过剩和好岗位稀缺所导致的“不甘心过剩”,更多反映为心理落差形成的纠结与焦虑。

只要人们心平气和看待问题、直面矛盾,前一种过剩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已基本实现市场配置为主的现状下,几乎不可避免,因为其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副产品”之一;后一种过剩确有择业竞争不够公平、不够公开的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是好工作古今中外从来都是社会的稀缺品之一。

前一阵子,对“最难就业季”的过度炒作,集中于对教育制度、社会制度、用人歧视等多角度抨击、质疑乃至否定之“剑走偏锋”。客观地说,这些制度的确有不少毛病,有些毛病还是多年未能治愈的“老毛病”。另外,用人歧视也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但所有这些“制度毛病”都不是构成所谓“最难就业季”的主要原因。

本周以来,尤其是张维迎教授本周三就大学生就业难发表了一番高论后,国企又被拉来为“最难就业季”当“垫背”。

张维迎教授本周三参加网易“云阅读”会议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家设置了大量国有企业,把企业划分为三六九等。国企享有更多资源,拥有强势地位和优越待遇,民营企业地位相对较弱。如果没有国有企业的身份,就业机会就会相对公平,大学生就不会挑挑拣拣,相信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去中小企业。”据此,张维迎教授开出医治大学生就业难的药方:“应该减少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其比重应该控制在10%以内。”

就张维迎教授近些年对国企的看法和所持立场,观察者网众网友及粉丝并不陌生,其主张则为大家所熟知。就在前不久(今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张维迎教授还再次主张重启国企私有化进程。其主要表述是:“过去10年,国有企业越来越强大,政府干预越来越多,如果政府不逆转国企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将无法继续增长。未来10年,中国必须重启被打断的国企私有化进程,不把国企比例降到10%以下,中国就不能称为市场经济。”

言为心声——笔者无意对张维迎教授的国企私有化主张作出是理想抑或幻想的评判,因为事实一目了然,答案早就在网友的心里,并由此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及政治清醒。笔者只想对张维迎教授的“国企比例降到10%以下”的主张作点“勘误”:

引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得出并公布的权威数据,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国企数量只占企业法人总数量的5.5%,集体企业占10.5%,私营企业占61.0%,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10.6%,股份有限公司占1.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3%,外商投资企业占2.4%。

今年是2013年,离“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止日,整整走过了9年零5个月,这期间,全国县级以上国企的产权重置改革,虽没有如1990年代末期搞“抓大放小”及“关停并转改”时那般“激烈”和“激越”,但国企改革始终在稳步推进恰系不争事实,就以央企来说,这期间的数量就足足减少了一半还多。那么,今天中国现存的国企是比当年更多还是继续减少呢?很显然,若把这个提问抛给张维迎教授来回答,他是否会多多少少感到尴尬呢?

众所周知,普通网友可以对国企的数量和占比持无所谓态度,但作为早被媒体冠以“著名经济学家”头衔的张维迎教授,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这样的关键性数据即使不是用来佐证个人的观点和主张,而仅仅用来做学问,也是必须烂熟于胸的。

水往底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向往好单位,期待“一步到位”而不屑于“曲线救国”(先解决生存再寻求发展,笔者的一贯看法)实乃人之常情、物之常态。诚如张维迎教授所断言,如果是因为国企的存在才导致大学生“挑挑拣拣”,那么,众多外企、上市企业、优质民企招录大学生的门槛同样很高,甚至比国企更高,同样令众多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心想往之却求之不得,又该作何解释呢?按照张维迎教授的认知逻辑,这些多种所有制优质企业的存在,是否也是导致大学生“挑挑拣拣”的因素呢?很显然,张维迎教授的“挑挑拣拣”论难以服众,至少在逻辑上不是那么的严谨!

国企改革仍处于进行时,国企改革和任何其它各领域的改革一样永远没有终点而只有过程——这是讲辩证法,讲唯物论,是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存在进化理由。若一味把国企视作一个筐,所有中国存在的不如意都可以往里面装,对于普通民众也许无伤大雅,但对于思想者和社会精英人物,是否亦是思想僵化甚至贫脊的反映呢?

改革开放大浪淘沙,无论人的社会身份高低谁都难以幸免,可以置身度外。伴随中国崛起的滔滔历史大浪,曾经一度活跃于中国学术界的部分大牌学者,因渐渐脱离或逃避历史的潮流而渐趋落寂,最终无可奈何地陷入了“边缘化的泥淖”难以自拔又拒绝“他拔”,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值得我们或作为看客或把自己放进去作痛苦但认真的检思。

人类向往的天堂很远,我们赖以工作生活的中国却很近。它每天都在发生新的纠结,却每天都在进步。许多时候,认识我们的国家,认知身边的人和事,无须高深抽象的理论,只须具体朴素的常识。


(责编:刘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aobing 2013-6-3 02:20
“如果没有国有企业的身份,就业机会就会相对公平,大学生就不会挑挑拣拣,相信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去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就业机会有的是,毕业生为了进国企不愿意去?张某的把所有的事都扯到国企上,扯不上的也要硬扯,就像XXX反对毛主席一样,工作需要哈。
引用 反毛者乃畜生 2013-6-2 03:30
这帮杂种精妓学家的理论可以归纳为:如果这里除了奴隶主就是奴隶,没有自由的平民存在,那么奴隶也就安心做奴隶了。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3 20:32 , Processed in 0.01195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