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贸易摩擦以来中国经济现最强复苏,果然还是靠房地产

2019-4-19 22:1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3782| 评论: 1|原作者: 路口大爷|来自: 智谷趋势

摘要: 从“至暗时刻”到“一片光明”,中国经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奇迹似乎总是眷顾这个国度。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刺激政策下的复苏,底下一片暗潮涌动。各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这个“夜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我们还走在老路上,这是最大的隐忧。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2019年开局,中国搭上了过山车,年初还为工业通缩神经紧张,如今已是赞歌四起。

当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的房价和成交量双双回暖,股市以30%的涨幅雄赳赳气昂昂地跑步入小牛市,中国最新GDP增速大出意料。

当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火海中砰地倒下,有人说,西方没落的钟声已经敲响。

当中国在全球放缓之际拿出靓丽的成绩单时,有人说,风景这边独好。

至暗时刻一片光明,中国经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奇迹似乎总是眷顾这个国度。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

刺激政策下的复苏,底下一片暗潮涌动。

各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这个夜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我们还走在老路上,这是最大的隐忧。

01

“6.4% 稳了!  417日,官方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成绩相当亮眼,引起官媒一片兴奋。

6.4%,虽较2018全年的6.6%回落了,但与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持平,没有继续往下跌。

在下行压力之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的态势,相当不容易,也大大出乎市场意料。此前市场多数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只有6.2%,但中国却用实力证明了稳增长

最罕见的增长,当属工业增加值,从5.3%强劲反弹到8.5%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这一增速,创下20148月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速1%更为强势,它是20139月至今的最高值。

 

不断创新的、定向精准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大波动。对此,中央早已心中有底,在3月份的博鳌论坛上,领导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终于从衰退象限的阴霾中走出。

02

但细看成绩单,底下是暗潮汹涌。

《华尔街日报》用一个词评论了中国一季度的数据: 涉水前进 。什么水,谁放的水,大家心里一清二楚。这里都不需要你路口大爷具体展开了。

总之就一句话, 原本被摁住的房地产,又一次坐上了中国经济力的核心驱动地位。

上几张图片大家就清楚了。

 

房地产投资强势反弹。 1-3月砸下2.38万亿元,其11.8%的增速创下了近四年来最高纪录,轻轻松松超越整个经济大盘。

 

商品房销售止跌回暖。 不管面积,还是销售额,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现在,多个地方的房价酝酿上涨。70城房价的同比和环比涨幅双双扩大,一手房上涨的城市有65个,二手房上涨的城市有57个,又一次回到历史高位。其中,丹东新房房价以20.2%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投机之风再起。

昨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刊发了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写的文章,对房地产市场发出了厉声警告:

警惕新一轮房价上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盛松成称: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回暖态势,且宏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房价上涨 ……即使政策严控,房价依然上涨,这也意味着 未来稳定房价、防止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较大 ,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 有些城市开始出现房地产调控政策微松的迹象  

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房价上涨,这句话已经很直白了,央妈放的水,渗进了房地产。

夜壶仍是你家的夜壶,一点味都没变。

03

用基建和房地产启动经济的复苏进程,中国还是在重走老路。

同样是在GDP数据公布当天,贵州茅台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955.5元一股。千元一股指日可待。

在中国,国酒茅台是一件具有强烈政治经济学意味的消费品。所谓烟搭桥,酒开路。茅台股价与大基建之间,一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天风证券的研究数据表明:3月新增中长期社融1.66万亿,其中去往基建和房地产方向(包括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金额可能超过1.4万亿,占比高达84.3%

而今年中国要发行地方债2.15万亿,其中,一季度已经发行1.4万亿,同比增长540.82%。盛行的地方债也助力了基建。

种种的努力下,基建投资从低谷反弹至4.4%,房地产增长11.8%。国酒茅台,成了躺着就能赢的金丝雀。

 

每次到了关键的结构性转型节点,中国总是选择最轻巧的方式: 放水,基建和房地产。

相比之下,真正能带来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却还在进一步下滑,民间投资增速从1-2月的7.5%下降至6.4%

据《华尔街日报》,IMF经济学家Yu Shi在去年9月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他指出房地产热潮制约中国经济——制造企业日益将资源投向有利可图的房地产业,对每年的生产率增速构成0.5个百分点的拖累。

统计局也认为当前结构性矛盾比较多, 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 

今天(418日),贵州茅台罕见获得了卖出评级。晨星分析师认为,茅台当前的股价已经消化了到明年年底前的利多。

茅台透支了未来,而茅台背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又是如何?

04

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永远违背经济规律而取得长效发展的。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一幕终于发生了——中国经济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刺激政策的效应正在递减。

盛松成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震聋发聩的观点:

政策时滞(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长过。 

从开始出台刺激政策,到真正发挥作用,这段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长。这一轮政策宽松的起点,就算是从多项政策边际开始放松的20188月份算起,已经超过半年。而各项经济指标的回升都特别慢:

金融数据直到今年3月才明显好转,而过去金融数据一般最早企稳回升,M2增速平均时滞是3个月,社融增速是5个月。

消费增速时滞8个月以上,过去平均是6个月。

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超过半年才反弹,过去时滞为2-5个月。

……

投资的效用也不如从前。

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分别为65.1%22.8%12.1%

投资的贡献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整整28.3个百分点。统计局解释为三驾马车的此消彼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到投资领域实际效用却在削弱,似乎也是讲得通的。

2010年,每增加一元GDP,中国需要投资4.2元。

而到了2015年,已经增加到了6.7元。

现在估计应该要接近10块钱了。

另外,消费贡献度虽然最大,却经不住细细考究。

在第一季度的消费数据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速最快,超20%。但是!住房消费的增长金额却是最多的,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进一步增长到21.9%。说来说去,中国经济还是在靠房地产。

放眼全球,世界上有哪一个强国是靠房地产立国的?

