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查看评论
引用 赤旗 2014-2-14 03:32
一方面通过打垮国有企业的工人阶级,确立了对自己非常有利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但是,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以“农民工”为主的新工人阶级正在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正在学习组织与斗争;另一方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暂时打了败仗的“老工人”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成长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政治上最积极的一部分。
-------------------------
此文很有价值,特别是对于危机与革命运动间联系的分析。

远航同志的分析看来也有所调整,虽然仍然强调老工人的进步性、革命性,但同时也强调新老工人结合的问题。假如沿海产业继续内移外迁,那么这种新老工人的“中原会师”会在危机时爆发巨大力量。到时候,工人运动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并培养出自己的革命领袖。

远航同志经济和危机周期的分析很精到,从外到里(从国际整体到中国具体)很透彻,建议可以增加一个段落分析“从里到外”,如您所说的“只要中国资产阶级始终解决不了恢复资本积累有利条件的问题,它的困难就会与年俱增、与日俱增。" 那么中国发生的这种危机对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其他资本主义大国的革命形势会有何影响。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新兴经济体很依赖对中国的能源出口,那么假如中国的这种经济和政治危机爆发,对于它们产生何种影响,对它们的无产阶级运动会有什么助力?
引用 赤旗 2014-2-14 03:11
ahjoe: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进而导致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设想,在现实阶级斗争中还没有得到过验证。】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姑且可以换个理解路径:危机导致战争,战争导致革命,革命解决危机。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其实都是循这一路径。(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导致的,而49年中国革命胜利是二战的副产品),这其实都意味着就是在战争中统治集团已经统治无力(出现了严重政治危机),这才使群众革命得以成功。 1905年的俄国革命与1927年的中国革命也有类似的条件。而美国在历史上无论多严重的经济危机都没有导致统治无力的局面出现,所以也就无法出现革命。
引用 木水 2014-2-14 01:52
  从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开看,马列毛左派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总的来说,仍处于山头林立、思想混乱的状态,且与工人阶级和其他各劳动阶级缺乏密切的、有效的联系。在没有有效的政治领导和组织的情况下,即使发生重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随后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荡,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难以直接向社会主义革命形势发展。
的确,如此。但是,这是事物发展的必须的阶段。这个阶段,并不能要求统一,反而应该要求独立,要求群众独立起来思考,独立起来行动,进而在广泛的群众行动起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联合。思想的星星之火,就是现在最重要的。
引用 ahjoe 2014-2-14 01:19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进而导致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设想,在现实阶级斗争中还没有得到过验证。】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个现象不但已发生而且在所有实行资本主义的大国包括中国都已发生了,为什么没有导致社会主义革命?

这个问题似复杂实简单。

毛主席说“枪杆子出政权”就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原因!

最大一点是资本大国的人口都集中在城市或依赖城市的郊区(所谓的suburban),为社会主义革命就等于要以暴力或流血方式推翻现存的统治阶级,从事街头暴动, 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包括中国的统治阶级早有准备,就是他们耗资亿万装备精良的“镇暴”队伍都非常成熟,手里仅仅是木棒或简单火器的群众一旦暴动起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形式,等于是以卵击石,肉包子打狗!

所以剩下的只能用文斗的非暴力方式,但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媒体,教育/宣传机构,甚至连工会农会等组织也无不被渗透, 故社会主义革命文斗起来也是处于非常的劣势。

一个小例子,你不妨看看为统治阶级服务,散布于各大网站跟微博的广大受薪“网络评论员”队伍就可想而知。

即以美国而论,在美国可以拥有枪支,但也将是徒然,譬如前些年的WACO事件就是例子;你跟“镇暴”的暴力对着干,只是落得个焚身碎骨而已。

现代化的“镇暴”武力是三度空间化,当年有井冈山跟长征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

如何能避开从事社会革命的武斗而取得有成功果实的文斗,看看能不能越过毛主席说的“枪杆子出政权”的关卡,确是当前有志于改良世界的社会主义信徒的迫切课题。
引用 沙丘 2014-2-13 15:43
此文甚好。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15:23 , Processed in 0.019494 second(s), 5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