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查看评论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43
这种肤浅使得邓小平也无法理解一定的经济表现形式与其经济关系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使得邓小平错误地认为区分经济关系的区别完全是多余的。邓小平竟然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亏他想得出!那么‘经济手段’要实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邓小平认为这种不同生产利益分配关系的区别是多余的从而导致生产的利益归于哪些人所有的区别也是多余的。但生产力的发展条件却又提出生产利益的归属的区别的确与生产力的进步和落后、促进和限制密切相关。这样,邓小平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那些‘公知’们所谈论的‘乌托邦’和‘空想’没有什么能用在这个地方更恰当了。在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所谓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中发展成以垄断剥削条件为基础的提前支取生产利润和完成商品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后才能实现生产利润并存的现象。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41
还暴露了邓小平不理解一定的经济关系必然会有相对应的经济表现形式。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必定是计划经济。邓小平的这种混乱、肤浅和无知,使得既得利益集团更方便地通过反对计划经济来反对社会主义,通过反对某种经济表现形式来反对经济关系本身。‘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什么?原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显然,邓小平把市场和市场经济混为一谈了,把商品交换和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剩余价值混为一谈了,把经济和经济关系混为一谈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再生产都需要通过市场实现资本形态的转换借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利润,即实现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这种经济表现形式使得邓小平误以为利润是从商品的流通领域产生而不是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确切地说,邓小平认为财富是从流通领域产生。从邓小平认为的投机倒把是‘革命的’和反复提出的‘搞活’都反映着这种错误的观点。邓小平并不理解商业利润只是工业利润的一部分。他尤其不理解无论是商业利润还是工业利润都是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并由此得出结论,这些价值应当归于生产者所有。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40
在高剥削率的条件下,这种小农意识的一厢情愿又彻底地表现为愚昧的妄想。对于高剥削率的垄断剥削权力来说,他们所消费的物质财富究竟是由先进的生产力的生产的结果还是通过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对于垄断剥削权力来说,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是通过低工资解决更多的人的就业,也就是说尽可能剥削更多的生产者,从而对于社会失业支付更少的不劳动的支出,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低工资是限制生产力使用的条件,而这一条件,又是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的原因。这就是阶级利益的不同从而对于生产力的态度的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混乱的结果,这就是不加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的条件而混乱地提出发展生产力的结果,这就是小农意识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混淆的结果。邓小平正是企图在造成限制生产力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或者说,在发展生产力的口号下,把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改变为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垄断剥削的经济关系。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37
在高剥削率的条件下,这种小农意识的一厢情愿又彻底地表现为愚昧的妄想。对于高剥削率的垄断剥削权力来说,他们所消费的物质财富究竟是由先进的生产力的生产的结果还是通过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对于垄断剥削权力来说,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是通过低工资解决更多的人的就业,也就是说尽可能剥削更多的生产者,从而对于社会失业支付更少的不劳动的支出,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低工资是限制生产力使用的条件,而这一条件,又是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的原因。这就是阶级利益的不同从而对于生产力的态度的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混乱的结果,这就是不加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的条件而混乱地提出发展生产力的结果,这就是小农意识的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混淆的结果。邓小平正是企图在造成限制生产力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或者说,在发展生产力的口号下,把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改变为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垄断剥削的经济关系。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35
这种垄断剥削条件甚至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都表现为生产力过剩,都表现为出口压力,都表现为房地产经济,都表现为不得不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转变,都表现为几千万的适龄劳动人员失业。中国的生产模式怎么可能不是以出口为目的、通过加工进口材料的生产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是以透支中国的资源和生存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尽管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流水线,采用了代表发展了的生产力的先进的生产方法进行生产,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在垄断剥削的经济关系条件下,在高剥削率的条件下,也就是在邓小平提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成为生产者和国民的福祉,这种条件怎么可能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条件,怎么可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国民的福利,怎么可能成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国民自我素质提高的条件,怎么可能成为作为劳动者的人摆脱自然力束缚的借助。怎么可能引起社会文明的进步。产量的增加是因为投入的劳动力的增加。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33
