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9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详细批判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7:06:3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迟飞
前言: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不是要否定,而是要发展它,摈弃其落后过时的部分。这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密切相关。若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官僚特权阶层的存在,那么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就在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身。而要否定官僚特权的等级社会,那么仅仅在政治上规定不要这些特权是不够的。必须在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理论上加以彻底批判否定。这要求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批判,否则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一个巩固的基础。批判的核心就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不是倍加累乘的关系,而是剥削关系。文章略长,共一万一千多字。如果要只看理论批判的核心部分,在第五部分。

(一)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形成的各种原因

劳动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分,这是马克思的发明。所谓复杂劳动,即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的劳动技能,而简单劳动则只需要短期学习或正常人直接就能胜任的劳动。但两者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文盲普遍盛行的时代,识字的工作本身就是复杂劳动,但义务教育普及了的时代,识字的工作就成为人人都能掌握的简单劳动。

根本地说,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加或自乘关系,是很难在实践中确定的,不同的劳动有不同的性质,能相互比较的只有劳动时间。而单位劳动时间里的劳动轻重程度用劳动强度表示。这里的劳动强度,是人们劳动对身体或精力的耗费程度。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劳动密度”不同的说法,根本上是在劳动成果,即完成劳动的效率的角度说的,而不是从劳动耗费程度的角度说的,这应当称作“价值密度”。就劳动本身而言,它的密度,就是身体或精力的耗费程度。

在最原始的商品交换中,即物物交换中。个别的劳动者之间之所以能够达成交易,根本地看各自的劳动耗费是否能够达到一致,一致就成交。但是在商品交换发展了的形式中,劳动耗费程度本身就不是能够进行交换的依据了——同一商品进行普遍的交换,而其生产者对其使用的劳动耗费并不一致,这受劳动技能或技术本身的制约,还与每个劳动者的健康或年龄有关,总之,劳动耗费程度,在不同劳动者那里都是不同的。这里就需要对其进行平均化,即有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商品内部是有个这种必要劳动时间的,以此确定劳动耗费与交换价值之间的普遍关系。当然商品生产就是为了交换,交换价值本身就体现的是劳动结果,而不是劳动耗费。能用熟练劳动或更高技术的劳动者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就能取得较多的劳动结果,那么他就能取得在交换中的优势地位,即他的劳动是复杂劳动,他的所谓劳动密度就大,不过这里应当指价值密度。这里需要批判的地方是劳动密度与价值密度并不是一回事,两者存在背离,而且是普遍的背离。

同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并不表示该商品生产的劳动时间和强度是普遍确定的。即便是同样劳动时间内,手工劳动和机器劳动对劳动强度的要求也有根本区别。而协作劳动与单独劳动的效率也有极大不同。如生产纺织品,机器生产要比手工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那么同样条件下机器劳动产品能获得超额利润,而手工劳动产品就卖不出去,陷入破产境地。机器生产下劳动者的轻活远比手工生产下劳动者的重活要有价值得多,尽管手工生产需要更多的个人技能。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本身,就已经有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分野,这里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不断变化,根本体现的是技术和组织的不断演进,如手工协作替代个人劳动,前者就是复杂劳动,后者就是简单劳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协作,前者就是复杂劳动,后者沦为简单劳动。科技创造式个性生产替代机器机械生产,那么前者就是复杂劳动,后者又沦为简单劳动。这种演进哪怕在一种商品内部都体现得极为明显。而新的科技和组织发展总是能成为复杂劳动,先前是复杂劳动的在全社会得到普及,被甩在了后面,就沦为了简单劳动——全社会的劳动者都能做到的事情。

若在不同商品之间比较,它们的基准是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本行业的剩余价值多,但其利润并不等于其剩余价值,它行业剩余价值少,但其利润可能大于其剩余价值。相互损益,总体平衡。那么就是说,劳动耗费多的,获得的价值回报未必多,反之亦然。这还与整个社会的利润波动有关系。那么劳动密度与价值密度的关系由此更加增加了波动性。

有些行业是“朝阳行业”,资本构成高,发展快,所需劳动力更为稀缺,如IT行业。有些行业是“夕阳行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劳动力需要转移,如煤炭,钢铁等行业。那么他们其各自的生产价格加入了科技发展的要素,那么实际中的表现就是朝阳行业获得超额利润,而夕阳行业获得低额利润。这是变动不回来的,即前后两者作为社会普遍平均利润的极端,都不会回归平均利润。那么如IT行业,超额利润,劳动供应更少,劳动价格就更高。煤炭等行业就恰恰相反,甚至不能维持原来的规模。当然这里IT研发就是复杂劳动,煤炭采掘就是简单劳动。后者哪怕上千万人的简单劳动,依然不如前者的数千人的复杂劳动更值钱。这里体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大趋势与劳动力供求对所谓劳动密度与价值密度关系的影响。劳动耗费程度哪怕一样,价值也有天壤之别。