这样的复苏势头还能维持多久?

 

(进口数据下滑,反应居民实际消费需求不强)

从投资驱动型走向消费驱动型,中国的前路漫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4-20 11:50
垄断剥削条件的存在已经证明资本经济规律不存在。不可能指望资本经济规律可以消灭垄断剥削条件自身。这是每一个希望解决中国分配不公的人都应该意识到的。尽管定价权是行政权力,没有生产资本的标记,却是所有社会领域都可以成为它的利益的来源。定价权决定价格的实质是决定生产结果的分配。说定价权获取利益可以不经过生产过程是因为它通过垄断商品价格占有利益可以发生在生产过程之前。(这同时也是支配未来劳动的条件。)它决定劳动时间的分配。它通过商品价格的垄断决定生产利润和生产生产者工资的劳动时间的分配。只是通过这种关系,只是通过生产的利益分配,定价权与价值的生产产生联系。各种税收的税基和税率的制定也是毫无监管和限制的取决于定价权。如果在网上随意浏览,反映乱收费、乱涨价的帖子比比皆是。这些乱收费、乱涨价的现象总是与权力相联系。与那些只有在通过生产过程和完成资本形态转换后才能实现利润的个体资本家不同,这种权力直接占有的是完成生产过程的、分配后的结果。人们的社会活动都可能成为定价权利益的来源。这样,定价权本身就表现为利益的源泉。
定价权占有利益的方式引起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当然,它也引起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定价权利益的来源没有领域的限制。商品价格里面包含的无价值部分是定价权无偿占有的部分。它所无偿占有的部分最终必须体现在生产价值的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的减少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占有利益的方式引起价格的上涨。生产的产品就会因为成本提高而按照上涨后的新价格出售。对于个体资本来说,这是强迫性的。
定价权引起价格上涨,同时,减少国民的购买力。它引起的后果是:所有商品都会争取为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生产。也就是最终表现为是为了定价权的剥削权力阶层生产。因为只有这样,个体资本才能实现利润。这种定价权占有利益的方式所引起的后果对定价权的消费能力的要求是强迫性的。以至于它不得不空前的依赖出口。一方面是由物价上涨而引起的社会贫困,国民消费能力因为定价权的原因使得许多人表现为过剩劳动力而陷入贫困;一方面却是由于超过定价权消费能力而把大量商品出口。这种占有社会利益的方式的运动本身就是不断地产生和强化两极分化、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这种两极分化和社会贫困现象的产生是来源于定价权占有利益的运动本身,从而表现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必然性和强迫性。社会国民的消费减少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垄断剥削权力的消化能力,就会产生为维持就业而增加投资的要求。不断增长的投资的要求是强迫性的。出现空前地依赖出口和房地产经济同样是来源于定价权占有利益的结果。产生出这种现象同样表现为必然性和强迫性。总之,垄断剥削的后果从它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是被决定了的。它的结果就是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和社会上的贫困现象。这种必然性和强迫性来源于垄断剥削的经济体制本身。
出口对于剥削权力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避免了由于超过剥削权力消费能力的产量有可能引起的商品价格的下降,引起生产者的实际消费的增加。它避免了由于超过剥削权力消费能力的产量有可能引起广泛的失业,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无法继续。中美贸易谈判正在努力地为这一目的解决出口的障碍。中国的出口,之所以有竞争力,就在于中国劳动力被低水平的垄断地定价。中国的出口经济,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生产者同进口国生产者的劳动力价格的竞争。使得一些国家没有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却进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使得那些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停滞时间更长。房地产经济对于剥削权力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避免了由于超过剥削权力消费能力的产量有可能引起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无法继续。所以,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来拉动房地产经济。加工出口贸易对于剥削权力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避免了由于超过剥削权力消费能力的产量有可能引起的失业,也就是说,剥削将无法正常继续,避免了由于必须的社会救济,哪怕是维持生命最起码的救济都可能是在剥削权力看来是生产者的‘不劳而获’。既然出口已经是由于生产过剩的原因,那么通过原材料进口而进行的加工出口贸易就绝不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一路一带对于剥削权力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既成为减轻生产过剩压力的重要渠道又成为了理想的资本输出。剥削权力所做出的各方面努力都是为了垄断剥削能够克服垄断剥削所引起的结果所造成的困难。希望这种剥削经济能够继续地运行下去。但是,假设这些努力都获得了成功,从而生产秩序恢复到过去,恢复到过去必然产生困难的秩序,它内在的、定价权占有利益的方式的运动又会必然和强迫性地、不可避免地引起困难结局。况且,剥削权力现在不得不做的种种努力也是这种必然性和强迫性的表现。这些必然性和强迫性都来自于这种垄断剥削经济体制自身。如果方方面面的努力都暂时获得了成功,那么恢复的生产秩序就是继续生产分配不公的继续,就是继续产生两极分化的继续,就是资本关系人的私人存款飙升的继续,就是继续产生社会贫困的继续。剥削权力在恢复剥削秩序方面不遗余力,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还要不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怎样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准备在什么时候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14:29 , Processed in 0.01967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