这种对生产力的理解,尤其是,这种完全撇开外部生产关系这个条件,一厢情愿地以这种小农意识来提倡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的是产生高剥削率的条件。而在这种垄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说这句话是要用他的小农意识的衡量标准来看待生产力的发展。而符合这个小农意识的生产力发展的条件恰恰限制生产力的发展。既然邓小平抛开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而谈论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肤浅的唯生产力论者怎么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这个在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上表现为理解混乱的小农意识决定了邓小平没有能力理解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在这种混乱的引导下,直到今天中国主要的生产模式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因为在邓小平提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垄断剥削和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之前就可以提前支取生产的利益和只有在完成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之后才可以实现利润的现象并存,也就是垄断剥削条件完全清除了市场经济的魂灵而垄断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只是体现和实现垄断剥削的利益分配的意志,从而垄断剥削条件不可避免地是最高剥削率的条件。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32
‘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当‘发展经济’体现‘政治目标’的时候,政治的性质就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利益的分配方面。邓小平的农村包产到户和城镇的工厂企业承包给私人经营的政策明确地诠释了邓小平的‘政治目标’。要么是由于邓小平对‘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混乱,要么是由于邓小平不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是不可能实现全民富裕,要么是邓小平要的就是‘使一部分人’富起来,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空话和谎言。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30
垄断剥削的结局从它的第一天起就是已经注定了的。当垄断剥削所占有的利益还在剥削权力消化能力的范围之内的时候,为标榜垄断剥削的合理性,在享用剥削结果的盛宴上,无知而狂妄地叫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当累积的消费任务他们再也无法消化的时候,他们就噤若寒蝉了。它的致命的弱点在于,不但剥削是为了消费无偿利益,而且这种消费无偿利益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得不由它的消费来完成。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21
‘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
¬——(关于‘几年功夫就见效了’在下面会引用另一篇文章的证据,证明邓小平把‘见效’归功于‘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是多么地不了解‘见效’的原因。从而强化了邓小平对小农意识的坚持。)和共产党不同,和共产党的科学指导理论不同,和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不同,和共产党对于生产力的正确理解不同,和共产党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对落后的小农意识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和共产党的把农民组织起来以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方针不同,邓小平认为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可以调动生产‘积极性’。然后,这种小农意识又在城镇通过把工厂企业瓜分给私人经营来调动‘积极性’。邓小平调动的是中国地主、资本家的‘积极性’,邓小平调动的是剥削、剥削者的‘积极性’。邓小平调动的是从前进走向倒退、从先进走向落后、从文明走向野蛮的‘积极性’。邓小平的这种调动垄断剥削的‘积极性’的恶劣后果在今天的中国人都有目共睹。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19
‘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去年,中央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这是肤浅的小农意识在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上理解的混乱的表现。邓小平所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利益表现为个人利益,从而在实质上是政治体制改革。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使用,是生产方法问题。但是一旦‘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改变为剥削的经济关系,从而这种变化也就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条件的变化。是生产方式问题。生产方式决定着生产力在多大的程度上被使用。一方面说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却又采用限制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存在条件。显然,邓小平缺乏理解这些问题的能力。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17
不能得出结论说,国家不搞剥削就不能成功。有什么根据、有什么理由说生产要素的剥削性质的使用是使用生产要素的唯一方式呢?国家的分配关系决定对外政策,而不是相反,对外政策决定国内的分配关系。况且,就邓小平所说的要改变‘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对外经济开放’的统计数据里面显示只占国家全部投资的百分之4-5左右。所以,它在实质上总是代表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而真正的意义在于在国内搞剥削。况且,这种垄断条件下的‘对外经济开放’所引进的只能是资本家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把经济关系的不同混淆于生产方法的不同,那么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也就和剥削性质的经济关系被等同看待了,不过这样一来,邓小平又把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在一定的经济关系条件下是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而在另一特定的经济关系条件下又是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之间的关系混为一谈了。这种混乱贯穿于邓小平的几乎所有的‘讲话’之中。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15
国际间的贸易是为国内的分配关系服务的。不是国际贸易决定国内分配关系的性质,而是国内分配关系决定国际贸易的性质。在这里,邓小平又一次把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混为一谈。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12
‘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关于‘对内经济搞活’,当把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混为一谈的时候,就会提倡投机倒把和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作为生产,或者说,成为经济的动力。中国不是一个狭小的资源缺乏的小国,而是一个地大物博、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国家。就生产要素本身来讲不会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建设的限制。所以,不能得出结论说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10