随着社会大生产发展,公司规模扩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这里同样出现了管理的复杂劳动与被管理的简单劳动的差别。管理层级越高就被认为是劳动更复杂,理应要求更高薪水。自然,管理劳动是极为必要的,如同军队的指挥官置于士兵的指挥一样。它不直接参与生产,但没有它生产也不能自发保证进行。那么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就拉开了收入差距——高级管理劳动价值高——公司CEO动辄年薪上百万美元,这是普通劳动者望尘莫及的。但是在这里,就根本谈不上管理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比较了。就社会化大生产本身而言,管理类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一个普通工种,它之所以能拿高薪,与老板们的利益有莫大关系——资本家们要找寻维护他们利益的雇佣劳动者,必须把该雇佣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到相当程度,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阵营,而不是通常的让他们竞争以至于丧失与资本家的阶级认同——他们若是沦为普通雇佣劳动者,那么这些掌控公司的经理人们就要背叛资本家,架空他们。这就对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统治不利了。因此他们必然要拿高薪,让他们也成为资本家,进行投资买卖等。虽然管理的劳动很轻松,但这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复杂劳动。依管理层级产生等级关系。

设若把劳动力市场本身视为是一个部门,那么我们能看出的是劳动复杂简单与否与劳动供求有密切的联系——能产生超额利润的总是劳动力供不应求的,而越是社会普遍的利润水平,劳动力供给越趋于平衡,在社会利润最低的地方,劳动力也是最过剩的。各行业复杂劳动简单劳动的分野大致可寻其规律。

IT行业,从事研发的苹果公司与从事组装生产的富士康,利润率大大不同,苹果的研发设计是复杂劳动,富士康员工的生产是简单劳动。但这里体现的,根本是劳动力供求的区别——能进行研发设计的人才总归少数,而能从事组装生产的人总是社会多数。那么劳动力供应不同,造成所谓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回报的巨大不同。这不如说是产生了两个阶级,虽然都是雇佣劳动者。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别,也可以用劳动力的供求规律和结构变化规律来解释,即劳动力结构由低技能的劳动力向专业化,高素质方向转化。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劳动力内部层次不齐的价值密度分布。相同的劳动耗费,带来了待遇的极大差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9#
发表于 2012-11-5 11:53:42 |只看该作者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2-11-5 11:27
具体按劳分配该如何实施呢,
我认为计划经济是民主的法制的,托洛茨基说没有工人民主,计划经济就等于人 ...

按劳分配可以分出两套东西出来——资本主义性质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的按劳分配。前者按价值密度分配,后者按劳动密度分配。按劳动密度的分配,已经相当接近于按需分配了,是真正能够顺利过渡的分配方式。
关键的劳动强度问题,文章里已经提到了解决方案。即以劳动者主动投票的方式。
苏联和毛时代的官僚特权乃至生活等级,根本地都是基于所谓复杂劳动该拿高额薪酬的逻辑。毛泽东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没有很好地处理所有制与分配制度的问题,苏联十月革命后也没解决。要彻底批判,还是要依靠新劳动价值论体系,撤除其领高薪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合理性,让这个集体丧失为自己特权辩护的理论武器。否则只凭经验否定其特权分配,是不能真正巩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2-11-5 11:27: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2-11-5 12:46 编辑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2-11-4 22:4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核是正确的,这里谈到的是其在劳动领域,没有彻底地运用他的理论,复杂劳动被视为多 ...