不过,这不是方法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是取决于生产利益分配的原因。所以,把计划经济说成是‘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法问题显然是不正确的。只要实现了垄断条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而垄断条件的内容既可以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又可以是垄断剥削的分配关系。垄断条件本身不是分配关系本身。这样,反对计划经济不可避免的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如果认为反对计划经济其实是反对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反对经济关系,那就说明他不理解经济关系与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也就不可能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理由。邓小平没有看到计划经济本身就是满足各种社会消费需求的生产,只不过现在这种生产表现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性。作者企图通过‘市场运用’来表现社会需求和调节需求。怪不得作者曾经把被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商品投机倒把的贩子说成是‘革命的’。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满足投机倒把的贩子取得在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上的差额是满足社会需求和调节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8
问题还在于,垄断条件本身不是分配关系本身。既然铲除了以生产利润为目的的生产条件,经济的计划性就是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事情。生产者是社会需求的主体,需求的满足就会通过分工有计划的生产来实现。在这里,由于不是生产利润的需求,从而生产也不是为了通过商品的价值交换来实现利润,所以,这种生产也就不是交换价值的生产而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一切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实现利润的需求的实现需要通过市场的调节而现在也由有计划的生产来实现而不必通过满足资本的利润需求之后来实现。这种不同还表现为社会需求主体的不同和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能力的不同。显然,这种形式上的不同有着更深层次的与分配关系密切相关的联系。只要根据社会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对社会生产做技术上的调整,计划经济就避免了剥削经济那种只有在满足资本的利益需求之后才有可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弊病因而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6
不理解这一点,就不但不理解社会主义,不但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也不理解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理解正是在垄断的条件下,这种阶级利益的对立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理由。‘缺点在于市场运用的不好,经济搞得不活。’作者既希望‘全国一盘棋’,又希望‘市场运用’。这两者在理论上是矛盾的,在现实中是相互排斥的。如果两者表现为统一,那是因为有真正的计划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市场经济的时候,这种统一才能完成。作者并不理解这两种经济模式不是简单的生产方法的不同,而是与生产利益的分配密切相关并且正是由于生产利益的不同的分配关系而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模式。并不是在某种利益分配关系既定的条件下既可以采用这一种经济模式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经济模式。换言之,从某种经济模式也可以看出决定它的分配关系。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4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的不好,经济搞得不活。’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不仅仅是‘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因为哪怕是在垄断剥削的今天它也可以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但今天的中国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垄断条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越性在于拥有比非垄断资本主义更广阔的发展生产力的空间,有着更合理的分配关系,有着更文明、更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有着作为有自我觉悟的、区别于一般高级动物意义的社会的人的更优越的发展条件。那是人作为自然人对自然支配力量的发展。那是人作为自然人对自然力量的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在实现了垄断的条件下,就必须首先消灭人对于人的剥削和奴役。而仅仅‘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就没有任何保证能够完成这种进步。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3
‘我在东北三省到处说,要一心一意搞建设。。。。。。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这些话,如果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或许还有点道理,但在阶级社会里就是一厢情愿。显然作者并不了解经济关系与经济建设两者之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会成为相互限制的关系。尤其是,当说这种话的人的权力足以把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转变为唯生产力论的落后观点的时候,正是在这一关键点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今天的垄断剥削的经济关系对生产力的限制的事实已经对这种观点的错误和落后做出了不容置辩的驳斥。今天的垄断剥削的后果已经对这种落后的错误的观点做了最严厉的批判。结合后来发生的事实,这种论调,不管是因为成心还是无知,都成为全国开始剥削的动员令。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1
因为交换的劳动力价格不是市场价格,而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不是生产需求本身的需要而是作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和存在的需要。社会劳动力所需之外的财富都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财富。实现利润可以不经过生产过程的事实正是以此为基础的。而这一事实正是以剥削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的为基础的。这种实现条件表明,剥削者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劳动力的所有者,不仅是对劳动力的占有是因为在市场价格基础上进行工资与劳动力的交换,而且还是因为盘剥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的所有者。这种对未来劳动不受工资与劳动力交换之后才会拥有对劳动力的使用权的限制的预期就是奴隶经济。上面所提到的垄断剥削都可以似乎看到非垄断资本的影子,但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剥削条件的不同,以至于垄断剥削者可以不是在生产领域而是仅仅在交换领域就可以把它变成利益来源的源泉。这样,它就在最需要表现资本意义的地方却表现为不是资本。在最需要证明剥削的进步意义的地方表现为这种剥削毫无进步意义。在最需要证明这种剥削是资本主义的地方却表现为这种剥削不是资本主义的。这样,它就既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更落后的奴隶经济。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5:00
这种毫无选择、这种工资已经不是由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决定的事实、从而已经不是由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决定的剥削率、从而这种不等价交换不取决于双方的意愿而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垄断的剥削的定价权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迫使个体资本不得不在生产成本上使用更便宜的假冒伪劣的材料,从而是迫使个体资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者的工资,使得工资表现为只是再生产生产者劳动力所必须的生存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由于个体资本家只有在生产出被定价权提前支取的利润部分之后才有可能生产和实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所以个体资本或者说私营企业实现和体现的是垄断剥削的意志。而非垄断资本剥削是无法像垄断剥削条件那样把生产者的工资直接、迅速地降低为生存资料,更无法持续地、‘精准’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在垄断剥削的条件下,工资与劳动力的交换的发生在实际上已经不构成市场经济使用劳动力的前提条件。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4:59
剥削经济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而垄断剥削也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当剥削者实现利润可以不经过生产过程,或者说,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就已经实现;当剥削者实现利润可以不经过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或者说,在资本形态转换过程开始之前就可以实现,那它就不是资本主义的。这样的剥削条件和剥削特点,剥削者不但可以表现为对于正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的剥削,也有条件表现为对过去劳动的剥削,甚至有条件表现为剥削者的现在的消费和支付可以预期通过生产者的未来劳动实现。正是这种预期表明,劳动力的所有者只有与某个特定的资本家也就是唯一的垄断的资本家的工资交换。而这种交换注定是不等价交换。以剥削为目的的垄断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不等价交换的条件,它同时又成为剥削利益的源泉。这种剥削利益源泉的条件已经不受生产利益的生产过程的限制说明这种剥削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的剥削而是奴隶经济的剥削。这样就意味着这个垄断的剥削者是唯一对未来劳动的使用者。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4:57
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是因为既不理解社会主义也不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废除了私人利润的社会生产,而市场经济却是以私人利润为目的的社会生产。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它只是在这样的事实上完成了统一而不表现出邓小平所认为的‘根本矛盾’:他所说的社会主义代表垄断条件,而市场经济代表生产的利益归个体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有。这样,要想表现出两者‘不存在根本矛盾’就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而市场经济也不是非垄断资本经济的价值规律。这样,它既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的利益归全体国民所有,也不是归私人所有的市场经济的剥削率的利润。只有具备这种条件,才有可能出现百分之十的人拥有全社会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这种极端的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 ...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4:55
当然,‘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在垄断的条件下,上层建筑不发生改变,经济实体也就不会发生改变。政权是为经济关系服务的。当邓小平认为‘头脑清醒’、‘我们有优势’、‘政权在我们手里’而建立垄断剥削条件的时候,这个小农意识的人并没有认识到垄断剥削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落后、更野蛮、更寄生、更反动的经济模式,它直接倒退到奴隶制。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政权的性质。要么邓小平就是这样的在混乱的概念里表演,要么邓小平就是通过这种鼓动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不知道究竟是谁‘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4:54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对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在垄断剥削条件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点并不理解。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3-4 14:53
这个满脑子小农意识的唯生产力论者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从邓小平推崇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可以看出,他对生产力的理解不是作为人对自然力的支配能力,更像是增加的支配自然的人力。垄断剥削条件不但使得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限制,也使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空话。事实证明,文化大革命中关于坚持无产阶级政治对经济的领导、批判唯生产力论都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使得生产力服务于工人农民,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不知道这个满脑子糊涂概念的人怎样变得‘头脑清醒’。‘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当企业无论是以国营、私营、个体等形式统一为剥削单位的时候,这些区别就毫无意义。实际上,所谓的国企由于有垄断社会资源的有利条件,从而是牟取暴利的有利条件,它就比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更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邓小平却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保障。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对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在垄断剥削条件下并无本质上 ...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17:10 , Processed in 0.013444 second(s), 5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