具体按劳分配该如何实施呢,
我认为计划经济是民主的法制的,托洛茨基说没有工人民主,计划经济就等于人没有氧气
所以按劳分配肯定要民主的方式来确定并法制化,就是建立相当于资本主义核心的法:合同法的分配法
平均主义行不行
官僚主义确定的按劳分配行不行
我认为都不行
把劳动力按照商品形式领取工资的形式就是资本主义,就是按照劳动力的价值来获取报酬,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不是如此的按劳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确实是按劳分配的,而资本家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肯定不是这种形式的按劳分配
各行各业都应该工人阶级民主方式来确定不同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以及劳动复杂度的分配机制。
苏联和毛时代的终结原因是官僚特权而缺乏真正的工人阶级民主导致的,而客观原因是被先进生产力孤立和自己落后的生产力现实,在此客观条件下,只要没有工人阶级民主,就必然要在官僚主义阶层中衍生和发展出终结计划经济公有制的走资派官僚主义阶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12-11-4 22:48:00 |只看该作者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2-11-4 16:14
表面上社会不公是“所谓财富”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劳动力支配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如在资本主义中某个富人支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核是正确的,这里谈到的是其在劳动领域,没有彻底地运用他的理论,复杂劳动被视为多倍的简单劳动,由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推论应当得到多倍于简单劳动的报酬——依照按劳分配来说。这里就存在劳动领域的剥削被错误解释的问题。若马克思要详述其理论,那么必然也会发现其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没有正确论述。
依照劳动结果的按劳分配,必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为这必然使复杂劳动者有自我积累资本的能力——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这也就是苏联地下市场经济猖獗的原因。除非将其更换体系,即复杂劳动者也得以劳动耗费为分配根据,重新解释按劳分配。那么存在的就是向按需分配共享消费前进的逻辑了。那么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就要直接否定所谓复杂劳动拿高薪的错误论点,一视同仁。两种按劳分配存在生产方式的根本差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2-11-4 16:14:53 |只看该作者
表面上社会不公是“所谓财富”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劳动力支配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如在资本主义中某个富人支配一千个人一月劳动(麻烦)去寻找香水,难道公平的分配就是按这一千个人去分配香水么?实质上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所谓分配财富,实际是支配价值,即支配人的劳动力,社会的所有权形式不同生产指向上就不同,如资本主义的财富形式是地产或者资本。引用一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德国工人党的党章进行严厉的批判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一切之外,把所谓分配看做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又如:我如果是资本家,按我的意志支配你去跑10圈,然后说公平的分配(实质上是劳动力支配)就是分几圈给你,可真正按你的意志分几圈给你,你还用得着跑么?马克思对于德国工人党领导人私人信件的形式中对德国工人党党章中的““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提出批评判(《哥达纲领批判》是恩格斯为了批判哥达,公开了马克思的这封私人信件。)。马克思指出“不折不扣的劳动分配”提法是一个模糊观念,指出劳动所得,是指劳动总产品,还是价值量十分含糊?而且提法是虚幻,因为分配方式是依赖于生产方式的,对劳动力的支配方式不同,生产指向上就不同。为了全面理解,先不提这个问题,再谈一下《资本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2-11-4 16:09:59 |只看该作者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2-11-4 15:03
马克思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认识并不到位。他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说是不彻底的,给资产阶级学者留下了 ...

可以说你在现代意义上进一步阐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畸形工人国家的表现。
可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身就蕴含着这种意义,不过他没有详述而已。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那里因为找到了剩余价值而就完备了。
请你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相关论述引用过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4#
发表于 2012-11-4 15:03:29 |只看该作者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2-11-3 22:13
文章写得很好,但我理解是你阐明了马克思提到的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但是不能说马克思肯定了这种划分,不过 ...

马克思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认识并不到位。他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说是不彻底的,给资产阶级学者留下了攻击借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2-11-3 22:13:16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好,但我理解是你阐明了马克思提到的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但是不能说马克思肯定了这种划分,不过是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划分的资本主义现实存在,或者劳动价值论下有这种划和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发明者,而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描述和总结,马克思不是要肯定这种现实而是他肯定对资本主义这种现实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去认识是正确的并且价值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劳动产品未必永远以价值的形态出现,包括劳动力这种东西未必以商品形式存在,所以虽然马克思提出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存在,但是他没有肯定它而是否定它
按劳分配是按劳动的复杂和简单来分配,但是不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甚至资本(人力资本)分配,在按劳分配的体制下,不可能出现现在领取如此高薪的所谓经理人的收入,这就说明劳动力在社会主义下不再是商品甚至资本。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免费的社会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做的),在此必然有人会更为努力的去学,他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所以在社会主义还不能按需分配前必须保证这些人要收入较高些,收入教育是免费的,但是他去学包括他自然的学习能力都在社会主义阶段是要肯定的,但是这不是他获得剩余价值的资本劳动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2#
发表于 2012-11-3 17:29:43 |只看该作者
sisisansan 发表于 2012-11-2 23:05
上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反科学和反逻辑的杂文。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就物质性使用价值生 ...

对其批判涉及的是劳动领域的劳动价格,不是什么阶级化。你懂吗?反科学反逻辑?你扣个帽子就万事大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1#
发表于 2012-11-2 23:05:12 |只看该作者
[b]上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反科学和反逻辑的杂文。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就物质性使用价值生产过程而言的区分,你把它阶级化个啥?照你的说法,语言也需要阶级化了。
其它想入非非的高谈阔论就不值得一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5 16:11 , Processed in 0.03064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